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内蒙古正蓝旗的草原尚未褪去冬日的寒意,应急总医院的医疗团队已带着使命与温度踏上这片土地。作为国家公立医院,应急总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基层医疗短板,深入锡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蓝旗牧区,开展了一场以“精准帮扶、医疗惠民”为主题的义诊行动。在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援助中,疼痛科团队以精湛技术为40余位当地居民牧民解除病痛,更通过微创手术为两位饱受折磨的患者重燃生命希望,书写了一段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

正蓝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广人稀,医疗资源薄弱。疼痛科主任医师程庆好带队抵达后,迅速在当地正蓝旗医院迅速为当地患者进行诊治。“这里的患者大多对疼痛‘习以为常’,甚至认为忍痛是生活的一部分。”程庆好回忆道。义诊中,一位中年男性牧民引起团队注意:他半年来右上肢剧痛、右下肢灼烧麻木,辗转多家医院却始终无法确诊,只能靠止痛药勉强支撑。经细致查体并结合影像资料,团队发现其颈椎严重病变,脊髓受压变性,若再不干预恐致瘫痪。另一名80岁的老阿妈更令人揪心——她佝偻着腰,双手紧握拐杖,每走一步都因腰椎剧痛而颤抖。因当地无法进行精准影像检查,老人就误以为“老年疼痛”,多余年未得到有效治疗。

面对这些亟待救治的生命,应急总医院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将两位患者接入北京。临行前,老阿妈拉着医生的手哽咽:“我这把年纪,从没想过还能去首都治病……”
在京治疗期间,疼痛科团队为两位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并运用前沿技术实施精准微创手术。中年患者的颈椎病变复杂,脊髓受压区域狭小,传统手术风险极高。团队采用“机器人辅助颈椎孔镜技术”,在影像导航下精准定位病变椎间盘,仅通过7毫米切口便完成神经减压。术后次日,患者上肢疼痛消失,右下肢烧灼麻木感显著减轻。“像卸掉了身上的火焰山!”他激动地反复摩挲着恢复知觉的手臂和腿。

而老阿妈的治疗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入院当天,团队争分夺秒完成术前评估,程庆好主任实施腰椎孔镜手术。术中,内镜清晰显示腰椎严重狭窄的神经通道,随着压迫物被逐层剥离,老人蜷缩多年的神经终获自由。术后清晨,护士查房时惊喜发现,老人竟独自扶着墙稳步行走。“腰不痛了,可这腿……好像忘了怎么迈步了!”老人笑着抹泪,这幸福的“不适应”让整个病房充满欢声笑语。
患者康复期间,正蓝旗和卫健委领导一行专程赴京探望。在病房里,曾经佝偻的老阿妈挺直腰板,向大家展示行走能力;中年患者更是现场挥动手臂,讲述手术如何让他重拾牧羊鞭。旗领导动情表示:“应急总医院不仅治好了患者的病,更治好了牧民们‘怕看病’的心病!”

此次帮扶行动中,程庆好主任还为当地8名患者实施现场治疗,并为正蓝旗医院筹建颈肩腰腿痛诊疗中心,计划通过远程会诊、技术带教、定期义诊等方式,持续提升牧区医疗水平。程庆好主任特别指出:“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帮助基层‘造血’。”
“医者的价值,在于让每个生命都享有尊严。”程庆好主任的这句话,道出了应急总医院帮扶行动的初心。当老阿妈扔掉拐杖、当牧羊汉子重新策马草原,这些鲜活个体的命运转变,正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未来,应急总医院将继续以“精准医疗帮扶”为抓手,聚焦正蓝旗地区的医疗需求,用技术创新打破地域壁垒,用仁心仁术温暖万千家庭。正如草原上悄然融化的冰雪,这场跨越山海的医疗援助,正为更多生命注入春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