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丨用一杯茶,让民族教育“可感可触”

上海黄浦 2025-04-14 09:31:09

每周三下午,黄浦区回民小学的茶艺教室里总会飘出阵阵茶香。在《故乡的茶》这堂茶艺课上,没有教科书的生硬说教,而是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成为“家乡代言人”。

茶叶里的地域密码

当浙江的青豆茶遇见新疆的咸奶茶,当宁夏的八宝茶邂逅云南的竹筒茶……课堂上,学生们此起彼伏的分享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中国茶文化地图。在互动中,他们感受到了每种茶所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情感。

一杯氤氲着江南烟雨气息的青豆茶,将熏豆、胡萝卜干与绿茶一同泡制,是记忆中外婆家的味道,也是江南水乡清明时节的温暖馈赠。

新疆的咸奶茶,则以牛奶为主料,搭配砖茶,茶香与奶香交织,既营养丰富,又体现了游牧民族对食物消化调节的智慧。

宁夏的八宝茶也令人眼前一亮,它以绿茶为底,加入红枣、葡萄干、桂圆、枸杞等多种果品,八种食材搭配出非凡的口感,酸甜适中,不仅美味,还富含营养,承载着回族人民对健康与美好生活向往和热情好客的传统。

这些茶是各地域独特生活环境中孕育出的文化瑰宝,也是学生们与家乡之间最温暖的纽带。

茶道中的共情密码

“有句老话,叫作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家乡的味道永远是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分享家乡的味道总能让人迅速共情起来。”在回小有着25年茶艺教学经验的孙静老师这样说道。尽管每个地域的茶各有特色,但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秉承美美与共的理念,共同探究多元茶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茶艺的礼仪、茶道的精神,如“和、敬、静、雅”,在各地域的茶文化中都有着相通之处。这种相通的文化根基让同学们意识到,尽管家乡不同,茶却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情感纽带。在品茶、论茶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尊重。

茶香里的融合密码

这堂《故乡的茶》,让同学们在了解自己家乡茶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每一种文化都值得尊重,每一种茶都值得品味。

在沸腾的茶汤里,学生们读懂了何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交错的茶香中,正在把“家乡”的概念升华为“家国”的认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茶树年轮般,层层嵌入童心深处。

以茶为媒,回小的茶艺课不仅搭建起了民族融合的桥梁,也让各地域文化在茶香中交融碰撞,将民族教育化作舌尖可品、心间可触的温暖联结。

记者 / 王龑君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成子锴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