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句“11点前别点外卖”竟成了打工人的保命指南?据**@新京报**报道,2025年3月17日,暗访记者在直播中曝光黄焖鸡后厨黑幕:隔夜剩菜常温存放,次日加热再卖,店员甚至将发黑牛肉加色素“美颜”后冒充新鲜食材。更魔幻的是,记者亲眼目睹被退单的外卖“原地复活”,成为次日堂食或外卖的“新菜”。
事件发酵后,#黄焖鸡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别点外卖#火速登顶热搜,网友自嘲:“本想靠外卖续命,结果外卖要我命!”
🗨️ 热评TOP31️⃣“建议黄焖鸡改名黄焖棺,专治嘴馋不死心!”(点赞18.6万)——网友辣评:“这哪是吃鸡?分明是吃细菌培养皿!”
2️⃣“原来隔夜菜加热是黄焖鸡的祖传秘方!”(点赞12.3万)——段子手补刀:“建议申遗,名字就叫《论剩菜的108种诈尸方式》”
3️⃣“打工人三件套:廉价外卖、慢性胃炎、老板画的饼!”(点赞9.8万)——破防党哀嚎:“月薪三千的命,操着食品安全的心”
💢 痛点1:低价=低质?信任被当“边角料”黄焖鸡凭“人均15元”横扫外卖界,但**@央视新闻**调查显示,其部分门店使用过期食材、无证员工徒手操作,甚至回收顾客剩菜二次加工。网友痛批:“省下的饭钱,迟早还给医院!”
💢 痛点2:加盟店疯狂扩张,品控成“玄学”杨铭宇黄焖鸡全国门店超2700家,但直营店不足0.1%。加盟商为压缩成本,将“鲜果现切”变成“僵尸肉开会”。网友吐槽:“这哪是加盟?分明是传销式摆烂!”
💢 痛点3:打工人被迫“与毒共舞”外卖员自曝“最不敢点的八大外卖”,黄焖鸡、麻辣烫、炸鸡位列前三。打工人苦笑:“每天在厕所和工位之间竞速,全靠外卖撑到下班!”
资本逐利,良心论斤卖黄焖鸡加盟费仅3.5万,门店月成本压到5万以下。为盈利,商家用隔夜菜、僵尸肉已是行业“潜规则”,网友怒斥:“良心和食材一起馊了!”
监管漏洞,罚单不如外卖单涉事品牌2024年被罚超200次,但闭店速度赶不上开新店。网友嘲讽:“交罚款才是主营业务,卖饭只是副业!”
消费者“口嫌体正直”明知外卖脏,打工人仍日点千万单。豆瓣网友总结:“我们骂着预制菜,身体却很诚实地刷着满减券”。
[ 投票 ] 黄焖鸡塌房后,你还会点外卖吗?✅ 继续点!活着总得吃饭✅ 自己带饭!命比懒癌重要✅ 吃空气!修仙渡劫
[ 留言区 ] 今日辩题“如果你开外卖店,会为赚钱用隔夜菜吗?”(精选留言送《打工人生存指南》手册,附赠验毒试纸一盒!)
🔗 信源标注本文事实核查依据:@新京报 《黄焖鸡后厨乱象调查》@央视新闻 国务院食安办督办通报@中国新闻网 外卖行业健康风险报告
彩蛋预警网友神建议:外卖平台应增设“剩菜雷达”功能,检测到隔夜菜自动弹窗——“此饭有毒,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