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电影名字叫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项果说电影 2023-06-04 10:34:33

这部电影对人物和剧情都作了较大的改动。这里的人和现实中的人性格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不会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也不会有太多的感情。在小说中,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似真似幻的状态,但在影片中,三代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却是一条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吴孟达领养韩朵朵,这在一个乌托邦的世界里看起来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家都是由一个联盟有关部门来安排的。

小说中的剧情有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发生在逃亡时期,人们通过私人观测,发现四百年来太阳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他们相信氦闪电是一个阴谋,他们开始怀疑联合有关部门和指挥部关于流浪地球的计划,并以叛乱的方式将五千人处死。但接下来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文学家们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叛乱的设置既反映了刘慈欣坚定的科学理性信仰,又表现了他对人与人之间感情、感情的悲观态度,同时也是对不合理的群氓的讽刺。地球派使人类逃过一劫,但最终还是被当众处死;人类最后能活下来(或者说目前),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机缘巧合。

不可否认,其中的科学性与理性太过冷漠,而其中缺乏人性的联合有关部门制度,更是让生活在末日阴影下的人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影片就把这一段,放在了感情上的救赎。影片将“流浪地球”这一审美形象转化为“拯救地球”的英雄形象,尽管最后还是靠着技术、靠着理智去拯救世界,但是,理智的背后,却有一种强烈的感情与意志在驱使着英雄的行为。相对于那些针对硬派科幻类读者的小说而言,这种设定更能被主流影视观众所接受。刘慈欣回答:不管科技是恶是恶,只要人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维持人性,而在于繁衍后代,科技就不算恶。

江晓原与刘慈欣最大的不同,就是

前者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后者则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去看问题。这个差异,在刘慈欣后来提出的一项思维试验中,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我三人(江晓原,主持人,刘慈欣),那么,我们三人,将承载整个人类文明。

理智和感情本就是一体两面,放在同一个空间里,如果把哪一面压得太紧,那就太危险了。因此,在影片中,太空站的智能机器人“莫斯”曾告诉吴京:“人类要彻底遵从理性,那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这说明,人与机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与机械的不同之处,在理智和技术上的进步,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才能让人活得更久。

他曾经说过在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依赖技术来克服灾害,更多的是从宗教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尽管刘慈欣自己是个坚定的无神论主义者,但他还是认识到中国科幻电影缺乏一种宗教情怀。有句话说,哲学为科学之母,哲学的思索达到了最高境界,就是宗教。正如他所言,在浩瀚的宇宙中,想要从一个星球到下地方,至少要花费数千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无数的生命逝去,又有无数的新生命诞生。人类文明只是一粒尘埃。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