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想到,创立于1996年的老干妈,今年会被比自己小两岁的腾讯通过一纸诉状,登顶全国热门新闻榜。
在这场吊诡的案件中,疑点重重,科技帝国和辣酱帝国之间的行业落差,赚足了吃瓜群众的眼球。老干妈,这家“根正苗红”优秀民企的代表,似乎不再沉湎于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花边的新闻逐渐多了起来。
老干妈还是我们记忆中的老干妈吗?
中国商界,几乎无人不识老干妈。
一个单身母亲,目不识丁,49岁白手起家,一瓶辣酱打天下,用20年的艰苦创业挣下百亿身家。这个励志的故事,本足以支撑老干妈品牌传播多年,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干妈的“四不原则”——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也正因如此,老干妈被称为中国商界的良心。
许多人试图分析老干妈的成功路径,可是二十四年商界帝国背后的模式并不复杂:1.货真价实,口味稳定;2.坚持不涨价,死守7-10元价格区间,以低毛利换取高占有;3. 不欠账、不赊账,公司现金流极为充沛。
大道至简,正是在老干妈朴素经营理念之下,辅之陶华碧极具感染力的个人IP背书,老干妈得以创造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奇迹。
2014年,可谓老干妈的高光时刻,8块钱一瓶辣酱,每天卖出上百万瓶,当年销售额突破40亿元,“老干妈”品牌进入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榜单,以160.59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151位。同年,老干妈集团获得政府奖励的“A8888”车牌,原因是其创下了3年缴税18亿、产值68亿的成绩,直接间接带动了800万农民致富。
或许觉得是时候功成身退,2014年67岁的老干妈开始退居幕后,公司经营转由儿子负责,老干妈从公司股权上正式退出公司股东行列,长子李妙行、次子李贵山分别持有公司51%和49%股权。
“后老干妈时代”,企业的大船似乎不再乘风破浪,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老干妈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40亿、45.49亿、44.47亿、43.89亿元(2015年未披露),滞涨下滑趋势凸显。
2015年,老干妈更爆发出“口味危机”,由于在人力成本、原料成本压力之下,公司放弃偏贵但口感较好的贵州辣椒,转而选择更为便宜的河南辣椒,导致老干妈口味变化,遭到部分消费者抵制。许多人开始怀念陶华碧掌权时“货真价实”的那个时代。
为了挽救老干妈的颓势,2019年73岁的陶华碧重出江湖。市场对于老干妈似乎做出明确回应,当年便创下50.23亿元的销售收入,这是老干妈继销量下跌后的首次反弹。
帝国的辉煌仍需73岁的老干妈支撑,但是这样的辉煌能持续多久?老干妈的成功离不开陶华碧的个人努力,更离不开时代背景,如今再一次站在时代潮头,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辣酱帝国似乎没那么容易维系。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对老干妈的未来持悲观态度,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老干妈品牌与陶华碧个人的深度绑定,成为制约企业独立发展的因素;二是消费市场正在变化,一招鲜吃遍天不再那么容易。
02.成也老干妈,败也老干妈老干妈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陶华碧将自己打造成代表老干妈的金字招牌。底层逆袭,吃苦耐劳,刚正不阿,踏实做事……陶华碧身上集合了太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美德,这些文化元素成为老干妈品牌赋能最有力的砝码。
至今为止,老干妈的消费群体中,不少人仍然对陶华碧本人充满着近乎盲目的消费信仰,认为只要老干妈执掌公司一天,老干妈产品的味道就不会改变。也正是基于这种消费信任,在老干妈退居幕后,许多人对产品的信任就开始产生动摇,怀疑老干妈的儿子能否继续秉持母亲的优良传统。于是,在辣椒采购发生变化后,消费者的怀疑情绪被彻底发酵,许多人开始质疑没有陶华碧的老干妈不再纯正,这些质疑声中不乏感性的判断。
企业车轮滚滚,陶华碧没办法一直为老干妈帝国保驾护航,如果有一天,陶华碧无法再为老干妈代言,不能再为企业保驾护航,届时消费者是否还会为没有了老干妈的“老干妈”买单?
创始人IP和企业深度绑定向来是把双刃剑。在企业创立初期,通过创始人有血有肉的创业故事,来赋能品牌,刺激消费,能够助力企业快速起飞。但是,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需要重新进行品牌定位,以产品、市场、消费者为核心价值,而不能将品牌价值沉淀于自然人个体。褚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由于绑定了褚时健的励志精神,褚橙成为中国最为知名的橙子品牌之一,但是当褚老仙逝,品牌的持续发展就显得后劲不足。
03.市场变迁,竞争惨烈老干妈起家的故事中,货车司机扮演了重要角色,正是货车司机靠着口口相传,将老干妈的品牌带向了全国。随后,又赶上大量农民工涌向沿海城市,老干妈以口味和价位解决了这部分庞大群体的佐餐问题,首先在广州市场取得爆发,继而走向全国。
可以看到,老干妈的崛起,离不开社会低收入人群的支持。在社会经济尚未发展起来之际,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一瓶老干妈就能解决一餐饭。
然而20多年过去,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老干妈对于其消费群体而言,越来越成为餐中“配角”,消费的刚性需求开始减弱,从而引发消费频次降低。
面对汹涌袭来的“消费升级”,老干妈似乎真的“老了”。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整个辣酱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仍在7%以上,预计到2020年底,辣酱行业市场将达400亿。而老干妈的市场份额却一直打不过海天和李锦记,根据咨询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2018年老干妈调味品零售市占率为3.6%,低于海天和李锦记。
除了李锦记、海天等老牌企业压制,依托于社交电商、以网红为主的互联网新式辣酱品牌也在不断涌现。林依轮的饭爷、岳云鹏的“嗨嗨皮皮”、李子柒辣酱等,辣酱行业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新面孔”。
市场竞争惨烈如斯,老干妈也难免开始动摇。于是,我们看到坚持了几十年朴素经营模式的老干妈,从去年开始似乎有些变化。老干妈一改不做广告宣传的传统,玩起了潮流,试图将品牌年轻化。
2018年9月,老干妈和Opening Ceremony跨界合作的卫衣,作为潮流单品登上2019春夏纽约时装周的舞台。
2019年9月,一则“拧开干妈”的广告视频在网络中流传。视频中的老干妈由一年轻女子饰演,夸张的舞蹈和音乐,配上“拧拧拧拧拧拧”的台词,引起了广泛关注。老干妈天猫旗舰店乘势推出促销活动,包括售价1288元的“99瓶老干妈+定制卫衣”套餐,以及满1999送定制卫衣,满999送定制围裙等活动。
老品牌出圈的差异化营销,收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复古与潮流的碰撞使得年轻消费者乐在其中。2019年老干妈业绩反弹,这些潮流营销发挥了不少作用。
不过船大难掉头,尤其是对于老干妈这艘航行了20多年的大船而言,营销的出圈只是杯水车薪。产品线过于单调,市场渠道传统老化,家族管理等系列问题依然挥之不去。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当曾经的时代随着陶华碧一起远去,老干妈能否再度焕发荣光?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