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实施"暖心亮化工程"96盏新型路灯惠及2000户居民

益阳广电 2025-04-11 20:21:05

暮春时节的南县街头,96盏崭新路灯在宋田路、塔湖路等背街小巷次第亮起,暖黄光晕穿透梧桐枝叶,为晚归学子与夜班工人织就安全光网。自3月启动“城市照明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南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通过精准摸排、科学施策,让6处历史照明盲区重获光明,惠及周边2000余户居民。

民生需求精准把脉

县路灯所工作人员在安装作业

在桂花园学校就读的张同学如今下晚自习不再需要手电筒:“以前这段路树荫浓、拐角多,现在整条街都亮堂堂的。”宋田路建材市场商户王师傅指着新装的LED路灯感慨:“大货车转弯视野拓宽了3米多,夜间事故率明显下降。”这些改变源于城管部门开展的“萤火虫”网格走访行动,路灯管理所组建5支勘查队,运用专业测光设备对城区巷道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杨树山巷等6处路段因树冠遮蔽、巷道狭窄存在严重照明缺陷,其中建材市场周边夜间平均照度仅5.6勒克斯,远低于市政道路20勒克斯标准。

科学改造量体裁衣

针对不同区域特点,技术人员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在桂花园学校所在的宋田路,创新采用2米加长灯臂配合偏光透镜,成功穿透茂密梧桐树冠;建材市场路段安装12盏250瓦高显色LED路灯,将交叉路口照度提升至35勒克斯;居民密集的杨树山巷则选用暖光小功率灯具,既保证夜间出行安全,又避免光污染扰民。施工期间同步优化配电系统,将12处配电箱迁移至检修便道,并加装智能监控模块,故障响应时间由原来48小时缩短至4小时。

长效管理守护光明

加装的路灯夜晚亮灯现场

“这次改造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县城管执法局路灯管理所所长介绍,现已建立"亮灯指数"动态评价体系,将照明质量细化为8项量化指标。同步开通的24小时服务热线,通过"南县智慧城管"平台实现群众报修10分钟响应。目前,施工人员正对解放西路等7处背街小巷进行前期测绘,计划年内实现城区照明无死角。

夜幕下的南县街头,新路灯在春雨中晕染出温暖光带。从精准摸排到智慧运维,这场“光明接力”不仅照亮了居民回家路,更照见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

来源:南县融媒体中心综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