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女共侍1夫,关系却情同姐妹,生前“三人行”,死后三人葬同穴

青春不散宴 2025-01-22 10:24:09

梅兰芳,8岁起学艺,10岁登台,民国乱世中开创“梅派”男旦艺术,在中国戏剧史上成就卓越,名扬海外。

他情感世界鲜为人知。其实,戏曲艺术生涯之外,他的人生故事同样精彩,真实上演着如他所演的才子佳人般的悲欢离合。

梅兰芳,原名澜,又名鹤鸣,艺名沿用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在北京出生,家族世代从事戏曲,为梨园世家。

父母早逝后,因伯父梅雨田无子,梅兰芳被过继至其门下,并由伯父安排拜师,学习戏曲艺术。

1910年,梅兰芳遭遇嗓音变声期,即“倒仓”,故暂停演出,留在家中静心休养。

梅兰芳在此期间经介绍娶了著名武生王毓楼之妹王明华为妻,王明华年长梅兰芳两岁,依梅兰芳祖母之意,因其母早逝,妻子年长更为适宜。

王明华果如祖母所言,持重聪慧,勤俭持家,与梅兰芳婚后恩爱,且对家境不富的梅家毫无怨言。

婚后不久,梅兰芳成功克服“倒仓”,嗓音恢复,他重新组建戏班演出,逐渐声名鹊起,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梅雨田见状,将梅家掌家权交给王明华。王明华治理有方,梅家井然有序,并育有一双儿女大永、五十。梅兰芳下戏后常与孩子们嬉戏,一家四口生活和谐欢乐。

随着“梅派”艺术声誉日隆,梨园世家出身的王明华,除主持家务外,还助丈夫事业,为其抄写戏词并设计发型。

梅兰芳演《嫦娥奔月》时,王明华每晚到剧场为其梳头、化妆、换戏服。梅兰芳梳头技艺高超,连专业师傅都无法复制其梳发效果。

1919年秋,梅兰芳首访日本演出,携妻王明华同行,二人形影不离,相处融洽。

天有不测风云,麻疹病导致王明华与梅兰芳的子女三年内接连去世,王明华深受打击,梅家亦陷入巨大悲痛。

中国古语云“无后为大”,梨园界尤重血脉传承。梅兰芳大伯无子,他成两房独嗣。王明华生育子女后,恐再孕分心,自绝生育。今子女皆亡,梅家香火遂绝。

王明华深知丈夫需为梅家延续香火,虽内心承受丧子之痛,但仍顾全大局,理智地同意梅兰芳再娶的决定。

1921年,梅兰芳与第二任妻子福芝芳成婚。福芝芳乃北京旗人家庭出身,幼失怙恃,与母共生,其经历与梅兰芳相仿。

福芝芳后入梨园,师从吴菱仙学青衣。巧的是,吴老先生乃梅兰芳之师,他欣然促成两位弟子结缘,遂受梅府委托,前往福家提亲。

福母得知梅兰芳已婚但发妻不育,遂答应婚事,并提出两项条件。

要求一是女儿须为正室,与王明华同等级别;二是自己仅有一女,需随女至梅家,梅兰芳需承担养老送终之责。

梅府同意了两项条件,福芝芳顺利成婚。大婚之夜,梅兰芳察觉明华心情复杂,便先至其房陪伴交谈,直至告别时说:“你且安歇,我去了。”

王明华对丈夫的行为深感欣慰与感激,嘱咐道:“速去,莫让人久候。”

婚后次年,福芝芳诞下儿子大宝。梅家后人忆述,她产后不久即提议将儿子过继给王明华,并吩咐奶妈将大宝送至王明华住处。

王明华亲缝小帽给婴儿戴上,让奶妈抱回福芝芳处,并言:“我体弱,望妹妹多关照,尽心抚养梅家子孙。”

福芝芳与王明华以姐妹相称,共同侍奉一夫,同处屋檐下,彼此尊重,三人关系融洽。

王明华不幸罹患当时难治之症肺结核,恐传染梅府家人,遂独赴天津疗养。然病情缠绵,终未能愈,于1929年在天津逝世。

梅兰芳与福芝芳闻讯,即遣管家携三岁幼子梅葆琛赴津迎回王明华灵柩,并安葬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北麓万花山,该地风景优美。

福芝芳与梅兰芳婚后育有九子女,然多早夭,仅四子葆琛、五子葆珍、七女葆玥及幼子梅葆玖成人。梅葆玖最终承继父业,成为“梅派”艺术传人。

1932年,梅兰芳因时局动荡携家人迁沪。1938年春,上海沦陷后,租界的他饱受日伪骚扰,遂前往香港,过上了隐居生活。

期间,梅兰芳坚持练功并蓄须明志,不再每日刮脸,以此向日伪抗争,拒演敌人。福芝芳全力支持丈夫,多次获何香凝女士称赞,被誉为“抗战夫人”。

1949年北平解放后,梅兰芳获毛主席与周恩来总理接见,并重返舞台献演《霸王别姬》,该演出亦吸引了包括两位领导在内的多位中央同志观看。

梅兰芳作为戏剧界代表,受邀参加北平首届全国政协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并参与了开国大典,荣耀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50年,梅兰芳被任命为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京剧研究院院长,并携全家自上海迁回北京。

福芝芳致力于为丈夫整理剧目,并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撰写了包括《梨园春秋》在内的多部回忆录。

50年代末,梅兰芳与福芝芳游览王明华葬地万花山时,梅兰芳忽言:“我逝世后,愿葬于此。”此言出于何故,无人知晓。

福芝芳听后,认为丈夫只是随口一提,便回应道:“您将来逝世后,定会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梅兰芳忧虑地说:“倘若我进入八宝山,你将如何应对?”

福芝芳未料梅兰芳如此言说,瞬间被深深触动,泪水不禁自流而出。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在北京因急性冠状动脉梗塞及左心衰竭逝世,这位京剧艺术大师的一生传奇随之落幕。

人民政府欲以国葬礼遇安葬他,拟入八宝山公墓。福芝芳忆夫遗言,要求将梅兰芳葬于万花山家族墓地,与发妻王明华合墓。

周恩来总理闻讯,依循家属意愿,决定于万花山建造三座并列墓穴。

福芝芳亲自检查,挖出保存完好的王明华金丝楠木棺,与梅兰芳阴沉木棺同葬,并预留一空穴,以备自己日后使用。

1980年,福芝芳因脑血栓去世,终年75岁,她被安葬在万花山。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