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琴鹤堂国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奇真贵格。
三奇真贵格入格条件如下:
1、四柱财官印俱全,或食财官俱全;以财官印俱全为正,食财官俱全为副;
2、财官印身,或食财官身,四者皆旺者,尤贵;
3、财官印身,或食财官身,在一旬中者,为真禄马,尤贵;
4、财官印身,或食财官身,在地支者为上,为内三奇真贵格;在天干者为下,为外三奇真贵格;
5、财官印,或食财官,顺者,尤贵。
6、或见官杀混杂,合杀留官,亦可取用,终不清纯。
7、忌伤官七杀劫财,刑冲破害,运喜财官印身旺之地。
凡人遇之,主聪明好学,神童状元。有节操有道义。
《经》云:男遇三奇,逢生旺,定居一品之尊。
诗曰:
财官印绶号三奇,文将英雄武将威。
心性忠良纲纪大,满门受荫定光辉。
又:
财官爵印号三奇,三者兼全罕遇之。
年少科名魁众彦,功勋盖世寿期颐。
又:
印禄飞来就马骑,资财官职两相宜。
旺中更为本元助,上格荣华第一奇。
其中的易理为:
八字财官印俱全者,为三奇真贵格。
财官印身四者皆旺者,尤贵。
譬如甲生丑月,丑中有辛官,有己财,有癸印,四柱月令三奇有气,或结成局,日主健旺,略带印生助,为带印聚贵,最佳。馀以例推。
三奇真贵格,又可分为内三奇真贵格、外三奇真贵格。
天干财官印俱全为外三奇真贵格,地支财官印俱全为内三奇真贵格。
外三奇真贵格,主劳而成富贵,安处常有未宁之象。以天干常动故也。倘月令财官衰败,或运行衰地,即为贫困之命。
内三奇真贵格,暗会财官,为真禄真马,得天干扶合,不逢冲剋。月令通财官生旺之气。如辛生巳月,官印俱建禄,更得卯财旺,日主健强,贵当一品。
十天干内三奇真贵格取格具体如下:
甲逢酉子巳。
乙遇申午亥。
丙临子卯申。
丁喜亥酉寅。
戊见卯亥午。
己逢寅子巳。
庚遇午及寅。
辛临巳并卯。
壬喜午并酉。
癸见巳与申。
地三奇真贵格,又名内三奇真贵格。财印不可相伤,故正官正印会偏财也。凡人遇此,无冲破,带生旺。必然处世英雄,科甲高第,官至卿相。
财官食全备,亦为三奇真贵格,副格。
所以取食者,以甲食丙,丙能生己,为甲之财。合辛为甲之官。要月令及日时,引旺为妙。凡人遇之主,权贵纵轻。亦财帛丰盛,但三奇会食,只以偏印为忌。
三奇宜顺逢,更一旬内合见,最贵。
旬内三奇真贵格取格具体如下:
甲子日见己巳、辛未;
乙丑日见戊寅、庚辰;
丙寅日见辛卯、癸巳;
丁未日见庚戌、壬子;
戊戌日见己亥、癸卯;
己未日见壬申、甲戌;
庚辰日见乙酉、丁亥;
辛巳日见乙未、丙申;
壬午日见丁未、己酉;
癸卯日见丙辰、戊午。
以上三奇,顺逢一旬内遇,为真禄马,更有印助身,主为公侯。
三奇真贵格,须要详审财官印,或食财官,有何生助,有何伤损。但有一忌,便是奇贵有损,逐类断其祸福。
如财星被劫,岁运再逢比劫,断此年伤妻破财,或因妻奴官非破耗。
如官贵明暗有伤,岁运再逢伤损之,断此年剥官退职。
印星有损,破耗镃基祖荫,岁运,临死绝之地。再逢破坏之神,必见重祸。
以真实案例为证:
左鉴郎中:己卯、癸酉、甲午、辛未。
甲木日元生于酉月,天干财官印俱全,入外三奇真贵格。
甲木日元以年支卯为刃根,卯酉相冲,根基见动。以时支未土为墓根,午未相合,根基亦不稳旺。
官印虽旺,奈何印水无根。故不大贵。
张居正阁老:乙酉、辛巳、辛酉、辛卯。
辛金日元生于巳月,巳为丙官、戊印建禄。辛酉日坐禄自旺,年上乙财引归时卯禄。日主、财、官、印,俱坐禄旺。
四月天德在辛,辛乙互换归禄。所以少年拜相位,为少师。六子父母兄弟俱全,子与弟癸酉同中一子翰林。前朝阁臣宠任,无与为比。
