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市值超3000亿,是价值支撑还是泡沫?
过去一年,寒武纪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犹如火箭般蹿升,一年内累计上涨5倍之多,股价由2024年1月10日的118.45元到如今最高达777.77元,市值一度突破3100亿元,成为A股市场中最靓的仔之一。然而,寒武纪的营收只有1.85亿,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亏损7.24亿。其中,2017年到去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56亿。
是什么缘故导致在资本市场受追捧的?
·首先,得益于英伟达在资本市场上持续狂飙,市值高达3.3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4万亿。寒武纪则被视为中国版的英伟达,炒作逻辑是对标英伟达。英伟达是生成式AI时代最大赢家,赚的盆满钵满。2024年三季度营收350亿美元,同比增长94%,年收入有望达1400亿美元;季度净利润更是高达193亿美元,成为最赚钱的科技企业之一。

遗憾的是,寒武纪的营收规模只有1.85亿人民币,且持续亏损,与此同时仍然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

·其次,与英伟达6PU不同的是,寒武纪布局的是ASIC(专用集成电路),是一个高增长赛道。生成式AI时代,谁家AI大模型实力强,其实比拼的是拥有多少张英伟达的卡。
在高性能AI芯片领域,英伟达近乎垄断的局面,对于近乎垄断以及供应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各界也在寻求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其中,AI ASIC专为特定任务需求的定制芯片,可以满足不同AI场景应用需求,科技巨头们也开始瞄向定制化AI芯片。
以博通财报来看,2024财年来自AI业务营收为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20%,主要来自定制AI芯片业务需求旺盛。对此,博通CEO陈福阳表示,定制AI芯片业务有望在2027年带来600亿-900亿美元的收入。通过博通定制化AI芯片业务来看,显示出ASIC也是下一个高增长赛道。

·最后,寒武纪。寒武纪作为市场中最热门的AI芯片概念股之一,在资本市场的高歌猛进也显示出生成式AI浪潮下投资者对AI商业前景持乐观态势,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大模型的技术持续突破,对算力消耗巨大,为此大模型底层芯片计算能力的需求也得到释放。有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增长到671亿美元,到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194亿美元。只是相比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高高在上的股价,寒武纪的营收就不尽人意,尤其持续性亏损依然得不到改善。

尽管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市场需求潜力逐步释放,正在开启一个增长新时代,但在资本市场节节攀高的同时是否存在泡沫也引发争议。在笔者看来狂飙背后也蕴藏巨大风险,警惕大涨后所暗藏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