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我叫苏浅草,今年62岁,企业退休12年,现在每月有2900退休金。
再婚老伴比我大10岁,我们在一起相伴10年,去年他因病过世。
我想收拾东西走人,继女一番话,让我感动的泪流满面。
来自苏浅草的讲述,真挚而又温暖有爱,真诚付出必有回响。
我和前夫因“失独”而离婚,我们的独生儿子因一场意外走了。
前夫和婆家人想让我再生一个,怎奈,那时因“急火攻心”,45岁绝经了。
房子是前夫单位分的福利房,他补偿我30000,人生至暗时刻,失去孩子,失去家。
50岁企业退休,因退休金实在太少,我退而不休做了住家保姆。
遇到再婚老伴,我给他的母亲做保姆,他经常过来看望母亲,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他叫曹杰,比我大10岁,也是刚刚退休,不会做饭,收拾家务活。
因喜欢吃我做的饭,跟我商量,给我多加一份工钱,让我多做一个人的饭菜。
人与人之间,也许相识半辈子,都不一定能够产生感情,也会因某个瞬间有了心动。
我在老曹母亲家做了2年保姆,老人家过世,老曹让我留下来跟他一起生活。
老曹女儿那时33岁还未结婚,她对我和老曹再婚很支持,说这样她就可以安心嫁人。
她结婚时,我从自己的存款里取出30000,给她封了大红包作为礼金。
来年她生下儿子,我不仅给了万元红包,还和老曹过去帮忙带娃。
我和老曹女儿,虽不是亲生母女,但我们之间的关系比亲生的还要亲密。
她每年都会给我买新衣服,每次出差都给我带回礼物,有种女性间的惺惺相惜。
身边的老姐妹时常说我傻,被老曹父女两个人利用,还帮着数钱。
人的感觉是不相通的,自己享受到了,跟别人看到的从来都不一样。
我在给老曹母亲做住家保姆时,多做老曹一个人饭菜,不过是举手之劳。
若把这份劳动也折算出工钱,说到底,还是把利益得失看得太重。
我觉得,到了一定年岁,虽然很想挣钱,但心底的善良,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底牌。
老曹在我做住家保姆时,并没亏待我,工钱给的很多,红包也时常给我发。
我们领证再婚后,老曹并没有把退休金卡交给我,而是每月给我5000生活费。
他说用不完的就让我存起来,若我想买啥衣服首饰,也可以直接跟他说。
身边老姐妹说我傻,为啥跟老曹再婚,不如继续给他做住家保姆,这5000就是工钱。
老曹依然还是要给我再拿生活费的,再婚后,工钱变生活费,我成“免费保姆”。
对于这样的认知,我觉得是老姐妹的误区,保姆生病,雇主是不会负责出钱看的。
而再婚老伴,就是家人,是亲人,是携手相伴的枕边人。
若我生病了,老曹不仅出钱出力,还会日夜陪伴在我身边,为我的健康着急焦虑。
这份有着深厚感情的对待,跟住家保姆有着本质区别。
疫情那几年,我和老曹就是这样相互陪伴着,你照顾我,我心疼你,携手共度。
我和老曹去他女儿家帮忙带娃,也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保姆角色。
一是老曹女儿女婿把我当“亲生母亲”般看待,不仅给生活费,逢年过节还有礼物。
二是给老曹女儿家带娃,我也真正感受到来自孙辈人的天伦之乐。
三是老曹和我之间的陪伴深情更多,谁也离不开谁。
然而,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去年春节刚过,老曹就被查出疾病。
先是在医院做手术,康复,我不仅陪伴在身边,回家也是尽心尽力地照顾。
也许,是老天爷看我过得太幸福,让我品尝人世间的所有酸甜苦辣。
不到一年的时间,老曹还是撒手人寰,他女儿料理完后事,我想自己也该走了。
房子是老曹的婚前财产,老曹的存款在他自己名下,这些都该他女儿继承。
我想着这10年,老曹不让我出一分钱生活费,年底还给我万元红包。
老曹总说让我多存些养老钱,这样他若提前离开我,我也有底气好好活着。
在我收拾东西时,老曹女儿来了,她不让我走,说这里就是我的家。
老曹女儿说:“阿姨,您没有住房,我没有亲妈,以后您住这里,我还有娘家可回。”
她说完这话,从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我,说这是老曹给我留下的。
里面有18万存款,老曹女儿让我收好,我极力推辞说,自己跟老曹是再婚。
老曹生前对我很好,这钱她留着,况且,她还让我居住在这房子里,已经是我的福气。
我早就想好了,即使我不住在这里,搬出去,我手里的积蓄足够我买套小房子养老。
只是没想到,老曹女儿会对我这般好,跟别人家有着本质区别,没有直接赶人,嫌弃。
还说这里以后就是她的娘家,这显然是我把我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看待。
老曹女儿看我不说话,她接着说:“阿姨,您放心,我会给您养老,会照顾您后半生。”
人世间的善良,在此刻熠熠生辉,谁说老人的付出是打水漂的,真心被看到,认可。
善良之人必会被生活温柔以待,彼此都是真诚,善良的人,才会真心为对方着想。
我没有自己的孩子了,以后我也把老曹的女儿当作是亲生女儿。
未来我身后的一切也要留给她,这样才不会辜负我们现在的双向奔赴。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从来都是,你对我真,我对你更真,彼此付出都被看见,感恩!
结语:再婚并非易事,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坦诚真心相待是基础,真情付出心更近。
再婚家庭,夫妻和睦,齐心协力,家人相互尊重,互助友爱,是维系彼此关系的关键。
好好说话,及时沟通,感恩彼此的付出,懂得及时回馈对方,才会有不似亲生胜似亲生!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