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回馈中国1亿吨LNG,明明可以卖高价给欧洲,为何打包卖中国

骆斌 2022-11-25 09:25:49

在疫情稍微缓解的时候,卡塔尔回馈给中国一份合作订单,由卡塔尔提供液化天然气,总量达到1亿吨,时限为27年之久,平均每年要向我国供应几百万吨的LNG,目前为止,这是液化天然气签署的时间最久的合作协议,引发了国际方面的热议,欧洲正是天然气荒的严峻时期,甚至从美国购买天然气,超过正常价多倍。如果用加价的价格卖给欧洲,也能卖高价,卡特尔为什么打包价格优惠卖给中国呢?

要说起卡特尔的天然气资源,真是让欧洲国家羡慕。世界上最大的液化气项目就在卡塔尔的北方气田,这个资源是卡塔尔和伊朗共享的,年产量超过1.2亿吨天然气,这个气田的正式生产日期要到5年以后了。

我国天然气资源并不匮乏,为什么要从卡塔尔进行长期的进口呢?其实有些网友也认为这是国家的智慧所在,我国的天然气产能还是有限,目前也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资源,但是如果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从来都不是我国的做法。

我国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继续履行贸易合约,俄罗斯为了表示感激,也给出了资源出口的友情价格,但是这些都是在俄乌战争期间的短期价格,不会永远不变一直优惠。所以说任何一条进口能源的渠道,都不可能万年不变,为了保障稳定能源输送渠道,我国会给自己的进口合作国家名单,增加备用的选项。

增加合作渠道,也是未雨绸缪的做法。此外还能看出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关系,越发得到友好和具有诚意的回应。

那么为什么要签署这么久的合作协议呢?能源开采和输送是长期的供需合作,而签署长期合作的订单,能够对保证能源价格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协助,而且液化天然气如果都生产出来,运输和存储的成本也是非常大的,不是短期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那么欧洲的能源危机世人皆知,卡特尔为什么不首选供应欧洲,积极洽谈和欧洲的合作呢?换句话说,欧洲为什么没能和资源丰富的卡塔尔谈拢合作呢?

这就说回到供需双方能够达成的平衡问题了,一份合约的签署,常规情况下,是都对双方有利,例如现在卡塔尔的想法,需要找到能够长期采购天然气的国家,好保证自己国家的能源,有着稳定的订单,为经济创收也做出一个保障。

那么欧洲虽然发生了能源危机,但是在和卡特尔的接触中,表现得很明显,不愿意长期采购,对于动辄二十年的合约期限,感到难以决断。这也难怪,欧洲原来的天然气来源是通过俄罗斯的北溪管道,非常方便,现在需要救急可以,如果让欧洲国家转而重新选择长期合作的供应方,而且还面临未来欧洲要削减燃料等计划,都无法快速决定。牵涉到多方利益,很复杂,所以欧洲国家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

正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卡塔尔的天然气没能快速卖给欧洲国家,而卡塔尔方面也不愿意为了摇摆不定的欧洲国家,错失中国这样的亚洲大客户,更不愿意把留给长期大客户的天然气中途转给欧洲。

打包卖给中国,是卡塔尔喜不自胜的大订单,一定要想办法维护好这个合作,所以价格优惠点,只要能签订和中国的合作协议,在卡特尔看来,都是应当珍惜的良机。

一旦涉及天然气出口和采购,就需要用LNG船进行运输,我国的动力船建造水平也快速崭露头角。卡塔尔向外输送能源,自然也需要动力船,现在有几十艘之多,未来几年还要增加多艘才够用。

前面提到了就是长期订单,也要等到几年后才能开始履约,所以说现在的能源还是很紧张的情况,欧洲在寒冬已经逐渐临近的情况下,没能达成和卡塔尔的合作,也急着到处寻找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的渠道。

我国还曾经支援欧洲一部分天然气资源,但是最终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欧洲还是要和俄罗斯再想办法把渠道修复好,然而这可能也是很艰难的,至少从北溪管道被破坏后,要恢复合作似乎就更难上加难了。

对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情况,网友们还是感慨,不用为这些事情担忧,是因为国家强大为人民安排好了一切。

0 阅读:54

骆斌

简介: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