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隐形巨头

翔翔说 2024-10-07 14:15:23

标题:揭秘“带投大哥”张昭:东吴的隐形巨头

吸睛开头: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面目全非,而另一些人,则如同璀璨星辰,穿越千年,依旧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被网友戏称为“带投大哥”的东吴重臣——张昭。在无数个段子与调侃中,他似乎成了一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但真实历史上的他,却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是吴主之下声望最高的人,作用堪比曹魏之荀彧、蜀汉之诸葛!

介绍背景: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生于公元156年,与曹操同年稍晚。年少时便好学不倦,擅长隶书,是当世闻名的才子。他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等人互为友好,一同闻名天下。徐州的才士陈琳等,也都对他颇为称赏。这样一位才俊,自然免不了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故事铺垫:张昭成年后,恰逢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尽管他有着不俗的名声和才华,但他却选择了归隐不仕,这一决定在当时无疑是明智的。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他一直沉寂下去。不久后,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孙策。孙策割据江东,对张昭极为礼遇,几乎所有的重要事务都交由他经手。

冲突曲折:在孙策的领地上,张昭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奋,为孙策打平了江东,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同时也赢得了孙策的信任和重用。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捉弄人。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重伤,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了张昭。这一刻,张昭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孙权年少,根基未稳,张昭辅佐他安抚百姓,重用长吏及羁旅之人,使得江东逐渐安定下来。然而,张昭的直言不讳却常常让孙权感到头疼。每当孙权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时,张昭都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他,即使是在朝堂之上也毫不畏惧。这样的君臣关系,无疑是充满了冲突和曲折的。

有一次,孙权在武昌的钓台饮酒大醉,让人用水洒向群臣说:“今日酣饮,只有醉后落入水中,才能停止。”张昭正色不言,外出坐于车中。孙权遣人呼张昭还,对他说:“大家一起高兴,您又何必发怒?”张昭回答:“以前纣王作糟丘酒池一夜宴饮,当时也以为只是高兴而已,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孙权默然而感到惭愧,于是罢酒。这样的故事,在东吴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还有一次,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向吴国称臣,孙权决定派大规模使团册封公孙渊。张昭坚决反对,认为这不过是公孙渊的权宜之计。然而孙权却一意孤行,与张昭反复争辩。最终孙权不能忍受张昭的固执己见,抓着刀愤怒地说:“吴国的士人入宫就拜朕,出宫则拜您,朕对您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了,但您数次在众人中折辱朕!”张昭却毫不畏惧地说道:“臣虽然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听从,但每次想要竭尽愚忠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太后临终的时候呼唤老臣在床下,遗诏顾命的话如今还在耳旁啊!”说完后涕泣横流。孙权也掷刀于地,与张昭相对而泣。但最终孙权还是遣使前往辽东,结果公孙渊出卖孙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张弥和许晏。

故事结局:尽管张昭的直言不讳常常让孙权感到头疼,但孙权却深知张昭的忠诚和才华。在嘉禾五年(236年)三月,张昭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一岁。他遗令丧事从简,入棺材都没有更换衣服。孙权身着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文”。这一刻,孙权终于明白了张昭的良苦用心和无私奉献。

做出感受:回顾张昭的一生,他无疑是东吴历史上的一位隐形巨头。他的才华和忠诚不仅赢得了孙策和孙权的信任和重用,也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和赞颂。尽管他在历史上因为主张投降而被一些人诟病,但他的贡献和地位却是无法撼动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不仅需要才华和勤奋,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

互动引导: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了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闪耀过的星辰。但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却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