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年,皇太极驾崩,继位人选未定,皇位一度悬空,皇长子豪格和亲王多尔衮成为下一任皇帝热门竞争人选。
豪格常年征战,威望颇高,身后簇拥者众多,然而却和皇位失之交臂,后来更是被多尔衮给冤杀,直到顺治亲政后,才为他平反冤屈。
而在豪格去世二百多年后,他的后人中出现了一位路人皆知的女人,这个人是谁呢?豪格又为何被多尔衮冤杀?
地位尴尬的皇长子豪格身为皇长子,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小小年纪就跟着皇太极外出作战,有勇有谋,屡立战功,被努尔哈赤封为贝勒。
然而豪格的母妃地位在皇太极后宫却不高,其出身乌喇纳喇氏,她的父亲兄弟都被代善所杀,后来部落直接被努尔哈赤给灭了,没有了母族撑腰,她在皇太极后宫的地位比不上五宫后妃。
不过豪格靠着实打实的战功,在前朝站稳了脚。他并不是只会跟着盲目打仗的,对于国家大事,他同样很有见解。
在皇太极想要扩大版图面积,与众人讨论下一步该进攻哪里的时候,豪格毫不犹豫的表示应该先攻大明,并且连如何进攻,为何先进攻的办法和原因都解释的清清楚楚。
正是因为豪格的建议,皇太极才在后来决定先攻打山海关,而豪格多次领兵出战,将明军给击败。
皇太极称帝后,豪格因此前在战事中取得的赫赫战功,被封为和硕肃亲王,其实作为皇长子,皇太极对他还是很重视的。
但很快因为一场风波,使得父子俩之间出现间隙。
莽古济是皇太极的姐姐,同时是豪格的岳母,按理说两家应该很亲近,但是莽古济的哥哥当初想要争皇位没成功,就对皇太极心怀怨恨,莽古济此前本就与皇太极不和,这下更是对他意见颇大。
后来皇太极将一位蒙古贵妇嫁给豪格,长者赐婚不可推辞,豪格就心安理得的将人带回家,谁知这事却惹得莽古济不快,认为这是将自己女儿放于何地,于是就在婚宴上甩脸色走了,后来更是直接和兄弟密谋要造反。
这事被传到了皇太极的耳中,皇太极愤怒至极,很快就将涉事之人该杀的杀了,该罚的罚了,就连豪格都受到了惩罚。
自己妻子的母亲想要杀害自己的父皇,豪格深思熟虑后将妻子杀死,皇太极对此事并没有责骂他,也没有表扬他,不过在后来却给了豪格很多好处,看样子是赞许加补偿。
但是豪格的内心却不好受,毕竟是自己的枕边人,妻子纯粹是被她母亲那边给牵连的,于是豪格就找他的连襟诉苦,话中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皇太极的不满。
这事很快被皇太极得知,他没想到豪格居然已对自己产生怨心,于是一气之下将他降为贝勒,虽然后面并没有影响皇太极继续重用他,但从中能看出豪格性格有些软弱。
差一点到手的皇位后来豪格的爵位升升降降,终于在又一次立下战功后恢复原封,而不久后,皇太极就猝不及防的在夜里驾崩了,时年52岁。
一场称帝大战立刻在豪格和多尔衮之间展开,多尔衮为清朝的建立做出的贡献可比豪格还要多,而且他背后的支持者同样不少。
而豪格这边,原先由皇太极掌管的两黄旗将领,公开表示支持豪格,除此之外,朝中多位重臣同样站在他这一边。
豪格此前同样久经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又是长子,年龄也合适,就连宗室中威望最高的礼亲王都主张豪格继任大统。
两房人马各不相让,此时清朝刚建立不久,他们都不敢随意造成内乱,用武力解决只会两败俱伤,而这一争就是一个多月,皇位悬空,人心惶惶。
其中两黄旗中的重臣更是直言一定要立皇太子的儿子为底,不然的话他们宁死追随先帝。
这话让多尔衮不敢轻举妄动,而豪格自以为这把稳了,就开始搞幺蛾子,居然退出了讨论到底谁继位的会议,他本以为自己这是“以退为进”,让大臣们觉得自己不愿和多尔衮针锋相对,以和为贵,最后自己能登上大位。
谁知多尔衮看他这操作,釜底抽薪,既然自己当不成皇帝,那么也不让豪格当皇帝,当即就推荐才六岁的福临称帝,由他和郑亲王摄政,而郑亲王恰恰是豪格背后的支持者。
不过这些人支持豪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是先帝之子,又是长子,现在有了个其他皇子人选,多尔衮那边还愿意退让,支持者自然就选择了福临。
同时还有一点,福临的母妃身份尊贵,背后有科尔沁部落支持,跟豪格相比更加合适当皇帝,所以退让一步的豪格就被踢出了局,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好机会。
豪格对于自己痛失皇位非常愤怒,尤其是对多尔衮恨得不得了,于是又开始嘴炮,说出不该说的话,结果被人举报了,直接被削了爵,虽然后来在大封诸王的时候,又给他恢复了,但这一来一回就是摆明了打豪格的脸。
多尔衮同样很想要将豪格给除掉,顺治帝年幼,朝中大权大多掌握在他手中,所以在豪格再次打完仗回来后,多尔衮直接找了个罪名按在他的头上,将豪格给关进牢里,之后他在牢中去世。
就这样,豪格不明不白的送了命,哪怕追随他的人知道他死因有蹊跷,但却不敢追究,等到后来顺治帝将大权收回自己手中,开始处置多尔衮的时候,才将豪格这事给提了出来,为他平反。
因为豪格之前是铁帽子王,所以他的子孙袭爵时可以保持爵位不变,而这一传就是十一代,直到清王朝覆灭。
其中在第十一代时,出现个家喻户晓的女人,她就是显玗,看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川岛芳子,就是那个后来罪大恶极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豪格估计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后代中会出现这号人物吧,真是世事难料。
参考来源:《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