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界定核心概念的五种写作方法

永答英语 2025-04-05 09:32:45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论文界定核心概念的五种写作方法

岳鑫鑫

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界定核心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核心概念是论文的灵魂,它不仅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边界,还直接影响论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然而,许多研究者在撰写论文时,往往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够清晰,导致研究内容模糊、观点散乱,甚至无法准确传达研究意图。因此,这里我们结合C刊论文,总结了五种界定核心概念的写作方法,供写作者参考。

一、 直接定义法

直接定义法,也即直接引用已有研究成熟且达成共识的概念。如果已有权威机构或学者对核心概念作了定义,且该定义已成为学界共识,那么论文在界定核心概念时,直接引用其定义,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不失为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直接定义法的写作步骤:首先,选择论文中最为关键的1-3个概念进行定义,这些概念通常是理解整篇论文的基础。比如《理性边界的形成与突破:以圣彼得堡悖论演进为视角》这篇论文,作者选择“悖论”和“圣彼得堡悖论”作为论文的核心概念。其次,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学界对核心概念的既有定义,并选择适合研究目的的定义。比如该论文在引言的第一句话,就给出了“悖论”的定义——悖论是指一种理论事实,即“从明显可接受的前提,通过明显可接受的推理,导出了一个明显不可接受的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的具体背景和目的,对核心概念进行调整或补充,确保其与研究内容一致。比如该论文在给出“悖论”的定义之后,紧接着便指出“本文考察的圣彼得堡悖论的悖论性主要体现在后一层面”,说明了论文核心概念的定义范围。

二、 比较定义法

论文界定核心概念时,比较定义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适合概念较为复杂或容易混淆的情况。这种方法通过将核心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揭示核心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比较定义法的写作步骤:首先,选择与核心概念相关或相似的概念作为比较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同一领域的不同概念,也可以是跨领域的类似概念。比如《民间信仰精英的权威建构与实践逻辑—以陕北黑龙庙王氏父子为例》这篇论文,作者在论文开头先说明了“民间信仰精英的概念界定并非统一”,并根据学者研究案例特征,选择了“国家与地方”“政治与文化”“公共与私人”等不同领域的类似概念,进行比较。其次,确定比较的维度,比如该论文以“权威建构”作为比较的维度,说明了不同概念定义下的权威来源。最后,分析异同并总结核心概念。比如该论文引言部分的第二段,作者对“民间信仰精英”的概念进行了总结,说明“中国民间信仰精英的权威建构,一方面……另一方面……”。

三、 历史溯源法

历史溯源法,是指从现实出发,通过追溯核心概念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脉络,回溯核心概念的本质、要素和条件的历史形态,揭示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为当前研究提供更深刻的理解。

历史溯源法的写作步骤:首先,以现实中的概念为起点,明确其在当前研究中的基本内涵。比如《社会慈善:基于差异与否定差异》这篇论文,作者在引言开头先说明了“现代语境下的社会慈善,内涵已经延展到捐资与捐时两个维度”。其次,追溯历史起源,分析发展历程。比如,紧接着“现代语境下社会慈善”的概念,作者梳理了该核心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即“慈善行为已经从传统熟人社会中乡土慈善逐步扩展到现代社会陌生人之间的慈善”。再次,结合历史分析,总结核心概念的本质特征。比如该论文第三句提到“慈善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社会现象,既是历史存在亦是现实存在”。最后,给出论文关于核心概念的前瞻式叙述。比如该论文最后一句,作者提出“本文认为,简而言之,社会慈善存在的本质根据:基于差异与否定差异”,说明了自己对核心概念的前瞻性理解。

四、 字词拆解法

字词拆解法,是指对核心概念的字词进行逐一分解和解释的方法。通过拆解每个字词的本义、引申义或特定语境下的含义,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核心概念的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它常用于多种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概念界定,尤其适合复合型概念。

字词拆解法的写作步骤:首先,确定核心概念。比如《“精神”,如何与“文明”在一起?》这篇论文,作者认为核心概念既不是“精神”,也不是“文明”,而是融“精神”与“文明”于一体并超越于两者之上的“精神文明”。其次,拆解字词,分析组合关系。比如,该论文提到,在语义哲学上,“精神文明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是文明;有精神;在一起”。最后,结合语境,总结定义。比如,综合字词拆解的结果,该论文指出“由此,概念本身内在地包含以下哲学课题:精神的文明本质;文明的精神诉求;精神与文明相互过渡的中介”。

五、 广狭义之分

广狭义之分,是指在界定论文核心概念时,分别定义核心概念的广义和狭义内涵。其中,广义内涵帮助读者理解概念的全貌,而狭义内涵则聚焦于研究的核心内容,避免概念过于宽泛而失去研究的针对性。不同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可能需要不同的定义方式。通过广狭义之分,可以灵活调整概念的范围。

广狭义之分的写作步骤:首先,界定广义内涵。广义内涵通常更接近于字典中的通用解释,或者从宏观层面描述概念的普遍特征。比如《“公益”概念辨析》这篇论文,作者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公益”。在论文中,作者先说明“公益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之后便介绍了广义上的“公益”的内涵——泛指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活动及个人行为。其次,界定狭义内涵。狭义内涵通常会排除一些边缘或次要的含义,聚焦于研究的核心内容。比如该论文第三句话说明了狭义上的“公益”指个人或社会组织以非政府性形式进行的,具有自愿性、非盈利性、社会性等特征的社会活动及个人行为。

以上,我们介绍了五种界定论文核心概念的写作方法,包括直接定义法、比较定义法、历史溯源法、字词拆解法、广狭义之分等。研究者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界定核心概念的写作方式,让论文的核心概念更加清晰、准确,提升研究的深度和说服力。

(本文首次发表在科研写作研究所网站,2025.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