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接到零跑邀请参加 B10 试驾会时,我正在为选车的朋友整理 15 万级 SUV 的对比表。当看到 B10 的配置清单时,手中的咖啡差点泼在键盘上 —— 这简直是在用造手机的思路造汽车。

在杭州留石高架的试驾路段,B10 的自动变道功能让我想起某豪华品牌的旗舰车型。系统提前 300 米预判变道需求,在识别到相邻车道有车时,会保持当前车道行驶,待车流出现安全间距后再果断执行变道。这种策略看似保守,实则比某些激进的自动变道更符合老司机的驾驶习惯。

工程师告诉我,B10 的智驾系统采用双 Orin - X 芯片 + 激光雷达的硬件组合,算力达到 508TOPS。这个参数放在三年前,可是某些新势力品牌的宣传卖点。实际体验中,夜间通过施工路段时,激光雷达准确识别出未开启警示灯的工程车,自动减速至安全车速,这是纯视觉方案难以做到的。
二、空间表现:家用场景的深度考量作为紧凑型 SUV,B10 的后排腿部空间实测为 880mm,这个数据在同级中处于中游水平。但设计师通过前移后排座椅导轨,将坐垫进深增加了 30mm,长途乘坐时大腿承托更加到位。后备厢常规容积 380L,虽然不算突出,但后排座椅支持 4/6 放倒,扩展后纵深可达 1.8 米,搬运大件家具时优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B10 的空调系统配备了 PM2.5 过滤和负离子发生器,实测开启内循环后,车内 PM2.5 值从 300μg/m³ 降至 20μg/m³ 仅需 3 分钟。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个功能的实用性远超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
三、能耗实测:城市通勤的经济性标杆在为期三天的深度试驾中,我模拟了日常通勤、周末购物、高速出行三种场景。实测数据如下:
城市工况(30℃空调):百公里电耗 15.2kWh高速工况(100km/h 巡航):百公里电耗 18.6kWh综合工况(60% 城市 + 40% 高速):CLTC 达成率 83%充电测试环节,B10 从 30% 充至 80% 耗时 26 分钟,与官方宣传的 25 分钟基本一致。对比某款同价位车型,同样的充电区间需要 35 分钟,差距一目了然。


Leapmotor OS 4.0 系统的流畅度让我想起某手机品牌的旗舰机型。连续打开导航、音乐、空调等五个应用后,系统依然保持丝滑。语音助手支持四音区识别,主驾说 "降温 2 度",副驾同时说 "关闭天窗",系统能够精准区分指令来源并同时执行。
工程师透露,B10 的车机系统采用 8295 芯片 + 12GB 内存的组合,这个配置在 15 万级车型中都不多见。实际体验中,AR - HUD 的导航信息投射清晰,车速、限速标志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驾驶安全性。
五、细节设计:体现造车诚意的小心思B10 的车门采用双密封条设计,实测怠速状态下车内噪音仅为 38.6 分贝,比某合资品牌同级车型低 4 分贝。后排地板纯平设计,配合可调节头枕,三人乘坐时舒适性明显优于竞品。

充电口设计在右后翼子板,这个位置在国内大部分充电桩布局中更便于操作。随车赠送的充电桩支持 7kW 快充,从 0 充至 100% 耗时约 8 小时,对于家用场景来说完全够用。
六、市场影响:新势力的破局之道零跑 B10 的出现,让 10 万级 SUV 市场进入 "无激光雷达不高端" 的新阶段。当某传统品牌还在为是否给 15 万级车型配备毫米波雷达犹豫不决时,零跑已经将激光雷达作为 10 万级车型的标准配置。这种技术下沉的趋势,本质上是供应链成熟和车企成本控制能力提升的体现。

据内部人士透露,B10 的激光雷达成本比三年前下降了 65%,双芯片方案通过自主研发降低了 30% 的成本。这些技术红利最终转化为消费者看得见的实惠,让高阶智能驾驶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
写在最后:试驾结束时,同行的一位汽车媒体前辈感叹:"零跑这波操作,让我想起当年智能手机普及的前夜。" 确实,当技术不再被少数品牌垄断,当高阶配置成为大众消费品,整个行业才能真正实现进步。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 12 万级的家用 SUV,B10 可能不是完美的选择,但一定是现阶段值得考虑的选择。套用网友的一句话:"零跑用 B10 证明,10 万级车型也能拥有 30 万级的智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