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武器顶级女专家,不顾反对投奔中国,最终结局如何?

娱妮相约娱乐 2025-03-17 02:17:5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53年,美国《真相》杂志声称:

曾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顶级核武专家,琼·辛顿“叛逃”中国!

美国舆论哗然,纷纷痛斥她是“叛国贼”,担心核机密外泄。

然而,真相却出人意料:这位神秘女子竟在中国默默无闻地当起了养牛专家。

她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寒春。意为冬去春来。

更令人惊讶的是,半世纪后,她还成为中国首位绿卡持有者。

寒春为何会选择投奔中国呢?她真的会如老美说的那样,把核机密透露给中国吗?

1921年,琼·辛顿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她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律师,母亲是一所独立学校的创始人兼教育家。

如此优渥的家庭条件和环境,琼自然也不是平庸之辈。

她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分,尤其是在物理上。

优异的成绩让她在学业上一路猛进,在她23岁时,她拿下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尔也一眼相中了她,并让她担任自己的助手。

彼时,费尔受邀参与曼哈顿计划已有两年时间,琼也理所当然地参与了进来。

又经过这些顶尖科学家一年的努力,两颗原子弹成功问世。

看着新鲜出炉的研究成果,众人十分高兴,琼也不例外,但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却深深刺痛了琼的内心。

八月份,美国将这两枚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地区,原子弹落地的瞬间,广岛立马就变成了一片废墟,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更是迟迟没有消散。

当琼从同事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她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地的残骸,甚至还闻到了呛鼻的硝烟。

琼因此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中,她的本意是想通过物理造福人类,却没想到成果被利用,成为了伤害人类同胞的利器。

她甚至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直到她翻开哥哥带回来的那本《红星照耀中国》,她才一步步地理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她也明白了为什么哥哥会对中国那么地向往。

她不顾家人的阻拦,放弃了前途一片大好的事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轮船。

到达上海以后,她按照哥哥信上的指示,找到了在此居住的宋庆龄,并成功联系上了中国共产党。

次年,她也搬去了哥哥的工作地延安,在这里遇到了一位老乡阳早。

巧合地是,阳早也是因为那本书而选择来到中国的,只是比琼早了两年。

这也让二人成功打开了话匣子,感情也迅速升温。

1949年,琼给自己改了一个中文名叫做寒春,寓意这冬去春来,迎接新生,同时也是琼人生的新生。

这一年4月,她和阳早在窑洞内结婚了,虽然条件艰苦,婚礼并没有那么地豪华,可这样的生活却让寒春感觉朴实又自在。

但她在生活上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寒春自小便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除了傲人的物理成绩,其他的事情她几乎一窍不通。

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寒春才发现自己竟然“一无是处”。

身为丈夫的阳早便在她身边鼓励她,并将自己的专业书籍拿给她看。

不曾想,寒春看着看着,脑子里萌生了许多新奇的想法。

丈夫阳早从事的是农牧业技术工作,包括家畜的饲养和农具的革新。

当时很多农具都是需要人力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不仅效率低,产力也和人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寒春便想着,利用自己的物理知识,实现农场自动化,解放人力的同时还能提高产量和效率。

为此,组织还特意将寒春调到了阳早所在的牧场一起工作。

阳早看到妻子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大展拳脚的地方,心里也很是开心。

只要妻子一有想法,两人就会进行设计和讨论,有时这个状态不知不觉还会持续到深夜。

有了想法,就要动手实践,但是他们二人的工资并不高,除了满足紧巴巴的日常温饱以外,几乎就剩不下什么了。

为了凑买机器和零件的钱,寒春二人节衣省食,甚至还到处去蹭饭吃,这才让二人手头上有了一些富裕。

甚至寒春还贴补了一些自己留作应急的钱,才买够所需的一部分东西。

经过二人的一番努力,新型的奶牛青饲料铡草机终于研制成功,哪怕到今天都还在被广泛使用。

这让原本牧场奶牛不足7000公斤的产奶量,一下子提升到了9000多公斤,甚至还会更多。

就在寒春关心着奶牛吃的好不好,产奶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时,一场发言却让她成为了“众矢之的”。

1952年,寒春受邀出席了世界和平会议,先前的经历让她在会议上慷慨激昂地谴责了一番核袭击。

这番发言传到美国后,被美国媒体添油加醋,大肆夸张报道,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寒春背叛了国家,将核武器的机密泄露给了中国。

但寒春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继续一心扑在牧场上。

1966年,因为工作需要,组织将寒春夫妇二人调到了北京担任翻译工作,虽然这份工作简单还不用风吹日晒,但他们却感到十分不自在。

在二人多次向上面请示调离以后,他们也终于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牧场工作。

回到熟悉的岗位上,寒春工作起来更加卖力了。

为了更好地记录和观察,寒春将牧场的每头牛都起了名字,列起了家谱,详细记录了每头牛的各项身体数据和产奶量。

在寒春二人的细心照料之下,他们所在的牧场每头牛牛奶年产量都高达5吨左右。

产奶量一高,工人们也忙不过来了,为此,寒春忙完一天工作后,晚上就又会伏在写字台上写写画画。

不久之后,一个简易的“鱼骨”挤奶器模型终于被她做了出来,而后一经投入牧场使用,就获得了不少工人的好评。

而他们二人也因对中国奶牛事业的突出贡献,被称为乳界的“袁隆平夫妇”。

然而,在国内声名鹊起的寒春,早就外媒宣扬地体无完肤了。

甚至她的家人朋友也都受到了牵连,而后中国制造出原子弹后,美国更是取消了寒春的国籍,这下子寒春有家也不能回了。

为此,我国特意授予了寒春中国“身份证”,让她成为了第一个拥有中国绿卡的外国友人。

2010年6月,寒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9岁。

尽管她的身体已经沉睡,但她为中国的畜牧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她会一直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源:

0 阅读:7

娱妮相约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