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1939年底的冬季攻势中,傅作义率第35军突袭包头,歼敌3000余人,可谓是大获全胜。却不知在这场辉煌胜利的背后,第35军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当时的傅作义已与阎锡山决裂,部队远离山西老巢,在绥远的荒漠戈壁之间,面对着日军精锐骑兵部队的围追堵截。在这样的情况下,第35军究竟损失了多少珍贵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又有着怎样特殊的来历?而在这场关键战役之后,没有了阎锡山的支持,第35军又是如何继续战斗下去的?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往事。
一、包头战役的背景与战略意义
世人皆知1939年的冬季攻势,却不知这场战役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当时的第35军主帅傅作义,正面临着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
1939年9月,晋绥军总司令阎锡山与傅作义的矛盾达到顶点。阎锡山认为傅作义独断专行,而傅作义则对阎锡山的统兵方式多有不满。一场风波起于太原军械所的一批武器分配问题,阎锡山将这批武器分给了其他部队,这让傅作义十分不满。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央军委下达了冬季攻势的命令。按照计划,第8战区担任策应任务,而包头地区则是重要战场之一。傅作义看准时机,向阎锡山提出率部北上参战的请求。
阎锡山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一去不返。傅作义带着第35军主力,包括新31师、新32师和第101师,以及珍贵的炮兵第25团,悄然离开了山西。当时的第35军装备精良,这支部队可以说是傅作义的心血。
包头是绥远地区的重镇,日军在此部署了精锐的骑兵第1旅团。这支部队不同于普通的日军部队,他们正在进行摩托化改编,配备了大量汽车和坦克。日军选择在包头部署骑兵旅团,是为了控制绥远地区的交通枢纽。
1939年12月初,第35军开始了对包头的突袭。傅作义采取了一个大胆的战术:将主力分成三路,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包抄包头城。新31师担任主攻,新32师和第101师分别担任侧翼掩护和阻击增援之敌。
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傅作义还在黄草洼方向部署了一个秘密武器:炮兵第25团。这是傅作义从山西带来的唯一一个炮兵团,装备着珍贵的75毫米山炮。正是这支炮兵部队,在战役初期给予了日军重创。
战役进行到第二天,日军骑兵第14联队的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在阵地上被击毙。这个消息传开后,日军震动不小。此时的第35军,已经完全切断了包头城内外的联系。
然而,日军的反应也十分迅速。第26师团立即派出两个步兵大队增援包头。这些援军的到来,让战局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黄草洼方向,日军的反扑最为猛烈,这也为后来第35军的重大损失埋下了伏笔。
二、日军骑兵集团的特殊性
在包头战役中,第35军面对的并非普通的日军部队,而是一支正在经历重大转型的特殊军事力量。日军骑兵第1旅团的编制,在当时可以说是日军在华北地区最为特别的军事单位之一。
该旅团的前身是日军骑兵学校教导联队,1938年改编为骑兵第1旅团。作为日军在华北地区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该旅团下辖骑兵第13联队和骑兵第14联队。每个联队编制齐全,除了传统的骑兵中队外,还配备了重机枪中队和迫击炮小队。
1939年,日军开始对骑兵部队进行现代化改造。骑兵第1旅团成为这次改造的试点单位。在原有骑兵编制的基础上,旅团增加了战车中队,装备了12辆97式轻型坦克。这种坦克虽然防护力不强,但机动性极好,特别适合在绥远地区的戈壁滩上行动。
更值得注意的是,旅团还配备了大量汽车。每个联队都有一个汽车中队,装备了30多辆各型军用卡车。这些卡车不仅用于运输补给,更重要的是可以搭载步兵,与骑兵部队协同作战。这种编制在当时的日军部队中是很少见的。
旅团的后勤保障能力也十分强大。在包头城内,日军专门建立了一座军火库,储存了大量弹药和油料。这座军火库的位置经过精心选择,位于城西北角的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周围还修建了坚固的碉堡工事。
日军之所以在包头部署如此特殊的部队,是基于该地区的战略价值。包头位于黄河以北,是绥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向东可以直达归绥(今呼和浩特),向西可以控制宁夏方向,向北则可以威胁蒙古。
骑兵第1旅团的任务就是利用其强大的机动能力,在这片广大的区域内进行快速机动作战。一旦发现中国军队的主力,可以迅速集中兵力展开攻击。如果遇到强敌,则可以依托包头的坚固工事进行防御。
