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时在自己老家,喝酒吃饭那都是轻车熟路,可要是换个地儿,尤其是像内蒙这样极具特色的地方,那体验可就大不一样了。最近我去内蒙吃酒待了 5 天,回来就想跟各位老哥唠唠,这第一次去内蒙的普通人,还真有点招架不住。

1、饮食:
内蒙人那豪爽劲儿在餐桌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到了当地朋友家,好家伙,一上桌那菜盘子大得惊人,肉都是论斤上。烤全羊往那一放,香气直钻鼻子,可这分量,对咱平时饭量不大的人来说,压力瞬间拉满。

还有那手把肉,没有精致的摆盘,直接一大盘,吃的时候得自己上手撕,对习惯用筷子细嚼慢咽的人,真不太适应。
2、气候
我这嘴唇没两天就干裂了,嗓子也干得难受。每天得不停地喝水,可还是感觉身体缺水。晚上睡觉,开着加湿器都不太管用。咱在湿润地区待惯了,这干燥的环境真让人浑身不自在。

3、方言
虽说大部分人能说普通话,但日常交流中,内蒙方言还是常冒出来。像 “圪蛋”“忽阑” 这些词,我第一次听完全摸不着头脑。和当地人聊天,有时候只能尴尬地笑着点头,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说啥,感觉交流起来有隔阂。

4、喝酒
内蒙人喝酒讲究 “感情深,一口闷”。敬酒那是一轮接一轮。他们喝酒的节奏快,气氛热烈,要是酒量不行,几轮下来就得晕乎。当地常喝的酒,像草原白,入口顺畅但后劲强烈,因烈性得名“闷倒驴”对于不太能喝烈酒的人,简直是挑战。

我这几天喝酒,感觉不是在品酒,而是在 “打仗”,精神高度紧张,就怕跟不上节奏。
就在我被内蒙的各种不习惯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朋友拿出了一瓶南池翠酒 N9。这酒一上桌,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鼓起勇气抿了一小口,滑入喉间时温润不刺激,尾调竟泛起一丝清甜。

本以为内蒙人只认本地酒,内蒙大哥说:“这酒老厂1988年就开始酿酒,98年被评为老八大原酒厂,勾的是15年陈酿!”
听后我偷偷查了下,原来这酒厂在四川邛崃,是文君故里,诗酒文化浓厚,自古就是盛产美酒的地方。扎根30多,年老八大酒厂之一,巅峰时期全国70%的原酒都从这儿出去,拥有中国金三角名优老窖池,窖龄40年以上。

这款 N9 酒,用的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粮配方,粮食颗粒饱满。传统大曲浓香古法酿造工艺,基酒在陶坛中窖藏 9 年,再加上 15 年的调味老酒勾调。入口绵柔顺滑,咽下后有悠长的回甘,窖香、粮香。

关键是价格也很亲民,一百出头喝出三四百的质感,不管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小酌,都非常合适。
在内蒙这五天,见识了什么叫“生猛的热情”。内蒙就像当地的手把肉,看着粗犷,吃着上瘾,后劲十足。
内蒙老铁们,我说得在理不?欢迎来评论区给南方小白开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