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又遭美国337调查并在深圳开庭?虚惊一场的背后是高手支招儿

小羚羊微影 2018-06-15 13:27:38

2018年4月27日,由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一场名为“中国企业应对获利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337条款诉讼”的涉外知识产权在深圳南山举行。讲座对ITC程序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深圳企业如何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活动邀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法官和深圳企业法律代表,利用模拟法庭的方式为参会人员展示庭审过程。活动吸引了300余名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知识产权、法务部门高级主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负责人的积极参与。

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处陈民钢处长介绍说,美国337调查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指控。在未来科技创新和竞争的合作中,知识产权领域是大国角逐的重要战场。在这一领域中,中国既要有重要的国家利益,也要承担着重要的大国责任;既要遵守国际规则,也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建设“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上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通过这次美国专家、法官的指导、授业和研讨,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以理念和法官的知识来引导深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特别是在创新方面产生实质的成果。

中一知识产权国际事业部总监、资深专利代理人官建红在演讲中,从专利检索分析方面,对企业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分享了经验做法。美国博钦律师事务所(Perkins Coie)专利诉讼团队合伙人Kevin J. Patariu和James B. Coughlan系统介绍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37条款对知识产权诉讼中对申诉人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申诉人向ITC递交申诉状时必须提供拥有知识产权的证据、被控侵权产品必须是向美国进口的产品、与其主张的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在美国已经存在或正在建立等。ITC在申诉状递交后的30天内决定是否启动调查程序。

在模拟法庭演示环节,申诉方律师由柯夫岚扮演,答辩方律师由潘凯文扮演,中国企业代表、证人由承办方职员扮演,法官则由Robert K. Rogers法官扮演。在调查法庭上,为了排除或引入证据,律师必须就排除证据动议进行争辩。因为现有技术文件必须在指定的期限前提出,否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调查开始后,申诉方事实证人通过展示在美国的投资,从而证明满足美国国内产业的要求。随后答辩方事实证人就被控侵权产品的情况作证……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