毕竟群比克年上偏财为病,张居正一死,全家抄没。
张居正八字,又入日精月华格。
日精月华格入格条件如下:
1、卯年生人日时见酉,酉年生人日时见卯;时为重,日为轻;
2、如生于秋冬月尤贵;
3、卯酉日时往来互换旺地,亦可入格。
其中的易理玄机为:
日出月没为卯,月生日没为酉,卯酉为日元出入之门户。先天八卦离卯位为东,坎酉为为西。后天八卦以卯位乙为日,酉位辛为月。卯中有房日兔,酉中有毕月乌。日出为卯则威赫炳然,月生为酉则光彩灿发,故为日精月华格。
如再入子平格局,定主大贵之命。切勿拘泥于形式,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而不自知。是以《兰台妙选》有云:“日精月华,动地三台宰辅。”
谭论尚书:庚辰、甲申、丁未、丙午。
丁火日元生于申月,申中藏庚财、壬官,正合财生暗官格。妙有月透甲木正印,财官印俱在月柱。
日柱丁未八专,又归禄于时身旺,而得三奇,平生以军功显,贵至一品。
文章最后,附录张居正《葬地论》原文:
葬地论
张居正
论:作于万年六年,得请归葬时,其坚任已见。
如此世人谈其因果风水,致有僭占者,恐先父至愚不如是也。
懋修言。
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谓:葬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悉妄也。
夫人死则精神消散,魂气飞扬。其奄然僵卧者,体魄也。譬之人寐,则阳神出游,触感成梦,当其梦时,栩栩然不知身之在于床笫也。人死大梦也,不复觉者也。易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鬼气也。故能感而能适灵变,而化物。
是以人禀正气之厚,及强死,而气未敢散者。类能为鬼神,作祸福,若体魄块然无知,与止石等耳,虽得吉地,岂能使之通灵乎?
故古不墓祭,以为?考之神灵,不在于是也。诗言:文王在上,于昭于天,传言忠臣,义士圣贤之流。
死或为五星之佐,故傅说栖神于箕尾。
萧何降精于昴宿,记言骨肉,聚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夫以死者为有知,则其灵在鬼,而不在魄灵。既不在,是又安能司人之祸福?夫人之情,岂不皆欲子孙累世贵显富,厚不绝哉?方其生时,鬼强神王,智能思,力能行,然欲为子孙图虑长久,亦有不能画如其愿者。死后枯骸,乃能庇覆其后人乎?
若谓凭借地灵,乃能垂荫后世,凡欲为子孙计者,速死而巳。恶用生为乎?书言:作善降祥,作恶降殃。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斯天道也,然亦有不尽然者。
今曰:家之兴替,皆系于葬之吉凶,则人欲避殃而趋祥者,惟取必于地而巳,又恶用作善为哉。
且灾祥祸福之柄,既系于地,则彼苍苍者,又将安所司乎?天包乎地,地不能大于天,灾祥善戾之感,在天道犹不可必也,而况于地乎?
上古人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后乃归而掩之。当其委壑之代人,亦有贵有贱,有荣有枯,有贫有富,有寿有夭,彼无葬地也?
是又孰为之乎?施丧之国亲,死则弃之于野,经月不视,俟虎狼野兽食尽,以为送终。
西方之俗,盖从火化,彼诸国人,亦有贵有贱,有荣有枯,有生有死,有贫有富,又孰主之乎?
今吴越之间,有水葬者,鱼鳖之腹,人之邱陇也。彼其子孙,亦有通显贵盛,累世富厚者,是又孰为之乎?
