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9月,一艘满载着使团和国礼的大船从英国的朴茨茅斯港出发,缓缓驶向坐落于东方彼岸的古老大国。这一次的远行,就是著名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这是近代以来英国第一次隆重正式的派遣使者访华,但这次被载入史册的马戛尔尼访华,却在使团仅仅停留了3个月后,就被乾隆皇帝不耐烦地遣返回国。
而随着马戛尔尼一起回到英国的,还有一封乾隆皇帝亲笔写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回信中,全文共有976字,但字里行间,却处处都透露出了当时乾隆皇帝的愚昧和自大。
而一直到现在,这封回信都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内,这是怎么回事呢?
远道而来的使臣“启航!”
1792年9月,英国的朴茨茅斯港岸边,围满了送行的民众。随着一道响亮的喊声,这艘庞然大物骤然晃动,在水面荡出巨大的水花,缓缓开动。
马戛尔尼站在船头,看着前方渐渐变小、模糊的城镇,不由地揣紧了怀里的那个小盒子。盒子里,是两份由英王乔治三世亲笔书写的信函,也是马戛尔尼使团奔赴那个遥远的东方古国的真正目的。
当时的英国,无数冒着滚滚浓烟的工厂拔地而起,机器、工人、工厂、工业革命如一颗播下的火种,改革的火焰迅速地席卷了整个英国。
十年的工业革命,足以让曾经并不起眼的英国改头换面、当时的英国就像一只蜘蛛,不断地将自己的丝线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试图构建起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巨大世界市场。而这一次,英国将自己的触角,遥遥对准了远在大洋另一头的清朝。
当时的英国大量地从清朝引入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物品,白银如流水般通过贸易源源不断地送去了中国,但反观英国,却只有钟表、八音盒等稀罕的西洋奇珍偶尔会被清朝的达官贵族购入。
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几乎有着如天堑般的差距。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将清朝也纳入英国的贸易市场之中,英王乔治三世才会趁着乾隆皇帝八十三岁大寿的时候,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前去拜访,试探乾隆皇帝的态度。为了打动乾隆皇帝,在送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中,几乎全部都是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
带着满船的国礼和怀中的两份信函,马戛尔尼的使团整整在海上漂泊了十一个月,一直到次年的七月,这艘大船才晃晃悠悠地驶进了天津的港口。
但马戛尔尼或许没有想到,在他们觐见乾隆皇帝前,竟然就遇到了此行最大的一个麻烦——觐见的礼仪。
在马戛尔尼的使团抵达京城之后,随着觐见皇帝的日期的不断临近,觐见皇帝时所行使的礼仪成了最棘手的问题。当时,清朝从官员到百姓,都是行磕头礼,而面见皇帝,更是要“三跪九叩”,以示对天子的敬畏之心。
在清朝看来,马戛尔尼作为边远小国前来觐见的使臣,自然要按照清朝的礼仪,对皇帝行跪拜之礼。但马戛尔尼认为磕头礼高于自己对君王所行使的礼仪,是在侮辱英王,坚决拒绝。
一时之间,双方僵持不下,为了劝服马戛尔尼,据说连当时最大的权臣和坤都亲自去找马戛尔尼,但始终都是没有结果。更让马戛尔尼感到惊奇的,不仅仅是清朝封建的觐见君王礼仪,在随后和乾隆皇帝的交谈中,他隐隐察觉到了这个看似庞大的王朝背后腐朽的躯壳。
自欺欺人的谎言1793年的9月14日,避暑山庄中,已经八十三岁的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之上,身上是绣金华丽的龙袍,苍老的脸上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丝期待。而在堂下,乾隆的亲信朝臣静静地站立着,眼中也满是新奇。
“宣英国马氏觐见皇帝陛下!”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金发碧眼的使臣穿着“奇装异服”,缓缓向乾隆行了一个跪地礼,脸上却并没有乾隆想要看见的敬畏与惶恐。
看着底下使臣的“不敬”的动作,乾隆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而此时堂下的马戛尔尼却浑然不觉面前皇帝的变化,更是完全不知道早在觐见之前,他们这次远道而来的目的和身份,已经完全被换了个面目。
