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铁道游击战》已经成为抗战经典,目前已经有多个版本。同名小说以真实原型改编的,一经出版广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据说,这部作品在撰写过程中遇到不小的“尴尬”,因为主要原型人物,铁道游击队创始人之一徐广田,在抗战后变节投敌了。无奈之下,作者只得改变形象设定,把变节移花接木到一般人物身上,主要人物则在抗战中牺牲。
小说可以经过艺术加工,进行二次创作。但现实原型却无法抹去自己走过的路。抗战时的战斗英雄徐广田,在抗战胜利后加入敌方,虽然时间并不长,但这始终是一个抹不去的污点。要知道,他还是党员呢。
一 鲁南铁道游击队
1939年,八路军第115师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奉命率军挺进山东抗日。1939年3月,115师进入鲁西,领导当地军民抗日斗争,同时创建根据地。同年下旬,罗荣桓又率115师主力部队转战鲁南,开辟新的根据地。
到达枣庄一带时,罗荣桓对当地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的抗日行动称赞有加,还将其编为八路军苏鲁支队。这支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为了应对日军1938年以来的疯狂扫荡,派洪振海和王志胜潜入日占区枣庄成立情报站,负责收集枣庄一带日军活动情报。
彼时受到上级表扬,苏鲁支队干劲更足,决定在枣庄情报站基础上,发展出一支抗日武装,破坏日军侵略活动。接到上级指示,洪振海和王志胜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就创建了一个的抗日小队,叫枣庄铁道队,成员有宋世九、徐广田、李云生等9人。
虽然总共只有11人,但铁道队的战斗力很强。他们扒车技术娴熟,“截获”一批批日军武器,而后转运到根据地交给八路军。在他们的抗日活动中,影响比较大的,要属突袭洋行。
当时日军在枣庄开了一个“正泰洋行”,表面上是做物资贸易的,实际是一个特务机关,负责搞情报的。这个洋行的三个经理成了枣庄铁道队的袭击目标。
王志胜通过关系当上了洋行的搬运工,把洋行情况和日常活动摸了个透。而后经过几个月的周密计划, 1939年8月,铁道队决定实施突袭。此次行动,由王志胜、洪振海、宋世九三人配合完成。
他们夜里秘密进入洋行,乔装打扮加上灯光暗,并没有引起洋行工作人员特别注意。进入洋行后,三人分头行动,准确找到三个经理的办公室,手起刀落,而后安全撤离。临走时,他们还顺手带走了办公室里的枪支。
事发后,王志胜出现在洋行,发现一名经理受了重伤并没有死,而他成了那个经理的“救命恩人”,还被提拔当了工头。这又给日后侦察行动提供了便利。
1940年2月,枣庄铁道队规模扩大到20多人,经鲁南军区批准,更名为鲁南铁道队。当时,鲁南军区还派出一名干事,担任铁道队政委。徐广田向政委表达了入党意愿,在政委的介绍下,他如愿入了党。
成为党员的徐广田,说服父亲,让自家3兄弟,老大徐广林、老三徐广才、老五徐广松也加入铁道队,一起抗日。此前他们都是外围情报人员,也经常帮助铁道队做事,加入后行动就名正言顺了。
1940年5月,鲁南铁道队再次突袭洋行。这次行动,徐家四兄弟都参加了。当时行动有一个特殊背景:日军集结5万兵力,对115师根据地实施大规模扫荡;为了牵制日军兵力,分担鲁南根据地抗敌压力,鲁南铁道队决定袭击洋行。
二 鼎鼎大名“徐半班”
第一次遭袭之后,正泰洋行加强了戒备,院墙上拉上了电网,但这也难不倒铁道队。洋行工头王志胜作为内线,对洋行情况了如指掌,很快就准备就绪。
这次行动由32人执行,分5个行动组,其中4个行动组每组配备3人,负责进攻:1组王志胜指挥,负责袭击北屋;2组徐广田指挥,负责袭击东屋;3组梁传德指挥,负责袭击南屋;4组曹德清指挥,负责袭击西屋。行动定在夜里。
考虑到洋行对面是火车站,有日兵岗哨,从正门进容易暴露,行动组选择在后墙打洞进入。各组就位后,总指挥王志胜一声令下,各组拿着大片刀冲进屋里,对着日军就是猛砍,杀完日军就搜罗枪支和物资。此次行动杀敌14人,缴获几支枪支和一批物资。随后这些战利品被送到八路军手里。