黄帝葬于桥山,藏衣冠耳。尧葬济阴,坎而不墓。禹葬会稽,不改其列。殷汤无葬处,王季葬楚山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而文王不以为戚,魏惠王将葬雪深,及牛目反棺,而旋改期而葬彼,皆身为帝王,而葬礼如此。
然其子孙为天子、诸侯,历世享国者,千有余年。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至若匹夫编户之民,贫寠( lóu)穷约,或掩骼荒邱,寄骸丛垒,而乎孙崛起,暴贵者,又不可胜数也。是遵何术哉?
上古死而不葬,中世葬而不墓,近古墓而不择地,不拘时日。今之言相地十兆者,皆叔季希觊之私,谬妄无稽之论也。
且青乌之书,始于郭璞,彼固精于其术者,葬其亲边,宜得吉壤善地,而身为王敦所杀,后裔无闻。
近世言堪舆者,皆宗江右曾、杨二姓。今江右之区,贵门世族,踵相接也。乃二姓之后,未闻有显者。彼其祖孙不求一善地以自庇其后人乎?又何工于为人谋,而拙于自谋乎?
若曰:地可遇而不可求,则人亦惟遇之而巳,何以求为?夫人固有未得吉地,而显贵巳,得吉地,而衰替者。祸福之应,然乎否耶?
至如江南巨室,停丧待地。有子不葬父,孙不葬祖者,累累浅土,或被盗发,或因山兴讼,竭赀求胜。至于灭门,逮死而后巳者,将来之福,尚属杳难见,前之祸輙巳蒙被。
吁嗟,愚哉,可悲也巳。
或曰膏沃之坏,华实必茂。刚卤之区,根荄靡托。物理如此,何得言无地脉乎?此殆不然也。
夫地之美者,以其能生物也。然使树枯木朽,株于其间,亦未有能生者矣,今言地之善者,能使枯骨复华,僵尸再起乎。若谓风藏气聚,则体魄安安妥,或阅千百年而不化,不则有风吹,倒转虫蚁囓食之变,使死者体魄不安,祸及子孙,此大惑也。
夫人死枯木朽株耳,虽不化,奚益战死之人脂膏。草野肉饱鸟鸢,而其乎孙亦有富贵显赫者,安在其能贻子逊之祸乎?且体魄无知,亦无安与不安也。
或谓古者建都立邑,皆必据形相水泉,故曰:我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今民间作一室,犹必求向背之利,纳阴阳之和,何独阴宅可无择乎?此又不然也。
夫建邑筑室,为生大计耳,故必据形势,相水泉,择向背,纳休和,而后生人蒙利,体魄无知,何所爱憎乎?又何关于生人之休戚乎?
或谓术家之说,往往多验。苟无其实,安能逆睹于将来乎?此又不然也。
夫相地之法,如射覆然未有的。然知其中之所存者也,有地于此,使三人视之。
一曰吉,一曰凶,一曰先凶而后吉,或先吉而后凶,而贵贱荣枯,贫富寿夭者,生人之所必有也。他日出于吉,则言吉者验。出于凶,则言凶者验矣。出于先凶而后吉,或先吉而后凶,则言先后者验矣。而世皆传其验者,不传其不验者。故谬悠荒唐之说,不闻于人。而臆度幸中之谈,独存于世。
况术家者流,每挟奇以诳俗,饰浅以惊愚。而流俗之见,未有不惑于祸福之说者。故其术难穷恶,在其为多验乎。
或曰:祸福之说,固不可以是拘拘为也。然以祖考之遗体,委而弃之,略不如意于心,宁能忍乎?
子之言葬也,如之何?曰葬者藏也,欲人弗见也。
人死则厝(cuò)之于草莽之中耳,平衍幻奥,兹焉允臧,毋居险地,恐其崩也。毋近水泽,恐其陷也。掘地为坎,衣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一瞑,而万世不视矣。
其速化耶,吾乌乎知之其不化耶,吾乌乎知之其化与不化,又何足休戚反哭而虞设主于室,奉神灵而永孝思,焉而送终之事,毕矣。
若夫世之延促家之隆替,命也。吾何知焉?君子强为善而巳矣。
吴季子适齐,其子死,即葬于瀛博之间,深不及泉。其髙可隐也,掩而号之,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
若灵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彼以为此天地之委蜕也,无之而不可藏也。奚以故国归,胜地之求乎。嗟乎!
若季子者,可谓明也巳矣,可谓远也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