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又一大发现,金钏死后,王夫人的举动道出了林黛玉投井而亡

黑白文字泽渊诗 2021-12-24 22:38:43

《红楼梦》中的女主公林黛玉死于后40回,结局是不是如同判词中说的玉带林中挂呢?

这个问题困惑着红学几百年,至今无定论。

林黛玉在薛宝钗成亲之日死于贾府,显然不符合前八十回的节奏,那么潇湘妃子是如何用悲剧情节泪尽而亡呢?

这个结局就是林黛玉投井而亡。

关于这个问题就要从三件事说起:

一、贾宝玉逗戏王夫人的丫环金钏,导致金钏投井身亡。

贾宝玉是个混世魔王,这是王夫人的原话,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就嘱咐林黛玉别用心,不然后果很严重,结果林妹妹被贾宝玉气的死去活来,泪水中蒸发掉了很多哭啼的岁月,可这个贾宝玉还是不能专一,对于王夫人身边的丫环也打起了歪主意。

原文中说,贾宝玉看着王夫人睡觉,就拉着金钏的手,将一个香雪润津丹送入了金钏的口中,这是什么药丸,谁都不知道,或许是茗烟从街市购买的,也有可能是贾宝玉自己配置的,并且贾宝玉悄悄笑道:

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呗,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

此时金钏说了一句话:

你忙什么!金簪子掉进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这句话很有深意,有一句话说金簪雪里埋,说的就是林黛玉,有人误以为这句话只说薛宝钗,其实薛宝钗和林黛玉是一个人,这个判词也是对立面,并没有分开说是两个人的,是一种矛盾的共同体。

林黛玉的金簪和金钏儿说的金簪,指代的都是女子的命运。

金簪掉进井里说的是自己的下场,也暗指林黛玉的结局。

二、贾宝玉和金钏事件以后。王夫人的表现和举措。

贾宝玉看着王夫人醒了,撒腿就跑,溜了之后,王夫人接着就是一巴掌,是念佛之后第一次动手,可见心里的确有种恨,说好好的爷们,都让你教坏了,于是炒鱿鱼不让金钏干了,最后不堪忍受这等冤枉和猜测,便投井自杀,王夫人也留下了佛泪。

金钏死在端午节前后,这个时候也是历史上屈原投江的日子,也是林黛玉死亡的时节,薛宝钗看着王夫人心情不好,自责难以掩盖内心的虚荣,于是出了个主意,人死不能复生,这事成了定局,只能用钱解决和安排后事,给活着的多给点银子,以表心安,可王夫人做了以下的举措。

偌大的贾府此时此刻拿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妆裹金钏的身躯,王夫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林黛玉。想用林黛玉过生日的衣服给金钏。

这事亏王夫人想得出来,其实作者大有伏笔。

王夫人说:“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有个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

薛宝钗一听乐呵了,自己没有灾难,那衣服暂且用不上,给王夫人拿几套,解决燃眉之急,自己也不计较什么忌讳,只要王夫人知道金玉良缘就可以了,金钏有金,命已归天,良缘不再有,袭人年轻吐血,自己说命不长也,王夫人说林黛玉灾难很多,唯独薛宝钗健康,冷香丸是奢侈品,自己丰盈的和杨玉环一样,是贾府贾宝玉第一夫人的唯一人选。

三、贾宝玉的反应和贾宝玉后来的做法。

金钏死后,贾宝玉被贾环谗言,加上和那个唱戏的秘密来往,让贾政差点打了个半死,作者说贾宝玉听说金钏死后,五内催伤,贾政也看着孩子垂头丧气,思欲愁闷,贾宝玉恨不得去死。

想一想,就这样一个丫环投井,贾宝玉都有这样的心思,林黛玉死了之后,贾宝玉不会殉情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很有可能是投井而亡,贾宝玉知道后殉情,这才是最后的结局。

红楼梦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后来贾宝玉似乎去祭奠了一位女子,就连跟屁虫茗烟也不知道祭奠的是谁,总之是一位芙蓉姐姐,在贾宝玉心中无人替代,而贾宝玉在后来的祭文中也没有写具体祭奠的是谁,据整体分析,这两个人有可能就是金钏和晴雯。

总结:

脂砚斋说,晴为黛影。那么祭奠晴雯也就意味着祭奠林黛玉,金钏之死也暗示金簪的下落,而红楼梦中的金簪并不是薛宝钗,却是群芳的命运,贾宝玉最放不下的,最值得祭奠的,除了林黛玉还有谁?

综上所述,林黛玉死于跳井确实没有更加详细的证据,因为贾宝玉的脸被贾环小小毁容之后,林黛玉都不敢看,这是林黛玉的洁癖,林黛玉自杀,除非遇到了让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或许是贾宝玉不爱自己了,自己没有了希望,要不就是被贾府逼迫嫁给了一个男子,是不是北静王,总之让封建礼教害死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