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大半夏合大黄甘草汤》此方为经方化裁,综合了大半夏汤与大黄甘草汤之精华,源自《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
组成:
半夏(洗完用)二升(约15~30克),人参三两(约9~15克,可替换为党参),白蜜适量(约15~50克,根据病情调整),大黄四两(约12克),甘草一两(约3~5克)
功用:
大半夏汤部分:补虚和胃,降逆润燥。
大黄甘草汤部分:通腑泻热,和胃止呕。
合方功用:既补虚和胃、降逆润燥,又通腑泻热,适用于脾胃虚寒兼胃肠积热之证。
主治:
主证: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心下硬满,神疲乏力,苔白薄或黄,脉虚缓或滑数。
副证:胃脘疼痛,形体瘦弱,大便秘结或干燥。

案例分享:
56岁乔女士,长期饮食不规律,近期出现频繁呕吐,朝食暮吐,伴有胃脘疼痛,形体日渐消瘦。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诊断为慢性胃炎伴胃动力障碍。
刻诊:舌淡红,苔薄白微黄,脉虚缓。
辨证:脾胃虚寒,胃气上逆,兼胃肠积热。
治宜:补虚和胃,降逆润燥,通腑泻热。
疗效:患者按方服用7剂后,呕吐次数明显减少,胃脘疼痛减轻。继续服用并调整药方后,呕吐症状完全消失,胃脘疼痛消失,食欲恢复,体重有所增加。
开方:
半夏15~30克,党参15克(或人参9克),白蜜15~50克(根据病情调整),大黄12克,甘草3~5克。
(注:此方为基础方,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减调整。)
方解:
半夏:辛温,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疗呕吐之要药。
人参(或党参):甘温,补气健脾,生津止渴,助半夏补虚和胃。
白蜜:甘润,润肠通便,缓急止痛,与半夏、人参同用,既能润燥又能和胃。
大黄:苦寒,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与甘草同用,既能通腑泻热又能和胃止呕。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补虚和胃、降逆润燥、通腑泻热之功,使脾胃虚寒得温,胃肠积热得清,胃气得降,呕吐自止。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可以在线点击免费咨询。如果您信任我,可以把检查报告和舌苔照片发给我,我帮您具体分析辨证给予治疗调理方案。
[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