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从小喜欢画画,他拜同郡的一位有名的老画家上官周做老师,恭恭敬敬地跟着学。他学得很刻苦很认真,老师怎么讲,他就怎么画。没过多久,他就把老师的全套技巧学到家了。有一回,外地有儿个画师慕名来看画。家人捧出几轴人物画让客人观摩。客人展开一看,齐声说:“这不是上官周先生的作品吗?我们要看黄慎的画。”家人连忙说:“这就是黄慎的画,不是上官周先生的品。”他见客人不相信,又去里面翻出几轴画,说:“这才是上官周先生的画。”客人们把两人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来比较去,只觉得技法相似,风格相似,实在分辨不出哪是上官周画的,哪是黄慎画的,不禁啧啧惊叹。看完,有位画师表示不同意见:“黄慎聪明灵巧,真是把老师的看家本领摹仿到手了!可这算得了什么呢?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摹仿得再逼真也不算是自家的东西,你把黄慎的画拿去,人家看了,都会说这是上官周的作品,谁会说是他黄慎的作品呢?”这位画师不客气的批评被黄慎听到了。黄慎一想,对呀!只会摹仿,再好也是人家的东西,怀素的字,上官周的画,都有他们自己的筋骨,我黄慎的画也要有自己的筋骨才行。可是,要怎样才能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呢?黄慎像着了魔一样,吃不香,睡不着,一会儿呆呆地想,一会儿推敲老师的画,一会儿又拿笔在纸上乱涂乱抹,人们见了他这副怪样子,都说他是个“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