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场大战后,有人封神,有人不服,数据说话还是键盘说话?42轮比赛打完,CBA的数据榜单热闹得很。胡金秋810分,张宁662分,李炎哲475分,杨翰森689分,每个数字背后都写着不同的故事。
球迷掰着指头算账,吵得面红耳赤:谁是真大腿,谁是数据刷子?胡金秋这赛季像台精密运转的得分机器,广厦队的内线几乎全靠他撑场。42场810分,356个篮板,命中率60.9%,正负值+12.2,这数据放哪儿都是顶配。对手防他像防老虎,稍微一松懈就被他篮下硬吃。他私下跟队友开过玩笑:“我这手一抬,对面防守球员就抖三抖。”话虽夸张,但事实摆在那儿,他的高效让不少教练头疼。
广厦球迷乐得合不拢嘴:“大秋这状态,MVP稳了!”但张宁的球迷不乐意了。同样是42场,662分、164篮板、117助攻,命中率46.1%,正负值+3.8。论得分不如胡金秋犀利,可人家拼劲足啊!山西队进攻端没他不行,防守端还得靠他死磕。
有球迷酸溜溜地说:“张宁这数据,放胡金秋面前不够看。”山西的老铁们立刻反击:“你让他打打广厦的战术地位试试?得分上800不是梦!”李炎哲的数据看着低调,475分、230篮板、36助攻,场均出手才6.8次,但64.9%的命中率让新疆队赚翻了。他是典型“少干活多拿分”,效率高得离谱。队友调侃他:“你这数据,薅羊毛都没你划算。”他憨厚一笑:“教练让干啥就干啥,能赢球就行。”新疆球迷对他的评价很一致:不抢风头,但不可或缺。杨翰森的数据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19岁的年纪,689分、436篮板、130助攻,命中率58.2%,正负值+6.3。篮板数比不少内线老将还猛,青岛队捡到宝了。有人不服:“年轻球员数据有水分,碰弱队刷的。”青岛球迷立刻甩出比赛录像:“你看看他打强队什么表现再说话!”年轻就是资本,他的上限在哪儿,还真不好说。林庭谦的741分、149篮板、262助攻看起来华丽,可正负值-5.0成了硬伤。天津队的进攻组织靠他,但防守端的漏洞也是实打实的。
球迷评价两极分化:“助攻王级别的表现,可防守端咋这么拉胯?”他自己估计也憋着一股劲:得分再高,赢不了球,数据终究是浮云。劳森作为新疆队的外援,697分、435篮板、188助攻,命中率52.6%,正负值+8.9,表现可圈可点。篮板能力尤其突出,队友开玩笑:“你抢篮板比吃饭还勤快。”他咧嘴一笑:“不抢篮板哪来的饭吃?”外援在CBA的压力比本土球员大得多,打得好是应该的,打不好就得挨骂。劳森这赛季算是站稳了脚跟。李添荣619分、127篮板、75助攻,命中率51.1%,正负值+1.2,属于中规中矩。
上海队球迷对他的态度很宽容:“22岁的小将,能打成这样不错了。”可黑粉不买账:“这点贡献也好意思吹?”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时间,急不得。奥莫特的488分、145篮板、65助攻,命中率45.4%,正负值+0.5,表现平平。北京队引进他本是希望提升进攻火力,可实际效果一般。球迷调侃:“这外援是来打卡上班的吧?”他自己倒是淡定:“季后赛才是我的舞台。”王浩然454分、147篮板、87助攻,命中率44.6%,正负值-3.2,作为新人还有待打磨。
深圳队教练组对他挺有耐心:“年轻人需要比赛积累。”可键盘侠可没这耐心:“就这水平也配打职业?”伊利福拉提的406分、155篮板、84助攻,命中率46.5%,正负值+5.4,数据不算亮眼,但效率不错。新疆队球迷对他的评价是:“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候靠得住。”说到底,数据只是一面镜子,照得出表现,照不出全部。有人靠天赋吃饭,有人靠拼劲立足,球迷吵来吵去,无非是想给自己支持的球员争个公道。可篮球是圆的,比赛是活的,数据再好看,赢不了球也是白搭。球场上的事,还得用球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