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全家睡在蒙古包,他们怎么洗澡上厕所?当地姑娘说出了真相

如风讲科学 2023-05-08 12:05:26

在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些国际化城市耸立着很多高楼大厦。诸如高度约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高度约599.1米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甚至在一些五线城市也大批量的建设高层住宅楼。

城市高楼林立生活节奏快,一些年轻人更向往诗和远方,会选择去内蒙旅游。当来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看见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在疗愈心灵的同时有些许不适应,焦虑着如何洗澡和上厕所。善良的蒙古族姑娘会热心的解惑和讲解,也会自豪的介绍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畜牧业等。蒙古人怎么洗澡上厕所?当地姑娘说出了真相!

一、蒙古包——独特的建筑特色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他们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建筑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大家耳熟能详的建筑有: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湘西“吊脚楼”。

比较上述建筑,蒙古包在外观上可能略显简陋。那是因为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要随着水草、季节四处移动。蒙古包构造简单、可以随时搬迁,四海为家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生活。

蒙古包的“包”在蒙古语言中表述为“家”,又可称呼为“穹庐”“毡帐”。它由顶棚、围毡、外罩、毡门等组成,高约10米,直径约1米左右。顶棚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先裁剪成前、后2片,然后衔接,最后再镶边和压边。

这样制成的顶棚可以防风、防尘、防雨。围毡里外有三层,两边有绳子,方便固定。外罩是蒙古包的装饰部分,旧时用来区分等级。旧时的蒙古贵族在上面刺绣莲花、云彩等吉祥图案,现在的牧民可以自由装饰自己的外罩。

古时候狩猎的蒙古族居住在山洞内,随着历史的发展后居住在挖好的地洞内。再后来从狩猎发展成畜牧,人们需要四处迁徙,窝棚也演变成了蒙古包。根据记载蒙古包起源于匈奴时代,一直沿用至今。

二、蒙古人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抽水马桶、恒温热水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生活越过越讲究,要每天沐浴、熏香。显然蒙古包内是无法满足这样的生活方式的。那么蒙古人怎么洗澡上厕所?

蒙古包是没有智能马桶的,通常会在附近搭建一个“旱厕”。因是游牧民族,家里成群的牛、羊、马需要每天供应新鲜的青草,蒙古包会随草地迁移。上厕所也就不能多讲究,会露天上厕所,但不能在水源附近上厕所,不能在蒙古包附近上厕所,也不能在牛、羊、马附近上厕所。

蒙古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对水、火特别崇拜。在他们的文化体系里,水是圣洁的神灵。大草原的水资源尤其珍贵,干旱缺水对草原上的牧民和牲畜是灭顶之灾。

蒙古人不可以在河流里洗手、洗澡、洗衣服。在笔者看来,也是在变相的保护水资源。毕竟大城市的净化供水系统,无法覆盖整个大草原。在以前蒙古人一生只能洗三次澡,出生的时候一次、结婚的时候一次、死亡的时候一次。

随着社会发展这样的习俗已经改变,但洗澡仍然是麻烦事,需要到河里打水到洗澡盆内,用布帘遮挡后用牛粪加热。这样的洗澡程序对于有洁癖的朋友可能无法想象,但在旅游业发达的牧区有建造洗澡的房子。

三、蒙古族特有的民族禁忌

在旅游业发达的牧区,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不再单一。有些已经摆脱传统的畜牧业,转而发展旅游业,但一些民族传统不会变,要尊重其特有的禁忌。比如以下三种禁忌。

禁忌之一:不能用水灭火、不能用刀、棍搅火。大多数蒙古族信奉萨满教,教徒将火奉为净化之神。对蒙古包内的火炉、火灶等也要谨慎,不能将杯子放在火炉上,不能将脚搁在火炉上取暖。

禁忌之二:不可以用手摸小孩的头。在我们看来表达喜爱的动作,他们认为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大家旅游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冲动,毕竟不是自家孩子。

禁忌之三:产房不接待客人。当你看到蒙古包外面挂着红布、弓箭,就表示有新生儿降生,就不要进去参观了。

结语

蒙古人全家睡在蒙古包,他们洗澡、上厕所也是有讲究的。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生活方式、独有的文化特色。每一个民族都值得尊敬,更值得传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走进蒙古,感悟不一样的人生,也是不一样的体验。

0 阅读:339
评论列表

如风讲科学

简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每天都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