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生存的最高境界:先思危,再思退,后思变

爱上诗韵生活 2023-12-16 20:37:11

真正厉害的人:思危,思退,思变

有一位哲学家曾说:“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有的人面对新事物总是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习惯了的东西,才是最靠谱的;

有的人面对新事物则视而不见,认为掀不起什么大浪。

结果如何呢?

他们往往会因为不能接受新事物,而落后于时代。

人,只有拥抱变化,与时俱进,才能无惧风雨,“稳坐钓鱼船”。

先思危:

《增广贤文》中说:“得宠思辱,居安思危,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人要时刻保持警惕,要懂得居安思危。李沆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为了防范契丹的进攻,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由于李沆的严防死守,使得契丹无机可乘,只好向北宋求和。大臣们纷纷向李沆祝贺,李沆却叹了口气说:“太平当然是好事,但时间长了,恐怕就要出事了!”为了能让皇帝居安思危,李沆在这段和平时期不断地上奏折给皇帝,让皇帝明白国家虽然一时太平,但面临的形势还是非常地严峻。

宋真宗听取了李沆的建议,励精图治,宋朝才有了一个短时间的安宁。

但李沆死后,宋真宗开始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宋朝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周易》上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防患于未然,并非小题大做,而是为了长治久安。安逸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但安逸久了,人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一味地吃喝玩乐,安逸就成了麻醉药,会让我丧失进取心。

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乐而忘忧,居安思危才会发现隐患,并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安宁。

再思退: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个人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只知道一味的“前进”,那么,往往就会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只有客观的分析自己和对方的实力,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才能最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

《孙子兵法》中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再“意气用事”,能沉得住气,理性地权衡利弊,最终让利益最大化。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任何事物,一旦发展到了顶峰,就会向它的反面发展。

在“将满未满”之际,选择退一步,才能让自己避免“水满则溢”的情况发生。

知退,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也是一个人最难得的智慧。

后思变:

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一定需要变通。

正如《周易·系辞下》有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其实就是变化本身。

很多人,害怕改变,恐惧变通,不敢面对新鲜事物,不愿自己承受压力,所以从头到尾只会让自己在一个安逸的环境里面,如同井底之蛙,在温水里长大。

最终,当自己的优势一点一点被啃噬,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慢慢被消费得支离破碎的时候,自己就会懂得压力在哪里,也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当中了。

人最可惜的就是,在自己明明可以改变,可以提升自己的时候,没有抓住机会,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

可一旦丧失了,丢掉了,就会发现自己再也回不了头,再也没有机会了。

然后,再怎么改变,也挽回不了局面了。

要知道,我们改变不了环境,甚至改不了当下所面对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早一点改变自己,做出变通,做出选择。

最终,才能够让自己具备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顺之则胜,逆之则败。

真正的聪明人,虚怀若谷,时刻准备更新自己、改变自己来顺应变化,所以,他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有句谚语说得好:“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

不管生活是一帆风顺还是颠沛流离,都要三思而后行。

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只有进中思退,才能以退为进收放自如。

只有静中求变,才不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1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