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红”与“黑”

探我元宇宙 2023-11-17 17:51:52

提到人工智能(AI),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机器人。但较真起来,更合适用来描述人工智能的形象应该是Janus。

即拥有两个面朝相反方向面孔的罗马之神,代表着开始和结局。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AI会带来积极的变化,通过这项技术提高人类的现有技能,可以更快地实现目标。

比如,招聘人员可以更轻松地找出最佳候选人,客户服务人员可以更快地处理查询问题,等等。

在AI的影响下,更多从未出现过的工作机会会被创造出来,甚至,有机器参与的日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们的职业生涯变得更加充实,刺激。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将受益于诸如个性化推荐,更高、更快地完成交付等AI增强型服务。

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从别的角度看,AI还有很多潜在的陷阱。技术变革总是会带来混乱的影响,而人工智能的问世可能比计算机带来的影响更大且更具破坏性。

因为它既强大又相对便宜,不仅传播速度超越了计算机,更是触及到了每个行业,每个领域。

人工智能产业化前景毋庸置疑,但其双面性使得如何在以人类安全和利益为重的前提下,对其潜在的威胁进行制衡正引发越来越多的思考。

人工智能之“红”

2022年11月30日,美国人工智能企业OpenAI发布AI聊天机器人ChatGPT。

该应用一经推出便风靡全球,一举打破了此前由脸书和TikTok把持的记录,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

由此而来的,便是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大潮。在AI发展方面,各国纷纷斥巨资上马研发项目。

不仅英、法、俄等主要国家宣布加码投资研发人工智能,甚至连阿联酋和新加坡也声称开发出了比肩甚至超越ChatGPT的人工智能。

可以说,只要有人工智能研发能力的国家,都在争当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至少都不希望自己在新一轮科技发展大潮中掉队。

美国的态度如何?今年3月,特斯拉总裁马斯克曾联合近千名人工智能研究者发布“暂停巨型人工智能实验”的公开信,呼吁暂停研发比GPT-4更先进的人工智能,为期6个月;但时隔2个月后,美国又突然“反悔”。

5月3日,五角大楼首席信息官约翰·谢尔曼明确表态反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开发暂停六个月,其毫不掩饰地表示:“即使我们停下来,海外的潜在对手也不会,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前进。”

AI研发你追我赶在AI治理方面,围绕个人数据、算法安全、透明度在内的配套规则建设也已被提上日程。人工智能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国际辩论如火如荼。

2023年6月14日,欧洲议会表决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授权法案”,划分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等级并拟定监管措施。

这部“标杆性”法律若能在欧盟这一世界最大经济体得以通过,无疑将加速国际AI治理规则的制定进程。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技术研发、产业推进与规则制定之争,还呈现出一些新型、影响深远的竞争维度。

比如,由于训练大模型依赖海量的人类对话数据与知识库,多语种人工智能迅速成为各国的主要研发方向,这也意味着优质语种数据的争夺将更趋激烈。

有媒体分析称,一旦他国AI成为“最懂本国语言”的应用,不仅威胁本国对社会舆论的掌控权,甚至对本民族文化的解释权也有可能遭受侵蚀。

人工智能之“黑”

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高歌猛进之余,国际社会也出现一些警示甚至反对的声音。

就在ChatGPT上线半年之际,非盈利机构人工智能安全中心发表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风险的声明”,包括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在内的300位各界人士在声明中将人工智能灭绝人类与流行病、核战争等风险并列,呼吁全球高度关注。

人工智能潜存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月13日也就此发声,表示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与核战争风险同等的生存威胁,呼吁各方认真对待。

同时,他还明确表示支持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模式建立一个全球性人工智能监管机构,并将任命一个由人工智能专家和联合国机构首席科学家组成的科学顾问委员会。

事实上,这些担忧绝非空穴来风。一些专家已经描绘了诸多可能的极端场景。

美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主席埃里克·施密特此前曾表示,现在的核导弹太快了,以至于必须有一个自动反应,“可万一给出了错误信号该怎么办?”

美智库“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也曾在报告中做过类似场景想象,假定美军人工智能系统将白令海峡上空的眩光识别为敌国核弹发射信号并误射核弹反击,推演事态会如何发展。

但也要看到,有些反对声其实没那么“给力”,甚至透着些许虚伪。比如奥尔特曼有关“AI可能灭绝人类所以应当加强国际监管”的言论,似乎更像是“逢场作戏”。

尽管他从创立OpenAI开始便倡导就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展开讨论,但也仅仅止步于“鼓励讨论”的层面。

当议员触及实质性监管措施时,奥尔特曼除了同意成立国际监管机构外,更具体的则语焉不详。

科技狂人马斯克一直指责人工技术的潜在危害,曾将人工智能技术称为人类文明目前面临的“最大危险”。

他曾警告说,“具有超级智慧的人工智能产品”各方面能力远超人类,那么人类在强大的人工智能面前可能会沦为“家猫”。

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崛起产生的潜在危险应得到重视,他呼吁成立监管机构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马斯克列举了多项人工智能或将引发的最糟后果:如人工智能技术将威胁所有人类工作,以及这项技术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他说,人工智能可以比人类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更加危险的是,机器人能“制造假新闻、假电子邮件账号和假信息,以及操纵信息,从而引发战争”。

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例,马斯克预测,20年后,美国道路上所有汽车都将是自动驾驶汽车,拥有一个方向盘“将如同拥有一匹马”。当所有汽车变成“车轮上的笔记本电脑”,网络安全将成为重要关切。

他说,如果黑客有能力指挥所有人的汽车前往同一地点,“那将成为特斯拉的末日”。为应对这些危险,驾驶员必须有能力在不受任何软件干扰的情况下驾驭汽车。

对人工智能未来持悲观态度的并非马斯克一人。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比尔·盖茨也曾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带来威胁。

但科技界无疑也有很多人力挺人工智能技术。扎克伯格就不赞同马斯克的观点,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当乐观。

扎克伯格表示,不能理解“那些认为人工智能会导致末日的‘悲观主义者’……从某种角度看,我认为他们很不负责任”。

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近日在推特网站发声,支持扎克伯克反击恐惧人工智能的观点。

他表示:“作为一名熟悉人工智能的业内人士,我曾创建和输出大量人工智能产品,但我没有看到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智力的明确迹象,” 吴恩达说,“我认为,(人工智能将引发的)失业是个巨大问题,我希望人们聚焦于此,而不是被那些科幻小说式的元素分散了注意力。”

未来学家、美国奇点大学校长雷·库兹韦尔认为,应当让机器人拥有自主意识,相信人类会利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

德州扑克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图奥马斯·桑德霍尔姆说,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被夸大了,而大众传媒对这项技术的好处阐述得还不够。

著名人工智能专家、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李飞飞表示,“我相信,技术终将为人类服务。”

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表示,“任何一种先进技术,都可能同时存在促进作用和负向作用,无论人工智能在某一领域比人强多少,它依然是人的智慧产生的,就像计算机的病毒,无论发生多少变化,依然有可以控制的办法。”

不过,人工智能技术正快速发展,随着新情况的不断出现,或许人们都必须重新思考其利与弊。

罗马之神Janus同时代表了开始和结局。这种二元性也是AI的特征。

它将改变传统的做事方式,开创商业和世界的新时代。这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故事,结果如何,我们唯有展望未来!

0 阅读:20

探我元宇宙

简介:探索无尽宇宙,发现非凡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