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世家走出的高僧玄奘:西行绝境求生,归国燃灯续法

知历史 2025-01-07 16:35:18

在大众的认知里,玄奘常以《西游记》中那个带领徒弟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坚毅高僧形象示人。然而,真实历史中的玄奘,其人生轨迹更为独特且充满传奇色彩,诸多典故见证了他为求佛法矢志不渝的精神。

据 历史资料记载,公元 600 年,在隋帝国创立二十年后,玄奘诞生于洛州(现今河南偃师陈河村一带),俗姓陈。他出身官宦世家,高祖与曾祖曾任北魏太守,祖父品学兼优,出任国子博士,父亲陈慧身为隋帝国的县令,对儒家经典钻研颇深。在这样的世家氛围中,幼年玄奘早早接受了良好的儒学启蒙。

命运却在他年幼时布下阴霾,五岁丧母,十岁又逢父亲辞官隐居后离世,玄奘沦为孤儿。随后,他随兄长寄居于洛阳的佛寺,令人称奇的是,寺院生活竟与他的天性完美契合,自此,玄奘开启了与佛教的不解之缘。此后,他的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如饥似渴地钻研各类佛教典籍,还不辞辛劳地四处寻访高僧大德,只为探寻佛法真谛。多年磨砺,让他在佛门声名远扬,被赞为 “千里之驹”。

随着佛法研习渐深,困惑也接踵而至,诸如佛之本性、凡人能否成佛等关键问题,在当时典籍中难觅答案。恰在此时,长安城中邂逅的印度高僧波波,为他点亮了一盏明灯。波波向他描述印度纳兰陀寺院 —— 那堪称佛法研究的至高学府,还有精通一切佛法经论的当世佛学大师戒贤。这一信息瞬间坚定了玄奘西行印度求法的决心。

而他的西行之路,更是荆棘满布,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典故。启程之际,唐朝初立,法规限制百姓亲近番邦,玄奘的西行计划遭到凉州都督阻拦。但他在慧威法师师徒协助下,毅然奔赴玉门关。途中,一位原本愿带他出关的礼佛胡人,因惧怕王法临阵退缩,玄奘却决绝立誓,宁愿 “向西而死”,绝不东归求生,再次孤身踏入未知。

出玉门关后,便是凶险万分的莫贺延碛沙漠,玄奘不幸迷路,慌乱间还打翻仅有的水袋。他在茫茫沙海,足足行走四夜五天,滴水未进,身体极度虚脱,最终晕倒在地。万幸的是,一阵凉风吹过,唤醒了昏迷的他,靠着识途老马,寻得水源与草地,才惊险逃过一劫。

历经磨难,玄奘抵达高昌国。高昌王麹文泰对他敬重有加,一心想挽留他担任国师。但玄奘取经之心坚如磐石,为表决心,他绝食三日,气息奄奄。麹文泰终被其钢铁意志打动,不仅放行,还慷慨准备丰厚物资与二十四封国书,恳请沿途各国关照。

抵达印度后,玄奘在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潜心苦学数载。学有所成后,戒日王专为他在曲女城举办盛大辩经大会。彼时,天竺十八国国王与三千余名高僧齐聚,玄奘登台讲学、与人辩论。这场学术的盛宴持续十八天,他凭借深厚的佛学造诣与卓越口才,力压群雄,无人能驳,戒日王命人高擎他的袈裟,宣告讲学大获全胜。

玄奘取经成功归国后,同样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典故。

专心译经

玄奘回国后,唐太宗钦佩他的学识,多次诚挚邀请他入朝为官,辅佐朝政,均被玄奘婉拒。他一心专注于佛学研究,全身心投入到佛经翻译工作中。在长安的大慈恩寺,他组织起规模宏大的译经团队,开启了长达 20 年的艰苦译经历程。每日清晨,玄奘便开始工作,直至深夜,他逐字逐句地推敲佛经原文,精心选择最恰当的中文词汇进行翻译,力求准确传达佛法的精髓。期间,哪怕太宗两次劝其还俗任相,他都不为所动,始终坚守在译经的岗位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这种对佛法传播的执着和专注,使得大量珍贵的佛教经典得以准确无误地译为中文,为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立唯识宗

在译经过程中,玄奘一边精心翻译印度传来的佛教经典,一边深入研究和弘扬佛教教义,尤其专注于唯识学的传承与发展。他融合了印度瑜伽行派的学说,结合自己的深刻见解,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唯识宗。唯识宗强调 “万法唯识”,认为世间万物皆由人的意识所变现,对中国佛教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玄奘在长安的寺院中积极讲学授徒,吸引了众多弟子前来学习唯识教义,培养出了一批精通唯识学的高僧,使得唯识宗在唐朝盛极一时,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丰富了中国佛教的理论体系,对后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大雁塔的由来

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带回的大量佛经、佛像和舍利等圣物,玄奘向朝廷上表请求建造一座佛塔。唐高宗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一座气势恢宏的佛塔拔地而起,这便是大雁塔。大雁塔最初为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历经多次修缮,如今依旧屹立在西安,成为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大雁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玄奘亲自参与了大雁塔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他希望这座塔能够承载佛法的智慧,庇佑众生,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一座珍贵的文化瑰宝。在大雁塔建成后,玄奘经常在此讲经说法,众多僧俗前来聆听,这里也成为了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无数的信徒在这里汲取智慧,寻求心灵的慰藉。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