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的“落寞”,是整个娱乐圈的悲哀与损失

昭华说娱乐 2024-11-07 19:25:18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2018年的那个除夕夜,当冯巩和朱军合作完《艺术人生》后,这位春晚"常青树"会以这样的方式说再见?

从1983年首登春晚到2018年的告别,35年间这位来自天津贫民区的相声演员,用智慧和坚持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那个让全国观众捧腹大笑的"包袱王",如今也不得不面对岁月更迭的无奈。

且听我说说这位相声大师的故事,看看他的"落寞"背后,藏着怎样的时代悲欢...

说起冯巩的演艺事业巅峰,那可得从他和牛群这对"黄金搭档"说起。

1988年啊这两位相声界的"顶流"在拍摄《那五》时一见如故,谁能想到这场相遇会改写中国相声的历史。

有人说他俩简直是"相声界的双子星",这话一点不夸张。

就拿1989年的春晚来说,他们的处女作《生日祝辞》一亮相,观众的掌声和笑声就像开了闸的水库,根本停不下来。

这一炮打响后"冯牛组合"就成了春晚的当红"顶配",压轴节目非他们莫属。

你看他们的代表作,《点子公司》妙语连珠,《最差先生》笑点密集,《教子有方》更是金句频出。

每次上台冯巩负责抛"梗",牛群就在旁边"捧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引发全场爆笑。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对"铁瓜子"为了一个作品,能反复打磨几个月。

从1989到1999年,整整十年他们的相声就是春晚的"收视率担当",简直就是春晚相声板块的半壁江山。

他们不仅是搭档,更像一对"相声兄弟"。为了打磨节目两人能在排练室里泡上一整天。

说相声讲究默契,这俩人的默契到什么程度?就连说话的语气、停顿的节奏都能完美同步。

那个年代的春晚,观众最期待的就是看他们俩"飙"相声,收视率最高的时段,必定有他们的身影。

这样的黄金组合,在中国相声史上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堪称是一个时代的绝唱。

每每看到他们当年的表演视频,那股子默契劲儿,至今都让人忍俊不禁。

说完了"黄金搭档"的巅峰时刻,不妨让时光倒流,看看冯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春晚舞台的。

要说这位相声大师的成长经历,简直就是一部"穷小子逆袭传"。

1957年的天津寒风刺骨,一个名叫冯明光的男婴,就这样来到了这个世界。

你能想象吗?他生活的那个院子,只有12平米大却挤进了30多户人家。

真不是跟你开玩笑,那会儿上厕所都得排队,煮饭得按顺序来。

但这个叫冯明光的小子可不简单,骨子里就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你瞧瞧放学后别的孩子都在玩耍,他却扛起了家里的重担。

捡废品、捡煤块,这些活儿他干得可认真了,就为了给家里省点钱。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童年也太苦了吧?但在他看来这些经历都是人生的"调味剂"。

16岁那年他突发奇想,写了个《尊师爱徒》,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爱上了相声。

这一开嗓就像开了挂,让他遇到了人生的贵人——马季老师。

遇到马季就像是一棵幼苗找到了最好的园丁。

马季老师的每一句点拨,他都像宝贝似的记在心里,一遍遍琢磨。

啥叫认真?他连说相声的眼神、语气、走位都要反复练习,直到完美为止。

26岁那年他加入了铁路文工团,正式当上了专职演员,可以说是"转正"了。

再后来34岁首登春晚舞台,虽然不是主角但他的表演已经初露锋芒。

就这样一个从贫民窟里走出来的男孩,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站上了全国观众的"客厅"。

从贫民窟到春晚舞台的逆袭之路,听起来很美好但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2004年的春节全国观众都在期待"冯牛组合"的重聚,可惜事与愿违。

他们精心准备的《为你喝彩》,就像一个被反复打回的"差生作业",总是过不了审。

那段时间的冯巩,可真是"掉头发"的日子,整宿整宿地熬在排练室里改剧本。

你说说这哪是在改剧本啊,简直就是在"烧脑式创作"。

连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花,就想着怎么能让节目更完美。

每次改完送审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盼好消息,结果却总是让人心凉。

外界的质疑声就像雪花一样飘来,有人说他们"过气"了,有人说他们"不行"了。

面对这些声音冯巩却像个"护崽"的老父亲,始终站在牛群这边。

你说这份情谊多少钱都买不来。

哪怕节目一次次被毙,他也从没有抱怨过搭档半句。

在他看来只要有这份珍贵的友谊在,就算暂时不能上台,也值了。

可惜啊这次的重聚梦,终究还是成了观众心中的遗憾。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世事难料",有些缘分续不了就是续不了。

缘分这东西有时候真的强求不来,但生活总要继续向前。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2022年,65岁的冯巩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观众见面。

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这位"老顽童"玩得可开心了。

你别看他两鬓斑白了,但那股子幽默劲儿一点没减,跟年轻人互动起来也是"梗"不离口。

有网友说:"冯大爷现在的状态,简直就是'人间清醒'啊!"

看着他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的样子,就像看到一位慈祥的"相声爷爷"在给孙辈们讲故事。

这几年相声界新人辈出,有人说这是"青黄不接",但在冯巩眼里这恰恰是最好的传承。

或许这就是他选择在2018年全身而退的原因之一吧?

不是他不行了而是他懂得适时放手,给年轻人更大的舞台。

这一退不仅是对自己艺术生涯的负责,更是对整个相声事业的担当。

从天津贫民区走出来的男孩,用才华征服了万千观众,最后却选择在最辉煌的时候急流勇退。

他的"落寞"看似是个人的选择,实则折射出整个娱乐圈的变迁。

这不仅是一个艺术家的谢幕,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

但我始终相信像冯巩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的精神和艺术追求,永远不会落幕。

因为他们播下的种子,已经在新一代相声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续集"了。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8

昭华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