这两天,《六姊妹》成了我家长辈们过年聚会的最火爆话题。
尤其是何家长女何家丽引起了长辈们的共鸣,纷纷夸赞何家丽有老大样,有担当,责任感强,有那个年代长女的模样。
追平日更的我,却想说:
“只看到有老大样,其实是对何家丽最大的误解”。
01确实,从何家丽身上看到了那个年代很多长女的影子
一是作为老大的何家丽,承担了很多来自父母的压力和情绪。
比如,父亲非没明说,但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当十岁的何家丽看着二妹出生爸爸的失落妈妈的心酸,让家丽一下子懂事很多。
接着,又和父母奶奶一起经历三妹四妹和六妹的接连降生,以及五弟的腹中夭折;
一次次眼睁睁看着父母亲因为没有生儿子的煎熬和失去儿子的痛苦,无形中承担了父母的压力和情绪。
为了缓和父母间的气氛,会假扮父亲的角色给妈妈送礼物;
爸爸在外面遇事了也是抄起家伙就干。
也有想要否认自己性别决定剪短发做男孩的时候。
年纪很小很小就觉得自己应该对全家负责,对爸爸说“我会保护全家”;
会在肉食短缺的时候,想方设法买肉,下河捉老鳖……
二是帮着父母带妹妹们,帮着奶奶做饭做家务;
更是过早地承担起长姐如母责任,如喂妹妹吃饭,夜间陪妹妹睡觉等。
02何家丽有那个年代长女的模样,但又不完全是
一是何家丽并没活成常人眼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偏执长女模样。
她没压抑自己的天性,勇敢做自己。
确切点说,某些方面并没有过早地长大。
比如,她看见碗里的猪油渣,会小孩子性情馋虫上脑,控制不住地去偷吃;
喜欢穿漂亮衣服;
会随自己喜欢地去交朋友,去玩去闹去恋爱。
有一般女孩的纯真和幼稚模样。
二不是一般意义上循规蹈矩的长女,更有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有问题就想办法去解决,解决不了就坦然面对就随意而安。
比如自己的梦想是当兵,哪怕不收女兵,就想方设法去征兵办报名,去寻找机会。
后来当兵没当成,成了下乡知青,何家丽没气馁;
喜滋滋地去了农村,乐观地和伙伴们相处,与当地农民关系也不错,还美美地谈起了恋爱。
所以,长女何家丽没落下“家有女初长成”的浪漫纯洁模样。
不像很多现实生活中长姐那样,一味地苦自己,一味地付出,去供弟弟妹妹们读书,去替父母背负养育弟妹的责任。
她保护着家人的同时,也滋养着自己。
03何家丽是要强的长女,更是有蓬勃生机的女孩。
十岁时初转学进班级时,与同学自我介绍的方式是“打一套拳”,就很特别很活力。
后来上高中,好朋友想得最多的是嫁人生孩子,而何家丽却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当兵;
爸妈有点重男轻女,何家丽偏要活成“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样子。
身材瘦小,却两次无畏地去救被人陷害的父亲,哪怕对方是男朋友的爸爸是自己父亲的领导也无惧。
自己的工资交给妈妈,妈妈退回三分之一让她自己花,也不扭捏,大方接过来,对自己需要的东西该买买该花花。
可以追回要被妈妈送人的四妹;
可以上台唱歌;
也可以游泳横渡淮河;
......
对的,沈月饰演的何家丽就是这样一个:
不仅是世俗意义上能抗事能担当的要强长女,更是蓬勃有生命力、勇敢做自己的灿烂女孩。
所以才强烈地吸引住了大众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