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这块地儿,最近不太平,打仗嘛,大家都知道。但除了枪炮声,还有一场更隐秘的战争在地下打响,主角是——你猜对了,钱。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埋在地下的那些亮晶晶、值钱的玩意儿。德国那边的《焦点》周刊,捅了个不大不小的篓子,把一份美乌矿产协议草案给抖搂出来了。好家伙,协议里直接把第聂伯河两岸,从顿涅茨克的煤到扎波罗热的锂,从切尔卡瑟的稀土到敖德萨的天然气,全标成了“美国战略资产”。12万亿美元,这数字,搁谁都得眼红。
乌克兰那边炸了锅,说这是“21世纪的卖身契”。其实这事儿早有预兆,去年拜登签的《租借法案》里,就埋了颗雷。说是援助可以,但得拿资源开发权抵押。当时乌克兰被逼到墙角,也就签了。现在看来,这哪是抵押,分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特朗普那帮人,做生意是把好手,这回更是把“趁火打劫”玩出了花。协议里各种霸王条款:矿得美国公司来开,运输系统美国人说了算,连外汇都得听美国的。基辅经济学院算了一笔账,这要是真按协议走,未来30年,乌克兰80%多的矿产收入都得归美国。乌克兰人还没出生,就先欠了一屁股债。泽连斯基现在是左右为难,打仗要钱,没钱日子更难过。财政缺口每天3.8亿美元,要是矿产收入再没了,养老金三个月就发不出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泽连斯基转头找欧盟求救,想拿15%的矿产开发权换200亿欧元贷款。欧盟那边也精,想等乌克兰彻底玩完再抄底。
这边美国还没谈拢,那边国际资本的秃鹫已经闻着味儿来了。黑石、科赫、埃克森美孚,这些大佬的游说团队,把华盛顿的会议室都包圆了。更绝的是,有些公司去年就提前在乌克兰注册了一堆空壳公司,其中一些公司的注册地址,居然跟前线战壕的定位一样。这是算准了要发“战争财”?还有更巧的,美国地质调查局前阵子突然把乌克兰的锂矿储量上调了4倍。特斯拉正好宣布要在欧洲建厂,马斯克说“锂是新能源时代的黄金”。巧不巧,他旗下的隧道公司正在乌克兰搞地质勘探。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家自己琢磨。欧盟也不是吃素的,法国的欧安诺集团想了个“新殖民主义”的方案,派法国外籍兵团守矿,欧盟出设备,利润三家分,乌克兰只拿10%。乌克兰副总理直接开骂:“都TM是强盗,区别就是一个戴手套,一个不戴!”美国一看欧盟来抢食,立马制裁了十家欧盟矿业公司,理由是“协助俄罗斯”。这招够狠。乌克兰也不是完全被动挨打,议会紧急通过了《战略资源保护法》,规定矿产协议得全民公投,还授权安全局抓“卖国贼”。更戏剧性的是,乌克兰情报部门发现,美国矿业公司雇的“地质顾问”里,居然有俄罗斯间谍。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
伦敦金属交易所也跟着乱了套,锂期货价格上蹿下跳。摩根大通的分析师都出来喊话了,说这要是协议黄了,稀有金属市场得崩盘。乌克兰老百姓也坐不住了,上街游行抗议“卖国”。俄罗斯那边,居然还推出了“乌克兰资源期货”衍生品,普京的发言人说“我们尊重所有国家的资源主权”。这明摆着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这场资源争夺战,现在是三方混战,美国想独吞,欧盟想分一杯羹,俄罗斯在旁边煽风点火。乌克兰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00多年前列强瓜分非洲,后来的《辛丑条约》、慕尼黑协定,这些事儿,现在又在乌克兰重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