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01年花掉110万买房,12年后拆迁,直言只愿意赔1500万!

橘子罐头 2023-11-18 04:00:59

李女士是一名法律出身的职业女性,2001年,她在武汉江汉区香港路的繁华地段,花了110万元买了一套287平方米的底层商铺,这套商铺位于一栋7层高的楼房中,是一栋商品房,有70年的产权。李女士将这套商铺租给了一家银行,每年的租金有60万元,这是她的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是她的一项明智的投资。李女士对这套商铺非常满意,也非常珍惜,她觉得这是她的身家性命,也是她的养老保障。

然而,2013年,李女士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得知,武汉市政府计划修建地铁6号线,而她的商铺正好位于地铁站的位置,必须被拆迁。李女士一下子慌了神,她不想失去这套商铺,也不想失去这笔收入,她担心自己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她开始关注拆迁的相关信息,了解政府的拆迁政策和补偿标准,也开始调查周边的房价和租金,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赔偿。

李女士的担心并没有多余,因为政府给出的赔偿方案让她大失所望。政府请来了一家评估机构,对她的商铺进行了评估,结果是1508万多元,相当于每平方米5万多元。这个价格,远远低于李女士的预期,她觉得这是对她的不公平,也是对她的不尊重。她认为,她的商铺应该按照市场价来计算,而不是按照租金收益来计算。她查了周边的房价,发现有的商铺已经卖到了10万一平,有的甚至更高。她觉得,她的商铺至少也应该按照10万一平来算,再加上装修费、租金损失等,总共应该给她3000万元,才算合理。

李女士向政府提出了自己的诉求,但政府拒绝了。政府认为,他们的赔偿方案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是按照评估机构的专业意见来的。评估机构解释说,他们是按照租金收益法来计算的,也就是按照商铺的年租金乘以剩余的使用年限来算的。他们说,李女士的商铺虽然有70年的产权,但是只有40年的商业用地使用权,已经使用了15年,还剩25年,所以按照60万的年租金乘以25年,就是1500万。他们还说,如果按照市场价来算,就需要有近期的成交记录,而李女士所在的地段,近期没有类似的商铺成交,所以不能用市场价来算。

李女士不服气,她认为评估机构的方法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正的,有明显的偏向性。她质疑评估机构的资质和程序,她说,评估机构是由政府选定的,没有经过她的同意,也没有听取她的意见,没有体现她的选择权。她还说,评估机构没有考虑到她的商铺的地理位置、装修程度、租金增长等因素,没有反映出她的商铺的真实价值。她还说,她的土地证上写的是70年的产权,政府不能随意改变,也不能按照住宅用地来算,因为她的商铺是商品房,是商业用地。

李女士不愿意接受政府的赔偿方案,也不愿意签署拆迁协议,她坚持要求政府给她3000万元,或者给她找一套价值相当的商铺进行置换。政府也不愿意妥协,他们认为他们的赔偿方案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是经过评估机构和大多数住户的认可的。他们说,李女士的商铺是涉及到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是为了修建地铁,是为了方便市民,是为了发展城市,是为了利国利民,李女士应该积极配合,不能阻碍工程进度,也不能影响社会稳定。

李女士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双方都不肯让步,拆迁工作也无法进行,地铁工程也被耽误了。李女士的商铺成了一根钉子,她也被人称为钉子户。她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议论,有的人支持她的维权,有的人批评她的索赔,有的人同情她的遭遇,有的人嫉妒她的补偿。李女士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她的租客因为担心拆迁的影响,纷纷解约,她的租金收入大幅减少,她的生活质量也下降了。

李女士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也受到了不必要的干扰,她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她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政府和评估机构撤销赔偿方案,重新评估她的商铺价值,或者给她提供合理的置换方案。政府和评估机构也不甘示弱,他们向法院提出了反诉,要求李女士履行拆迁协议,接受赔偿方案,或者赔偿他们的损失和费用。双方的诉讼,引起了法院的重视,法院立即受理了案件,安排了庭审日期,同时也委托了第三方的评估机构,对李女士的商铺进行了再次评估,以作为证据和参考。

庭审的过程,既激烈又复杂,双方都拿出了各自的证据和理由,争辩不休,没有达成任何共识。李女士坚持认为,她的商铺应该按照市场价来计算,而不是按照租金收益来计算,她认为市场价是反映房地产市场真实情况的最佳指标,而租金收益是忽略了房地产市场变化的不合理指标。她还坚持认为,她的商铺应该按照70年的产权来计算,而不是按照40年的使用权来计算,她认为产权是反映房地产权益的最高标准,而使用权是剥夺了房地产权益的不合法标准。她还坚持认为,她的商铺应该按照商业用地来计算,而不是按照住宅用地来计算,她认为商业用地是反映房地产价值的最高标准,而住宅用地是降低了房地产价值的不公平标准。她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理由,如评估机构的资质和程序的问题,政府的拆迁政策和补偿标准的问题,周边的房价和租金的问题等,都证明了她的赔偿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

政府和评估机构则反驳说,他们的赔偿方案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是按照评估机构的专业意见来的。他们说,评估机构是按照租金收益法来计算的,也就是按照商铺的年租金乘以剩余的使用年限来算的,这是一种公认的评估方法,也是一种合理的评估方法。他们说,李女士的商铺虽然有70年的产权,但是只有40年的商业用地使用权,已经使用了15年,还剩25年,这是一种法律规定,也是一种合法规定。他们说,李女士的商铺是涉及到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是为了修建地铁,是为了方便市民,是为了发展城市,是为了利国利民,这是一种政策导向,也是一种公平原则。他们还反驳了李女士的其他理由,如市场价的不可靠性和不适用性,产权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商业用地的不稳定性和不兼容性等,都证明了他们的赔偿方案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

法院在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和证据后,进行了审理和判决,最终做出了如下的裁决:驳回李女士的诉讼请求,维持政府和评估机构的赔偿方案,要求李女士在30天内签署拆迁协议,接受1508万多元的赔偿,否则将强制执行。法院的理由是: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李女士的商铺的市场价为1600万多元,而政府和评估机构的赔偿方案为1508万多元,两者相差不大,属于合理范围,没有造成李女士的重大损失。根据法律规定,政府有权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对房地产进行征收或拆迁,只要给予合理的补偿,就不构成侵权。根据政策规定,政府有权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房地产的评估和补偿标准,只要公开透明,就不构成违法。综上所述,法院认为政府和评估机构的赔偿方案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李女士的诉讼请求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因此驳回了李女士的诉讼请求,维持了政府和评估机构的赔偿方案。

个人观点:拆迁纠纷应该理性对待

这个故事,让我感到了很多的感慨和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拆迁纠纷的案例,也是一个典型的房地产市场的案例,涉及到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如房地产的价值和权益,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法院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公众的利益和情感等。这些问题和矛盾,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

8 阅读:6811
评论列表
  • 2023-11-18 11:11

    不按市场价,那按租户的收益来赔偿损失

  • 2023-11-18 13:14

    这1500万存银行一年也有60万的收益吧[得瑟]

    华歌 回复:
    幼儿园都没上过[笑着哭]
  • 2023-11-18 14:31

    1500万都多,20年租金差不多

  • 2023-11-18 12:19

    这就是人性,如果房价跌了………

    o.謊言..╱ 回复:
    这是商铺

橘子罐头

简介: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