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朱德看到南昌起义领导人排序后,大为不满:我不能排第二

历史好这口 2025-03-20 00:54:01

在中国众多的起义和抗战里,南昌起义的地位很重要。这次起义能够成功,多亏了那些革命者的聪明才智。南昌起义成功后,一本描绘这次起义的连环画被送到了中央,等待审查。

1957年,朱老总瞅见南昌起义连环画里领导人的站位,眉头一皱,心里挺不高兴。他直接就说:“我可不能排在第二个。”那为啥朱德对这个排第二的位置不满意呢?

朱德在南昌起义中的功劳大得很,可以说是没有他,起义前期的隐蔽工作就不可能那么顺利。他是起义的大功臣,可为啥对排名的事情老放不下呢?这个排名啊,到底让我们看到了朱德什么样的性格呢?

南昌起义是怎么来的,后来又怎么样了。

南昌起义是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场武装行动,它拉开了共产党自己领导武装斗争、建立革命军队的序幕。这么说吧,南昌起义就是共产党武装革命斗争的一个漂亮开头。

在军阀们打来打去的混乱时期,国民政府越来越管不住了。那时候,共产党闹革命闹得正火,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蒋介石在1927年4月搞了个“四一二事变”,抓了很多共产党人,还把他们给杀了。

过了三个月,武汉的国民政府,头头儿是汪精卫,他们决定跟共产党分开,还搞了个“七一五”的大事情,说是反革命。他们开始猛烈地攻打共产党,完全忘了孙中山先生定的国共一起合作,还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规矩。

国民党跟帝国主义狼狈为奸,背叛了革命,大量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老百姓。情况越来越糟糕,共产党觉得不能干等着。为了亮明共产党的革命态度,同时也为了让更多老百姓觉醒起来,他们决定采取行动。

中国共产党着手准备起义,目的是要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行动。同时,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动政变也意味着国共两党第一次携手合作的破裂。

中央很快集合起革命队伍,重新建起了革命根据地,并计划再次进行北伐。周恩来、李立三、彭湃等人赶到南昌来指挥这次起义,同时,朱德、贺龙、叶挺和刘伯承等军事将领也整装待发,准备带领军队加入革命斗争。

在打算进行南昌起义的时候,有两个很大的绊脚石,就是南昌的市长李尚庸和守军的头儿朱培德。俗话说得好,“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要是能有啥办法拖住李尚庸和朱培德,那南昌起义后面的行动可就顺利多了。

周恩来考虑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把这个重要但又有点危险的任务交给朱德去办。就是说,虽然朱德不能亲自上战场打仗,但这个任务的成功与否,对整个南昌起义来说太重要了。

朱老总做出的成就可不小。

1917年7月,朱德当上了滇军的旅长,跑去四川参加了打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到了1921年,他跟着进四川的滇军回了云南昆明,当上了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朱德不光有这些经历,他还做过南昌市公安局的局长呢。

朱德在没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前,在中国的南方好几个地方都工作过,跟国民党里的不少人都有打交道。到了1927年,李尚庸被武汉政府派去当江西省政府委员、省建设厅厅长,还一并兼任了南昌市长。

那时候,两个人都在南昌工作,慢慢就有了接触。有次,《靖火花》报上登了朱德的一篇文章,李尚庸特别赞同,从相互仰慕到成了好朋友。打那以后,他俩经常来往。有一次,朱德找李尚庸帮忙,想让他掩护十多个共产党人离开,李尚庸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一点没犹豫。

朱培德和朱德在云南讲武堂是同窗,大家叫他们“二朱模范”。那时候,朱培德受革命思想的影响,总偷偷地看革命的书,心里向着反清革命。就这样,他和朱德之间建立了友谊和联系。

因此,考虑到各种情况和关系,周恩来觉得朱德是这群人里最合适的选择。朱德有能力稳住那两位关键人物,确保南昌起义的后续安排能顺利进行。

在战斗策略讨论会上,周恩来让朱德站出来,给大家好好讲讲南昌那边的情况。七月份的时候,南昌热得让人受不了,就算朱培德带的城里守军本事再大,也被这酷热难耐的天气给折腾得不轻。

