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平安喜乐,在不慌不忙中蓄积力量,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喜悦

一赫洛红尘 2025-02-01 19:44:31

回郑州了。今天是大年初四,还是要给朋友们道一声新年快乐,也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都平安喜乐,在不慌不忙中蓄积力量,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喜悦。这几年,我差不多都是在我老家过的年。年前回去,陪妈妈收拾收拾,年后初二或初三,某人再去找我汇合,然后一起回郑州。今年妈妈明显的更老了。一到过年,还是容易抵心劲儿,又不想麻烦孩子们,又总想方方面面都尽量妥当,一抵劲儿就容易累着。

腊月二十五我上午启程回去,结果她在电话里说,到家就可以吃包子了。

???

不是说好了,等我到家再蒸馒头的吗?

原来她答应得好好的,还是没忍住,自己动手蒸了。幸好大姐心有灵犀,那天不放心,直接过来看情况,正好碰见我妈在忙活,于是帮她蒸好。

腊月二十八她按惯例去村里的庙转一圈上供,回来又累得躺半天。

我告诉她,明年就简单点,在家里烧个香愿慰愿慰就行了,你都八十多了,万一累得哪里不得劲,神灵也会不忍心。心到神知,神灵爷就是保佑老百姓的,他们知道你心诚。

妈妈答应了,希望她能做到。总的来说,老人家开明,也听劝。八十多了能把自己的身体搞好,已经是功德一件,何况她心态豁达,凡事想得开,不固执。所以老了,慢慢生出佛相。虽然走路慢腾腾,但还是习惯于自力更生。平时闲不住,会给人牵线说媒。村里有人包地种辣椒、金银花,她也会骑着三轮车跟其他老太太一起,给人摘辣椒挣个零花钱,相当有成就感。她自己生下六个儿女,每一个儿女又像大树伸出枝杈。从儿女到孙子孙女辈、再到第四代,里里外外大家都爱她,敬她,愿意亲近她,方方面面的细节都为她想得很周到,这是她自己修来的福分。妈妈也知足,常说:抖音说了,我这是先苦后甜,有福气,它是看见我了?咋说得这么准。我:对,说得就是准!老天爷都知道你的好,他告诉抖音了!妈妈哈哈哈哈。大年初一的时候,我和弟弟一家去登山。

小时候都是一路步行,踩着一点薄雪,穿过村头麦田,一路结伴走过去上山。

朝着东山电视塔和八卦楼的方向,一路过碱chang,经河道,到寺下头,慢慢往上走,走过七十二镫,就到“八丈佛爷七丈楼”了。

山上各处转一转,爬爬八卦楼,看看寺庙,认一认石崖上的摹刻,买几个泥咕咕,回来的路上再扛一根甘蔗回家,到家煮上一锅热腾腾的挂面,再放点蒜黄、香菜,得劲!现在想步行也找不到当年的路了。

但大佛还是那个大佛。它巍然不动1700年,见过了人事变换,沧海桑田,慈悲中带着威严,默默护佑着一方百姓,也吸引来各地的游客。伾山大佛开凿于北魏时期,足踏仰莲,坐镇黄河,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

当时的黄河流经大伾山东,屡次决堤,古黎阳的老百姓苦水患久矣。而北魏佛教盛行,于是当地开凿了这座大佛,把百姓的美好愿望寄托于斯。

不同于常见大佛的眉目低垂,他目光威严,伸出右掌,一手把黄河水患推开,被后世皇帝封为“镇河大将军”。

千百年过去,黄河水患早已不再,而伾山大佛依然端坐于此,和大伾山上的众多道观、佛寺、阳明书院、摩崖题刻、百年古柏一起,成为大伾山风景的一部分,被誉为“儒释道”三教共存。

大佛下人来人往,有人虔诚地烧上一炷香,许下愿望;有人默默驻足,为这1000多年前老祖宗们留下的珍贵遗迹献上一份敬意。

新年登高,我也在心中默默祈福,祝愿我和我的读者朋友们,新年好运,步步高升,多多发财,平安喜乐[谢谢][谢谢]

对了,今年春节成功申请非遗,浚县的正月古庙会也是重要申请资料之一,很热闹的,欢迎朋友们有机会到浚县来玩。

0 阅读:0

一赫洛红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