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要求太多,我们到底怎么拒绝?

粤北珍珍子 2023-06-28 01:57:27

静儿是位年轻的妈妈,儿子牛仔四岁了,特别鬼马的一个小正太。

为了培养和教育好儿子,静儿也是非常下功夫的,育儿、教育方面的书没少看,也经常参加一些儿童心理的工作坊活动,

朋友们都觉得,静儿真是个有智慧、有耐心、称职的好妈妈。

可最近,她也忧心忡忡的讲述了她的困扰。

管还是不管?静儿的困惑......

从平常的学习中了解到,对待孩子要耐心,特别要关注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静儿牢牢记住这点,并且也是这么去实践的。

所以,一般当孩子闹情绪、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静儿都是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陪伴孩子的情绪,在考虑到要让孩子快乐的前提下,很多时候也都做出了妥协,满足了孩子的一些需求。

但问题来了,儿子四岁多了,在行为上有更多的自主意识和要求,再加上又是男孩子,时常做出一些危险的、甚至是破坏性的举动,有时吓得静儿一身冷汗,或者狼狈的收拾残局。

静儿乱了:不是说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让他快乐吗?

可是很多限制都会让他不快乐,甚至在得不到允许的时候孩子会哭闹,这时我该给予他无条件的爱、支持他去做?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看法,对他说“不”呢?

无条件的爱≠随心所欲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所谓无条件,是指这份爱不会因为外界刺激、客观条件而受到影响,也不会因为孩子的表现是否优异、父母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受到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远存在的,永恒不变的,不以任何形式的交换作为获取的条件。但无条件的爱并不等于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管束,任其随心所欲。

牛仔毕竟只有四岁,在一些行为上需要静儿的限制和引导,这与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达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处理具体问题时,我们需要将行为和情感分开来看。

行为上需要理性的判断,需要原则和底线,避免孩子受伤和伤害他人;而情感上,则坚持关注孩子的感受,表达父母的爱。

所以,在告诉孩子有些行为是危险的,是不允许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妈妈是因为要保证安全,是因为怕你受伤,是因为爱你,必要时,也要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安抚和陪伴。

静儿不愿、不敢提出与孩子相反的意见,其实这里,她将拒绝要求和失去情感划了等号,是怕孩子遭到拒绝后,觉得妈妈不像原来那样爱我了,宠我了,对我不好了。

因此纠结在其中,找不到答案。

好父母要学会说“不”

有些时候,我们要努力学会对孩子说“不”,尽管一开始可能很难,看着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谁忍心拒绝呢?而且,有很多时候的“不”,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但我们必须这样做。

毕竟这个世界很快就会对孩子说“不”,毕竟周围的别人不会像父母一样立即给孩子们想要的一切。

虽然“允许”比“拒绝”更容易、更和谐,但适时地引导和设定规则,勇敢说“不”,更能让孩子正向、健康的成长。

0 阅读:38

粤北珍珍子

简介:生活每一步,走的都算数!认真生活!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