这时候,朱培德的部队已经累得不行,人和马都疲惫不堪,正好是起义的大好机会。面对周恩来总理交给的这个重要又艰难的任务,朱德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他信心十足地表示,一定会圆满完成。

听到这话,周恩来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他拍了拍朱德的肩,眼神里满是信任,还特地嘱咐他要特别小心。朱德接下任务后,一点也不敢马虎,心里明白得赶紧想个周全的“拖时间”的办法,这样才能稳住李尚庸和朱培德。

那天南昌下了雨,之后天气又闷又热,李尚庸正在家里待着。不一会儿,朱德提着礼物走到了李尚庸家门口,轻轻敲门。李尚庸开门看到朱德,脸上露出了惊讶又高兴的表情。原来,他们俩是好朋友,但因为好多事情,已经好久没见面了。

当上市长的李尚庸,早就见惯了拍马屁和送礼求帮忙的人。因此,看到朱德过来,他也没多想,心里琢磨着朱德可能也是想来这儿找个差事,就很爽快地请他进了屋。

朱德知道李尚庸喜欢听好话,于是他就边给李尚庸斟酒,边夸他工作多么尽心尽力,几句夸奖的话让李尚庸乐开了花。

李尚庸在兴头上对朱德讲:“朱德老兄,以后跟我混吧,我肯定让你吃香的喝辣的。”看到李尚庸完全没起疑心,朱老总这才心里踏实了点。

两个人聊得正起劲时,朱德说:“市长,就咱俩在这儿小喝两杯,是不是有点无聊啊?要不把朱培德指挥也叫上吧,咱们三个都认识,都是哥们儿,今晚一起喝个够怎么样?”

听到这番话,李尚庸觉得挺有道理,立刻就点头同意派人去喊朱培德。没过多久,朱培德就匆匆忙忙地到了。因为他之前已经认识朱德,所以一点也不觉得意外。简单聊了几句后,三个人就坐下来边聊边喝了起来。

朱德得同时做好两件事:一边得瞅准时机给外面的人发信号,一边还得稳住李尚庸和朱培德,别让他们起疑心。虽然心里七上八下的,但朱德在他们俩面前还是装得特别镇定,一点不慌。

眼看天越来越黑,起义的时间快到了。朱德赶紧行动起来,不停地给李尚庸和朱培德倒酒,把他们夸得团团转。一直喝到凌晨一点多,李尚庸和朱培德都喝得醉醺醺的,眼神迷离。

接着,朱德把两个人拽进卧室,并把门从里面锁上。这样,就算他们听到外面的声音,也暂时出不去了。安排好这两人后,朱德赶紧告诉外面的周恩来总理,说一切都没问题,可以开始行动了。

半夜两点多,夜空突然被一声枪响撕裂,随后炮火轰鸣,枪声四起。朱德意识到起义已经打响,他稍微清醒了一下,就赶紧离开李尚庸家,奔赴前线去指挥战斗。

南昌起义是这样发生的:那时候,大家决定在南昌发动一场起义。经过一番计划和准备,起义开始了。起义军勇敢地冲向前,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整个过程既紧张又充满挑战,但最终起义军成功占领了南昌。

根据共产党的战斗安排,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和朱德等人带头,8月1日凌晨两点钟,南昌起义准时开始。他们带着队伍从不同地方冲进去打,起义打了四个多小时,一直到天亮才结束。

等太阳一冒头,第一道阳光照在南昌城上时,满地都是红红的血。这时候,起义军的红旗已经高高挂在南昌城的城墙上,南昌城里里外外都像在讲着起义成功的故事。

起义成功后,李尚庸和朱培德还醉得不省人事,躺在卧室里,接着就被起义的军队抓了起来。起义军打败了守军,共歼灭了3000多人,还缴获了5000多支枪、70多万发子弹和几门大炮。这些缴来的武器,后来在好多场战斗中都用上了,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大家齐心协力,南昌起义最终取得了大胜。1927年8月2日,南昌城里好几万群众聚在一起,欢庆起义的大胜。不光如此,还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争着报名去当兵。