“素沐皇仁,今闻天朝大皇帝八旬万寿…我国王心中惶恐不安…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那封被翻译过的信件,被呈到乾隆皇帝手中的时候,变成了一封委曲求全的讨好信,字里行间都是对清朝的敬畏。而也正是信件中英王谦恭敬畏的语气和大肆夸耀送来的“贡礼”的精妙神奇,才会让乾隆对这次的觐见感到格外期待和好奇。
但马戛尔尼的跪地礼,却一下就让乾隆感觉到了对于自己皇帝天威的冒犯,而后来所展示的国礼,更是让乾隆彻底改变了态度。马戛尔尼使团所带来的礼物,大多都是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望远镜,战列舰“君主号”模型;改良后的蒸汽机、纺织机……
而其中一件体积最为巨大的地球仪就被下令摆放在圆明园中,造型精妙的地球模型四周环绕着月亮、土星等天体行星,能够准确地模拟太阳系天体的各种运动。
但这些国礼对于乾隆来说,似乎和他收藏在内府中的那些西洋玩意并没有什么区别,那架精妙的地球仪,也只被当成是和钟表运动原理相同的玩意儿。就连之后马戛尔尼的使团向乾隆等人演示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火器手枪如何操练时,也仅仅是看完两三眼后就觉得索然无趣。
即使在这些火器中,大部分都是清朝所没有的,在使团怪异的眼神中,他们也仍未发觉到自己的“天朝”有什么不足之处。
乾隆对这支远道而来的使团彻底失去了耐心,他终于意识到,马戛尔尼使团的前来,并不是为了成为附属国,而是以平等的地位,希望和大清合作贸易,以求开关通商。
于是乾隆拒绝了信函中英王乔治三世对于开关通商,往来贸易的所有请求,甚至还在之后立刻下令加强了对于广州各个港口的管辖,严禁贸易。
最终一无所获的马戛尔尼一行人,面对乾隆的强硬驱逐,在10月份被迫离京返国。而那封乾隆皇帝的回信,则随着马戛尔尼使团的离开,被带回了英国,送到了英王乔治三世的面前。
尽显愚昧的回信“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
在乾隆皇帝所下的敕书中,英王乔治三世希望用来震慑清朝的精妙仪器与各类火器,被当成了如同内府中所收藏的那些西洋玩意儿的普通东西。
连同乾隆皇帝在内的整个清廷,都没有意识到逐渐逼近的危机,他们并不知道,在另一边的西方,正在经历着足以让一整个国家都脱胎换骨的工业革命。
而在那封976字的回信中,乾隆和清朝的愚昧,更是被尽数写在了字里行间。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 奇珍异宝,并不贵重…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乔治三世所准备的礼物,并没有打动乾隆。
乾隆不仅没有看出它们的精妙之处,反而让他认为在自己的“天朝上国”之中,已经万物具有,更加不需要和外国进行贸易通商,在信中回绝了所有关于贸易往来的请求。而在回信里,“天朝”、“上国”、“仰慕”……这样自大的字眼,几乎遍布了全文。
乾隆仍以“天朝上国”的皇帝自居,认为大清仍是曾经那个万邦来朝的“天国”,处处都透露出了对于英国的不屑,以“未有此例”为由,拒绝了使者留驻和开放港口的建议,似乎只将英国的请求,当作了攀附自己的借口。
但乾隆或许想不到,在自己的这封回信里,却藏着自此之后的百年战乱与屈辱。
乾隆轻蔑的态度和清廷的愚昧,让马戛尔尼逐渐意识到,这个所谓的东方大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样子了。
在被乾隆遣返回国后,马戛尔尼却并没有按照既定的路线从天津离开,反而是找尽各种借口,由内陆而下至广州,又在澳门等地停留。
自10月至第二年的3年,在中国停留了将近半年才动身回到英国。而在停留的时间里,马戛尔尼的使团悄悄记录下自南至北的中国风土,观察着这个庞大帝国的一举一动。终于,马戛尔尼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据说他们断定,至少在曾经的一百五十年里,清朝都始终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相比于飞速发展的英国,甚至是在不断的倒退。而随着回信被呈递到英王乔治三世面前,通商贸易,一个足以挽救当时即将衰亡的清朝,让它起死回生的机会,也被彻底断绝了。
自此之后,那个不可一世的清朝不再是英国寻求合作的伙伴,而是他们大炮之下的目标。
结语乾隆的回信与态度,几乎是赤裸地展示出了当时清廷乃至整个清朝的愚昧和狂妄。而如今,这封信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之中,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曾经那段不堪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