这支部队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战术运用上。他们经常采用"摩托化骑兵"战术,即用卡车载运部分步兵,配合骑兵部队进行包抄。坦克则作为突击力量,专门攻击敌军的薄弱环节。
正是这种特殊的编制和战术,使得骑兵第1旅团在之前的作战中屡建战功。但他们没有想到,傅作义的第35军会在隆冬时节发动突袭。当第35军的炮火覆盖包头城时,旅团的机动优势反而成为了劣势。大量的汽车和坦克被困在城内,成为了第35军炮火的目标。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第35军能在这次战役中击毁如此多的日军车辆和坦克。当汽车被击毁后,日军引以为傲的机动能力大受影响,只能死守城池。而当援军到达后,他们才不得不放弃部分重装备,突围而出。
三、晋绥军的特色武器装备
第35军作为晋绥军的主力部队,其武器装备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支部队的武器来源十分复杂,既有从太原兵工厂获得的国产武器,也有从国际市场购买的洋枪洋炮,还包括缴获的日军装备。
太原兵工厂是阎锡山的重要军工基地,建于1920年代初期。该厂以生产步枪闻名,主要仿制德国毛瑟步枪。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六五式步枪",这是一种根据德国毛瑟1898式步枪改良的产品。与原版相比,太原产的六五式步枪枪管略短,便于在山地作战。
到了1930年代后期,太原兵工厂开始生产一种改良版的汤姆逊冲锋枪。这种武器是由美国顾问指导研制的,采用.45口径弹药,每分钟射速可达600发。第35军的突击队大量装备了这种武器,在包头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35军的重武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炮兵第25团的装备。该团装备有75毫米山炮,这批炮是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山炮。这种火炮虽然威力不及日军的野炮,但重量轻,便于在山地机动。每门炮配备8匹马拉动,还可以快速分解成数个部件,由骡马驮运。
在机枪方面,第35军装备了多种型号。除了太原产的六五式轻重机枪外,还有从德国购买的MG08重机枪和捷克产的ZB26轻机枪。这些机枪性能各有特点,重机枪用于设置固定火力点,轻机枪则随步兵部队机动作战。
在手枪方面,第35军军官普遍装备了从比利时进口的白朗宁手枪和日本缴获的南部十四式手枪。这两种手枪都以可靠性著称,即使在严寒和沙尘条件下也能正常使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35军的迫击炮部队。每个步兵营都配备了几门从德国进口的81毫米迫击炮。这种武器射程达到2000米,可以对敌军阵地实施精确打击。在包头战役中,这些迫击炮在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35军还有一支专门的工兵部队,装备了各种爆破器材和工具。这支部队不仅负责修筑工事,还要负责破坏敌军的防御设施。在包头战役中,正是这支工兵部队成功炸毁了日军的军火库。
从整体来看,第35军的武器装备虽然不如日军统一,但却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步枪以六五式为主,既保证了火力,又便于维修和弹药补给。轻重机枪搭配使用,既有火力压制,又保证了机动性。再配合山炮和迫击炮的远程火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火力体系。
这种特色装备体系在包头战役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不过,由于战斗异常激烈,第35军的装备也遭受了严重损失。尤其是在炮战中,不少珍贵的火炮和机枪都报废了。这些装备的损失,对第35军后续作战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包头战役中的装备损失
在包头战役进行到第三天时,第35军的装备损失开始显现。最先出现问题的是炮兵第25团的火炮。由于持续的炮战消耗,多门75毫米山炮出现了炮管过热和膛线磨损的问题。
12月11日的一场遭遇战中,新31师在黄草洼阵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当时,炮兵第25团的第二连正在转移阵地,突然遭到日军战车的袭击。在这次战斗中,第二连损失了3门珍贵的克虏伯山炮。这些火炮不仅是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更是难以替换的战略装备。
新32师的装备损失同样惨重。该师原本装备了24挺捷克产ZB26轻机枪,在城区巷战中损失了9挺。这种轻机枪是该师的主要自动火力武器,损失后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第101师在防御日军增援部队的战斗中,损失了大量的迫击炮弹药。该师原本储备了2000发81毫米迫击炮弹,在连续作战后只剩下不到300发。由于补给线被切断,这些宝贵的弹药无法及时补充。
12月13日,日军的反击最为猛烈。在包头城西南角的激战中,第35军的一个工兵连遭到重创。该连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爆破器材,连用于运输的骡马也损失殆尽。这些骡马原本是运送重武器的重要工具。
