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致命错误不能再犯!与美对抗越激烈,中国就越要咬死这一点

文史君曰曰 2025-04-09 17:16:09

前言

如今,美国对我国的遏制愈发露骨,中美对抗呈白热化态势。

然而直至当下,仍有部分人宣扬对美妥协,幻想着以此来换取与美国的 “和解”,过上安稳日子。

不得不说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如果不是糊涂,便是别有用心。

俄罗斯已用“失败经验”告诉我们,与美国对抗的越激烈,就越要咬死这一点!

妥协换不来尊重

回顾历史,苏联末期及俄罗斯联邦初期,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曾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通过妥协换取美国的善意和平等对待,最终换来的却是无情的剥削与渗透。

戈尔巴乔夫在德国统一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让步,1990年,在两德统一谈判中,西方向苏联承诺北约不会东扩。

戈尔巴乔夫对此表示信任,在未获得任何书面法律保证的情况下同意了两德统一。

戈尔巴乔夫的继任者叶利钦在亲美道路上走得更远,1991年12月21日,叶利钦甚至致信北约,询问俄罗斯未来是否可以加入北约。

然而叶利钦的美国梦很快破灭,美国不仅没有接纳俄罗斯加入北约,反而利用俄罗斯的衰弱加速推进北约东扩。据报道,虽然叶利钦对北约扩张持谨慎态度,但并不完全反对。

北约东扩

1997年,北约邀请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这三个国家于1999年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同年,叶利钦黯然离职,将权力交给普京。

北约东扩成为俄美关系的转折点,1997年,俄罗斯被迫与北约签署《北约-俄罗斯基本法》,试图约束北约的行动,但效果有限。

普京上台后,最初也试图与美国和解。但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进一步加剧。2004年3月,北约一口气将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7个前苏东国家纳入麾下。

2008年,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也成为北约成员国。至此,北约已经完成了三轮东扩,成员国从冷战结束时的16个增加到28个。

他认为,如果苏联确信美国做出了不扩张的承诺,莫斯科肯定会要求以书面形式确认。 这种观点强调了苏联在谈判中的失误,但也凸显了美国在承诺上的模糊性。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俄美关系彻底破裂,在俄罗斯议会批准接管克里米亚后的讲话中,普京表示,俄罗斯被北约的扩张所羞辱。

俄罗斯的经历表明,妥协并不能换来尊重,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的战略损失。那么,相比之下,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

中国的选择

从俄罗斯的教训中可以得出一个关键结论:面对美国的压力,妥协让步不会换来尊重和善意,只会换来更多的压力和要求,因此中国必须坚持自己的战略底线。

那么,这个底线是什么?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能像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那样寻求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而是应该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中国的崛起为国际体系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性,这是美国单极霸权所不能容忍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几十年探索的结果,已经证明了其成功性和适应性。无论美国如何施压,我国都不可能动摇自己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这与北约东扩的逻辑如出一辙。

然而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态度始终明确而坚定,这种坚定立场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必要前提。

结语

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唯有自强不息,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今天的中国,也早已不再是那个可以任人宰割的旧中国。

2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