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作为官员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制定地是否合理,不仅仅会影响官员们的生活水平,还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吏治是否稳定。明朝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朝代,它的许多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也比较特别。明朝的官员薪资制度也和其他朝代有所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明的官员薪资水平是什么样子的,这种薪资制度对大明的政治又有什么影响。
一、明朝薪俸制度的演变。
以米代禄。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实行了公田代禄、以钞代米等薪俸制度,但在洪武二十五年,明朝确定了以米代禄的薪俸制度,根据官员的品阶,给官员发放相应的米量。明太祖制定的官员薪俸制度相当严格,在明朝大多数时期,都沿用了这一制度。
米钞兼支。在永乐到正统这一时期,由于米价的起伏会导致官员收入的变化,为弥补这一制度的不足。在这一时期,朝廷开始为官员发放一些钱币做为补充。但是这一时期,明朝的钱币贬值比较厉害,官员实际获得的俸禄收入变的非常微薄。
米、钞、布、绢等混支。景泰到正德时期,明代的钞法混乱,出现了以银代钞、以布代钞等薪资发放制度。这一时期明代折扣比较严重,最严重时一石折银三分,而实际的粮食价格是银三分只够买一斗多一点的粮食,这种折扣已经非常严重了。
以银为主。嘉靖以后,官员的俸禄除了发固定的月米外,其他的俸禄都是以银子来进行支付。这种制度也被延续了下去,成为了定制。
二、明朝薪俸制度的特点
明代官员的报酬主要分为俸禄和柴薪银,此外还会有一些赏赐。
俸禄。这是官员固定的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永乐之后,官员的俸禄分成了本钞和折扣两种。本钞主要米、绢米和银米3种;折扣则分为本钞钞和绢布折钞2种。另外,为了起到奖惩的作用,还制定了相应的降俸和升俸激励制度。
柴薪银。这主要是对京城官员的一种补贴,由于同级的京官尤其是下层官员进行贪腐受贿的机会不多,所以京城的下层官员会比外地任官的人更穷一点,为了对京官进行一些补贴才设立了这种柴薪银。不过后来这种制度也延伸到了其他的地方官员上面,成了一种对官员的普惠政策。
三、明代官员的薪俸为何如此之低
虽然我国古代的官员俸禄一直都不高,但是在明代的官员俸禄却特别低。明代的官员薪资低到了什么水平呢?明代的官员薪资中米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明代米价最低时每石米只有买二钱五分四厘,但是最严重时十石官俸都买不到一石米。可见当时官员的薪资是多么低。和其他朝代相比,明代的官俸打尽了折扣,那么,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
明代的建国起点低。明代是由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他在设立官俸时,和当时农民的收入进行对比。他从小就痛恨贪官污吏,所以设立了比较低的官俸,为了补贴官员出差时的费用,他为上任的官员发放差旅费。
折扣比较低。官员在发放俸禄时,都要面对本钞和折扣都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成化年间以后,新钞越来越不值钱,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进行折算,最终官员的收入都开始大幅度降低。
国家财政拮据。明代时国家财政耗费巨大,无以负担沉重的财政支出,所以政府只能对官吏下手,降低官员的俸禄。明代时为了避免出现宗藩自重的情况,朝廷不容许宗亲自谋职业,这些王亲全部都由国家财政养着。在建国初期,所需要供养的人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沾亲带故的皇亲国戚多达十几万,这对国家财政来说无疑是一比无比巨大的支出。另外,在明代武职可以父死子承,这使得又造就了一大批的冗食阶层。明代赡养着大量的宗亲、武职,还有士兵,虽然政府想尽了办法,但还是没办法弥补亏空。
四、明代官员底薪的负面影响
影响官员的生计。低微的薪资,造成了官员们入不敷出,有的官员在去世时都买不起棺材,有的官员在当官时三天的俸禄买不来一斤肉。官员们为了生活,经常举债,在死时往往欠了一屁股的债。
影响吏治。低微的官俸严重影响了官员们的办事积极性,在这种负面因素影响下,官吏办事效率低下,贪污成风,不断激化了阶级矛盾,瓦解了明朝内部的团结,造成了明朝走向了灭亡。
明代的官俸制度,虽然建立之初是为了避免官员贪污腐化,但是从它的实行过程中,已经完全偏离了它最初底薪的初衷。官员们也需要生活,而在微薄的官俸制度之下,导致了掌握权力的官僚阶级走向了贪污,加速了阶级矛盾,使得明朝失去了民心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