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聚焦“关键小事”做实“民生大事”

扬眼 2024-12-17 15:06:26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直以来,南京市鼓楼区都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以“民声”定“民生”,让“实事”真“实施”,将“首善之区,幸福鼓楼”的美好愿景化为生动实践。

江东街道组织爱心暑托班孩子到石城实验室研学

银发助餐点,让老人享受幸福“食”光

每天上午10:30,位于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工人新村社区内的鹤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拿着饭盒等着打饭的老人们让这里变得热闹非凡,有老人询问当天的菜式,也有相熟的老人聚在一起闲话家常。83岁的冯老先生已经在这个助餐点吃了快10年,让老人特别满意的不仅是这里菜肴的口味、分量,更为重要的是卫生,“青菜什么的都要洗好几遍,就和自己家做饭一样。”当前来打饭的老人陆续返家,工作人员则会将一些饭菜麻利地打包,为上了年纪或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

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做实做细。鼓楼区今年10月还发布了新版养老服务地图,汇集了辖区内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基础信息,将老年人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内容进行智慧联网,方便老年人及家属“按图索骥”查找养老服务设施。

不断优化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才能更好地守护幸福“夕阳红”。截至2023年底,鼓楼区户籍人口约91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约26.5万人,老年人口占比29.1%,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阶段。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鼓楼区坚持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鼓楼区试点的“物业+养老”服务模式,被评为2023江苏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优秀成果,是南京市唯一入选区级案例。同年,鼓楼区还被评为江苏省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地区。

助餐点让老人吃饭无忧

爱心暑托班,“托”起孩子精彩假日

“一老一小”不仅是牵动千万家庭的家事,更是民生大事。“爱心暑托班”项目已经连续三年被列入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暑假期间,鼓楼区开办了“爱心暑托班”27个班次,实现辖区街道全覆盖。

“我们的暑托班可不仅仅是看管孩子,更重要的是让来到这里的孩子们有所收获。”云南路社区工作人员刘畅介绍说,今年的暑托班他们联系了南京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艺术课程,除了室内课程,还安排了参观科技馆、古林公园等户外活动。

云南路社区的爱心暑托班,只是鼓楼区27个爱心暑托班的一个缩影。为了进一步提升爱心暑托班的服务质量,鼓楼团区委等部门整合了属地街道、社会组织、共建单位、优秀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推出多元课程,让孩子们在假期中“精神有引导、学业有辅导、生活有陪伴、成长有守护”,度过了一个快乐、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华保新寓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救早灭小”快速响应

安全不仅是最大的效益,也是最大的民生。提高住宅小区自防自救能力和消防安全建设水平,推动400个住宅小区完善微型消防站设置,也是鼓楼区2024年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截至目前,鼓楼区所有保障房小区微型消防站已经全部建设到位,同时消防部门也会定期对这些微型消防站开展培训、拉动和演练,确保在发现火情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尽可能实现救早灭小。

今年9月,一外卖小哥在南通路一小区送餐时,停在单元门口的电动自行车突然起火,所幸小区微型消防站物业值班人员发现火情后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很快将明火扑灭,未造成火势蔓延和人员伤亡。该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此次突发事故能够及时处置,得益于日常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和演练,“我们微型消防站日常工作,1分钟得到消息、3分钟响应、5分钟必须抵达现场进行火情处置,同时拨打119报警电话。”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当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鼓楼区也切切实实将民生清单变为“幸福答卷”,托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 通讯员 鼓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