行动中,徐氏兄弟作战英勇,尤其是长枪中队中队长徐广田,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徐家兄弟在铁道游击队里逐渐成为风云人物,大家称他们“徐半班”。
后来,鲁南铁道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津浦路临城一带,经常跟周边两支铁道队一起展开行动。为了方便统一指挥,三支铁道队后来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铁道游击队的声名远播,当地很多人慕名加入,队伍由此不断壮大,增加到200多人。
之后游击队又把目标转移到交通线上,又是突袭日军押款车缴获上万法币,又是混进临城车站偷开两列火车,让火车相撞交通被毁;又是在韩庄破坏津浦铁路,导致日军运兵列车脱轨;还拆了枣庄至临城沿线的铁轨、砍断电线。总之,每次出手必得手,让日军很是头疼。
到了1941年初,铁道队又策划一起大的行动,突袭临城,目标是日军特务头目高岗。王志胜、洪振海负责指挥,徐家四兄弟参加了行动。行动分工是,王志胜、洪振海、徐广田三人,负责击毙高岗及其身边的警卫,其余人负责搞定其他日兵,杀敌多多益善。
此次行动干脆利落,翻过围墙电网后,直奔宿舍,睡梦中的高岗和警卫直接被杀。随后,大家冲进其他房间,见人就毙。徐广田一人就杀了两个班的日兵。此次行动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悉数支援八路军。
得知八路军特别缺某种战略物资时,铁道游击队还有针对性策划行动,从日军手里抢夺战略物资,帮助八路军解决困难。比如1941年,鲁南军区医院医疗物资紧缺,严重影响伤员救治。铁道游击队得知情况,伺机从日军这里下手抢药品。当时他们通过内线得知,日军有运输药品的专列经过临城,立即部署行动。通过高超的扒车技术,他们顺利截获药品,送往鲁南军区。
在历次战斗中表现英勇,“徐半班”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特别是徐广田,被评为甲级战斗英雄。当时谁都想不到,他后来会转向另一条路。
三 战斗英雄转投敌
鲁南铁道游击队打出名,也让日军闻风丧胆。1943年7月,日军调集兵力,对铁道游击队驻地展开大扫荡,双方展开激战。此次战斗中,徐家老五徐广松壮烈牺牲,老大重伤致残。
1944年,在执行袭击临城任务时,徐家老三徐广才不幸牺牲。至此,铁道队里,只剩徐家老四徐广田。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枣庄的日军向铁道队投降。抗战胜利后,根据上级指示,枣庄成立铁路管理局。铁路管理局成立,铁道队队长刘金山、副队长王志胜担任局级领导,而徐广田仍是长枪中队中队长。刘金山对这个职务安排心存不满,一气之下跑回了家。
后来鲁南军区也发现铁路管理局的人事安排有漏洞,对于刘金山、王志胜的任命没问题,但徐广田原地不动就不合适了。
当时军区领导对徐广田这个党员,在思想认识上的基本评价是,他是立过功的战斗英雄,有贡献,但抗战后,他的个人主义作风日渐显露,组织纪律性不强,需要好好教育。基于综合考虑,鲁南军区下令调徐广田到军区学习,然后调任鲁南军区特务团营长。不过遗憾的是,徐广田并没有等到这个任命。
彼时形势突变,徐州一带的国民党军,伙同临城守军,向鲁南根据地发起攻击,枣庄党支部奉军区命令组织撤退。考虑到徐广田老家就在临城和枣庄之间,军区派人到他家里动员他随队撤退。但他们晚了一步,徐广田已经跟敌军去了临城。
敌军在临城宴请徐广田,请他出任特务连长,徐广田答应了。不过,他只干了两个月就退出了。退下来之后,他就以卖肉为生。
鲁南解放后,公安局将为国民党做过事的徐广田逮捕,不过,由于他任职时间不长,又没干过什么坏事,最后被判了两年刑期。出狱没几年他就去世了。
回过头看,令人感慨万千。徐家四兄弟,曾在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两个成了烈士,一个是重伤英雄,而名气最大的甲级战斗英雄,也是家里唯一党员,却成了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