最为严重的损失发生在12月15日。当天,新31师在撤退时遭到日军战车的追击。为了掩护主力撤退,该师不得不放弃了一批重装备,包括6挺德制MG08重机枪和大量的通信器材。这些重机枪原本是用于设置固定火力点的重要武器。
通信装备的损失也带来了严重影响。第35军原本装备了一批德国产的野战电台,可以保持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在激战中,多台电台因为炮火和机械故障而损坏。失去了这些通信设备,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变得困难。
在弹药方面,第35军的损失更是惊人。仅12月11日至15日的五天内,部队就打光了近30万发步枪弹和2万发手枪弹。这些弹药大多是从太原兵工厂运来的,质量上乘,但库存有限。
装备损失的另一个方面是运输工具。第35军原本有一支马车队,专门用于运送重武器和弹药。在战斗中,不少马车被炮火击中或陷入沼泽。到战役结束时,能正常使用的马车不足原来的一半。
更为棘手的是维修问题。第35军的技术兵原本储备了大量的备件,特别是德制武器的零件。这些备件大多存放在随军的修理所里。在一次日军的空袭中,修理所被炸毁,大量珍贵的备件付之一炬。
这些装备的损失,使得第35军在战后面临着严峻的补给问题。由于已经与阎锡山决裂,无法从太原获得新的装备和弹药。这种状况迫使傅作义不得不寻找新的装备来源,这也成为影响第35军后续作战的重要因素。
五、战后装备补充的途径
包头战役结束后,第35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装备补充难题。1940年1月,傅作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在归绥设立了一个临时军械修理所,专门修复在战役中受损的武器。
这个修理所由原太原兵工厂的技师李德明负责。在他的带领下,工匠们成功修复了12门75毫米山炮。这些火炮虽然炮管已经严重磨损,但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后,仍能用于近距离射击。
同时,第35军开辟了新的装备来源。通过与苏联外贸代表的秘密接触,傅作义订购了一批武器。这批装备包括2000支莫辛纳甘步枪、50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和大量弹药。这些苏制武器虽然与原有装备不配套,但质量可靠,价格也较为合理。
在通信装备方面,第35军通过香港的中间商购买了一批美制SCR-300野战电台。这种电台虽然体积较大,但通讯距离远,特别适合在绥远地区辽阔的战场上使用。
为了解决运输工具短缺的问题,傅作义下令在归绥组建了一个专门的运输营。这个运输营不同于传统的马车队,而是采用了大量骆驼。骆驼不仅耐寒耐旱,而且能够在戈壁滩上长途跋涉。
1940年3月,第35军在包兰铁路沿线设立了多个秘密军械库。这些军械库建在山洞里,既便于隐蔽,又可以避免武器受潮。每个军械库都配备了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武器的保养和简单维修。
在弹药补充方面,第35军采取了就地生产的办法。在归绥城外建立了一个小型弹药工场,主要生产六五式步枪弹。这个工场虽然规模不大,但每月可以生产5万发子弹,基本满足了部队训练的需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35军还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缴获品整理队"。这支队伍的任务是收集战场上的武器弹药,进行修理和再利用。在包头战役后的战场清理中,他们就收集到了大量的日军武器,包括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
为了提高武器使用效率,第35军还在归绥举办了一期技术训练班。来自各部队的军械士官集中学习各种武器的维修技术。这些受训人员回到部队后,成为了基层武器维修的骨干。
1940年5月,第35军又一次获得了一批重要装备。这是从西安运来的一批美制武器,包括15门75毫米山炮和若干挺勃朗宁重机枪。这些武器虽然是旧货,但经过修理后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到1940年夏季,第35军的装备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虽然武器种类比包头战役前更加复杂,但通过各种渠道的补充,部队的整体火力得到了恢复。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不仅补充了损失,还有所增加。
这种装备补充的模式也为第35军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多渠道筹措装备、就地修理维护、善用缴获武器,这些经验在之后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41年初,第35军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装备补充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