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历史文化数之不尽。其中最为代表的,当属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期,当时战乱四起国家纷争不断,又正值政治经济发展创新之期,无数思想家如鲤鱼跃龙门,纵横家、道家、儒家、兵家、墨家等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又以儒家最为兴盛。
现在,我们就先来说说《孟子》这本书。这本书中,主要表达了孟子“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以及“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伦理”的思想主张。对后世儒家学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我本人来说,其实是不喜甚至厌恶的。现在,我们就来浅谈一下鄙人对于《孟子》之道的理解:
一、“仁政”理论华而不实,实行难度过高。在我看来,想要实行所谓的“仁政”就必须要有两个首要条件,一是要太平盛世,实行仁政非太平盛世不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实现尧舜之道。要是在战争年代,百姓一思其生死二虑其温饱,那有什么心思来考虑所谓的仁政。二是要百姓们知足常乐,不说其他,就说现在的时代,利字当头,每个人都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奋斗。有些人甚至不惜践踏法律,来获取更多的金钱,如此,又如何谈其“仁政”。依法治国,再怎么说对于某一小部分人也是过于残忍的,比如犯了死刑的亲属以及那些无辜死难者的亲属,再比如债主与老赖!
什么是仁政?《孟子》一书中并没有对于实行仁政的审判标准,即使有,也已经过时了,并不符合当今的社会现状。而且“仁政”必须站立在“太平盛世”以及“依法治国”等的基础之上。所谓的尧舜之道对于我们也只是梦想中的桃花源记罢了。
二、君子圣人之道太难,世上仅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世俗的,无法超脱于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境界在我等这般世俗之人的眼中太过高尚了。试问世间哪个男子不希望自己手握大权财富如山妻妾成群?又有世间哪个女子不奢望一生一世一双人?换句话来说,就现在,谁不想一夜暴富天天山珍海味天涯海角四处浪又不花钱?
纵使能清心寡欲,可是诱惑太多,总有宵小会跑来动摇你的心智。何况现在就连刚会跑的垂髫小儿都沉迷在电玩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又有哪个黄口小儿敢说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呢?
在我看来,为人在世当有少年之朝气老年之稳重。我们在君子圣人的道路上踽踽独行,能到不失信于人,孝悌父母兄弟就可以了。至于推己及人那就不用想了,孟母三迁才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妄想我们在三言两语中就改变他人十几二十年塑造起来的价值观了。目前为止,也只有权力和财富能够做到了,我们恪守自己做人的本分,不失信他人也不让他人失望就算是在君子成圣的道路上迈进一大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