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选择妥协之后,中方连出两记重拳,专打美国心脏部位

小阿蔓的梦游记 2025-04-17 10:41:05

2025年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鉴于当前关税水平,美国输华商品已难以被市场接受,若美方继续加征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中方将不再理会。

在此之前,中国已将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至125%。这就如同一场拔河比赛,当对方使出全力将绳子往回拉,且行为超出常理时,中国果断调整策略,不再盲目跟随,转而寻求更有效的应对方式。

可就在中方选择不回应之后,美国那边又偷偷摸摸的突然更新了“税则”把电脑、手机、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加入了豁免清单,虽然很快美国就对这份豁免清单进行了解释,说这只不过是暂时的,但也不难看出来,这无非就是特朗普的妥协和后退。

而就在今日,我国海关总署又甩出两记重拳,招招打在美国的软肋上。

第一招:极构建多元化的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从数据来看,美国对华加征的高额关税,使得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为这些关税买单,这无疑加剧了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同时,依赖中国零部件的美国企业,如汽车、电子行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严重削弱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美国期望通过关税政策缩小贸易逆差、重振制造业的目标也未能实现,其贸易逆差从2017年的800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2万亿美元。

而我国与美国的贸易差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芯片以及各种农产品身上,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

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高达3600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60%,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34%,彼时的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可谓风光无限。

但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形势急转直下。随后,特朗普下台,拜登上台,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有所回升,2024年约为2200万吨。

但特朗普再次上台后,仅三个多月便又挑起中美贸易争端。此次关税战首先对美国农民造成了沉重打击。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急切地表示,美国农民的生计岌岌可危,他们不愿成为这场贸易战的牺牲品。特朗普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多次在公开场合释放“中美谈判”的信号,试图挽救美国农业面临的困境。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调整大豆进口策略。

近期,中国从巴西大规模采购大豆,至少有40货船,约240万吨,占一个月输入量的三分之一。这一行动就像是在贸易战场上开辟了新的“补给线”,有效降低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中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巨大,2024年消费量约1.2亿吨。为防止美国大豆通过“洗澡蟹”方式,即通过第三国转卖进入中国,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巴西、阿根廷建立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

该平台要求大豆供应链全流程数据上传,包括种植地GPS坐标、收割时间、运输路径等,同时采取提供非转基因认证及原产地证明、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等措施,全方位堵死美国大豆可能钻的空子。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记重拳,构建多元化市场,避免了我国某些产业过度依赖美国,同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共同抵御风险,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招、限制必需品出口美国

从4月4日,我国强力回击美国无理关税以来,如今距离首轮反制措施已过去10天,在这1周时间当中,让美国感到最难受的,并不是对等加征关税,而是来自稀有金属的限供。

可以说,中方的这一反制措施,让美国相关产业焦躁不安,他们哀叹中方反击之精准,堪称“直插美国军工心脏”。

那么出口管制或禁令可能对美国造成严重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关键矿产咨询委员会主席、美国布坎南·英格索尔&鲁尼律师事务所的国际贸易国家安全业务组负责人丹尼尔·皮卡德表达完对美国稀土供应的担忧后,开始演上了,“苦口婆心”地劝说中国应该迅速解决稀土问题,因为出口持续中断“可能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声誉”,闭口不提美政府长久以来对华各种打压措施。

众所周知,美军的飞机、智能武器、导弹等先进装备都离不开稀土这一关键材料。中国的限供使得美国在军事装备的生产和维护上面临巨大难题,仿佛瞬间失去了“眼睛”。

美国五角大楼统计显示,其包括稀土在内的69种战略物资储备,库存水平仅为40%。而美军对稀土的消耗却不断攀升,一架F-35战机就需要830多斤稀土,如此高的消耗量,现有的库存难以支撑太久。

实际上,美国早就意识到自身在稀土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过高,一直谋划自建产业链以规避风险。

但由于美国政府政策交接频繁变化,市场投资意愿不足,7年过去了,这条产业链仍未打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仍徘徊在70%左右。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2023年中国将18项稀土萃取分离关键技术纳入出口限制技术目录。这意味着美国即便能够开采稀土,也无法进行冶炼。若要自建冶炼厂,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精力,还需等待中国的技术专利授权,在当前紧张的国际局势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目前,美国各稀土经销商手中的储备量大约仅够维持2个月。一旦这2个月的储备耗尽,后续情况将更加严峻。而且,大批美国军工企业已被列入中国制裁名单,禁止直接获取中国稀土,这进一步封堵了美国可能绕过限制的途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关键矿产咨询委员会主席丹尼尔?皮卡德表达了对美国稀土供应的深切担忧。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对稀土金属和稀土磁体的出口管制,使美国相关行业陷入恐慌,军事承包商、电动汽车制造商等都受到严重影响。

从全球稀土产业格局来看,截至2023年,中国在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生产的重稀土金属占全球供应量的99%,全球约90%的精炼稀土也由中国生产,在稀土加工技术方面更是领先。

美国虽拥有唯一一座稀土矿,但开采的2/3稀土需运往中国加工。美国政府曾试图改变这一局面,2023年国防部向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提供2.58亿美元融资,计划在得克萨斯州建造稀土加工厂,但因废水处理许可等问题,近两年项目仍未开工建设。

而根据观察者网14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用于囤积太平洋海底发现的金属,以对抗中国在电池矿物和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虽然在海底中存在大量的多金属结核,但是现如今并没有成熟的开采技术,而且美国连地表采集稀土技术都不完善,想要在海底采集稀土,美国至少需要数十年的发展才勉强可以。

但,美国的高科技企业以及军工企业真的能等上10年之久吗?

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来,中国已经付出行动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而且有些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替代国。

再反观特朗普,口号喊得一声比一声响,但具体到事情,是一件都没做下来。

这场关税战虽然在短期上会让我们的出口价格调整、出口流向进行一定的紊乱,对我国外贸进行一定的冲击。

但从中期以及长期来看,受害最大的一定是美国,因为美国已经没有能力通过扩大自己主导的多边贸易体系,来维持贸易优势地位。相反中国却可以抓住这次机遇,为我们未来建立影响力更大的、甚至是由中国主导的新多边贸易体系。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