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署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始建于隋唐,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古文化遗产。作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州级衙署,霍州署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共同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四级衙署建筑实物遗存,被称为“中国四大古代官衙”。

霍州署总占地面积约5.85万平方米,分中轴线、东西辅线,目前东西辅线大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现存古建筑主要为中轴线部分,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

通过“古霍名郡”牌楼,进入霍州署樵楼,再走到仪门。



仪门两边有两尊武将塑像,不知是何年代的。仪门上的长楹联概括了霍州的历史。



仪门之后是“戒石亭”,上面挂着“天下为公”牌匾,戒石上刻着“公生明”、“廉生威”。其后就是州衙的大堂——元代建筑“亲民堂”。



亲民堂的木构件保存完好,其大跨度的结构很有特色,梁思成先生誉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我不懂其建筑结构的精妙,不过建构确实比较简洁。


大堂就是民间常说的审案之地,我注意到地上的“原告石”和“被告石”,就是原告和被告站的地方,原告石上有明显的跪坑,可见原告之苦啊。


大堂两侧的东西科房,分别是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刑科、工科,这是跟朝廷六部对接的设置。






除此之外,还有收支科、勘合科等机构。




大堂后槽额枋正中,有一根长约2米、直径约0.3米的茹茹木,图中黄圈所示。茹茹木系灌木,一般不能成材,放在此处的用意众说纷纭。

然后进入二堂——鉴心堂,此是民国时期建筑。



二堂是审理一般民事案件,进行大案、要案预审,以及涉及机密、隐私等不宜公开案件的地方。二堂强调的是“和为贵”,所以正中挂的是“仁恕”。

二堂边上有签押房、典册(储存档案的地方)等处。


再往里是内宅,是知州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


霍邑之战中,秦王李世民所乘之马刨地为泉,解了水忧。后唐太宗李世民认为这是马王爷暗中相助,故敕命霍州署修建马王庙,祭祀马王爷。发展到明清时,马王庙又成为办“马证”的机关,有相当于现在交通局的功能。

我们从内宅出来,走回仪门时,发现仪门右边的“人门”内是缮状房,是为百姓诉讼代写诉状的地方。门上的楹联是:有甚屈情,可到此处分诉;无大冤枉,莫来这里轻言。其意很清楚啊,当时打官司不易,但诬告是要反坐的。

缮状房前,还有霍叔碑亭。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后,霍叔(本名姬处,是周文王姬昌之子)被封到霍州为侯。霍国绵延近500年后被晋国吞并,后世子孙以霍为姓,霍叔被尊为霍氏始祖,此碑亭即为纪念他所建。

很有意思的霍州衙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