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开幕的2025(第九届)商用航空发动机技术大会上,传出国产发动机的“好消息”。
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一名副总经理向港媒《南华早报》证实,在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上进行测试后,CJ-1000“很快”就能为在C919的应用上进行验证飞行。

运-20A挂载CJ-1000A试飞画面
《南华早报》29日报道,与会专家和企业高管在这场航空论坛上透露,为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的国产涡扇发动机在最近的试验中“进展顺利”。

上海市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航发集团董事史坚忠在会上提到“CJ-1000发动机正在试运行,它的表现好于我最乐观的预期。”
目前中国商飞C919使用的航空发动机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的合资企业CFM公司生产的LEAP-1C,它一直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国产大飞机“不够国产化”的标志,同时也被担心成为被美国当成对中国技术卡脖子的一种工具。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在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曾考虑阻止向中国商飞出售LEAP发动机。近年,美国商务部陆续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些附属公司列入“军事最终用户”名单,以限制这些公司获得美国技术。
基于越来越严峻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可能到来的发动机断供,导致中国不得不努力为C919和未来的C929研发一种完全自主并且在商业上可行的商业航空发动机,以摆脱在该领域对西方的依赖。与此同时,中国航发也表示,研发CJ-1000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选择,并非为了完全替代CFM公司的LEAP发动机。市场上提供更多选择有利于各厂商之间的良性竞争,最终会使消费者受益。

CJ-1000A发动机全尺寸模型

CJ-1000发动机实机
随着国产CJ-1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发过程逐步推进,距离C919装上“中国心”也越来越近,国产C919大飞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越来越高,中国再不用担心受到美国“卡脖子”威胁,航空工业将迎来爆发式发展!
关注大飞机产业链,了解更多大飞机产业资讯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到量产起码的要20年时间,这是一个客观的研制规律。我们的cj1000才立项多久,不太可能那么快成熟,尤其是中间的耐久性测试,本身就是跟时间强挂钩的,如果我们一台航发10年或者5年时间就从研发到量产,那么你不必疑虑,这就是一些王八蛋为了赚流量的兴奋剂议题。哪怕再成熟的航发研制也最少需要15年的时间,这个作业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去认真干,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太慢了建议外包给民企做,时间快两倍[呲牙笑]
这就是919不敢发力生产的原因之一,你只要敢多建几条流水线,老美就敢限制发动机,所以边少批量生产,边等待发动机的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