可以说,南昌起义的大获全胜,不仅狠狠打击了蒋介石和汪精卫两大势力,把革命群众从国民政府的残害里解救出来,还大大提升了老百姓对共产党的信赖,激起了广大青年的爱国情怀。

起义胜利后,中共前委组建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选了周恩来、宋庆龄、彭湃、李立三他们当委员。另外,还让周恩来这些南昌起义的主要头头成立了参谋团。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连忙命令朱培德、张发奎等人的部队去攻打南昌。但起义军早就按照中共前委的安排,从8月3日开始分批离开了南昌。只不过,因为走得急,起义军没来得及好好整顿,就在大热天里匆匆上路了。

在去找大部队的路上,起义军被国民党多次拦住和干扰。朱德和陈毅带着第11军的第25师,还有第20军的第3师,最后让大约800名起义军战士成功脱险。

南昌起义狠狠挫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风,让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起来。南昌起义的功劳大得很,它就像一面亮堂堂的旗帜,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了武装斗争的信念。

到了1957年,正好是南昌起义成功三十年的时候,按照中央的意思,《解放军报》打算出一本连环画,用来庆祝南昌起义的大胜。但没想到,连环画里领导人的排序出了岔子,这让朱德非常生气。

朱德的大度谦让,甘愿把位置让给别人。

接到任务后,解放军报立马成立了专门的小组,着手画和设计连环画。经过大家不分昼夜的辛苦工作,差不多一个月后,南昌起义连环画的初步设计稿就完成了。

连环画里,南昌起义的从头到尾,包括怎么开始的、怎么进行的以及最后咋样了,都画得一清二楚。不过,在画连环画的过程中,报社的人为了南昌起义领导人该咋排序这个问题,争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朱德司令应该排在第二位。一开始,朱老总挡住了李尚庸和朱培德,对南昌起义的作用特别大,没人能替代。后来,朱老总带着部队打仗,救下了好多起义军,还赢得了好多场仗。

虽然朱德司令在起义中的功劳大得很,没人能反驳,但也有人觉得,贺龙和叶挺两位将军因为亲自带兵上战场杀敌无数,应该紧跟在朱德司令后面,排第二和第三。贺龙、叶挺将军勇猛无比,杀敌人头无数,他们的贡献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报社里大家意见各不相同,争论来争论去也没个结果。没办法,最后只好去请解放军报的社长来定夺。可社长心里也没底,毕竟这些领导都是南昌起义的大功臣,谁的地位也不比谁低。

所以,社长就先让朱德排在了第二位,然后把初稿送到了中央,想看看中央有什么看法。初稿经过了好几道手,最后终于送到了中央审批人员那里,他们看了之后也没什么不同意见。

接着,周恩来和其他几位领导看到了这本连环画的草稿。周恩来翻看着这些画得既好看又精细的连环画,不住地夸赞。他转头对旁边的朱德说:“朱老总,您瞧瞧,这连环画里把您画得活灵活现的,表情动作都像极了。”

翻看连环画后,朱德眉头拧成了一团,周恩来总理和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看出了异样。工作人员连忙问:“朱老总,您看有啥问题,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商量。”

朱德说,自己在南昌起义时出的力很小,既没带队伍打仗,也没到前线杀敌。他觉得贺龙和叶挺两位军长,还有刘伯承参谋长才是真正的功臣,都应该排在他前面。原来朱老总觉得自己排第二有点不配,所以心里不太乐意。

这话一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大吃一惊,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被朱德主动让位的行为深深打动。最终,中央也采纳了朱德的意见,统一决定将南昌起义的领导顺序改为周、贺、叶排在前,然后是朱、刘。朱老总的大度和谦逊,真是让人佩服,也值得每个人记在心里。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