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青年生前8个月“卖血”16次,父亲发现儿子死亡并非意外,

拾光说社会 2024-03-26 15:18:39

19岁青年离奇死亡,生前8个月“卖血”16次,父亲整理遗物时才发现,儿子的死亡并非意外,“卖血”背后隐藏的问题令人唏嘘不已!

1月15日,山西忻州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一场悲剧悄然而至。

19岁的赵伟早晨醒来后感觉自己身体无力,连起床都变得特别艰难。

中午吃饭时,他也毫无胃口,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筷。

19岁,应该是极具青春活力的年龄,但赵伟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软弱无力,让家人感到非常疑惑。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赵伟突然昏了过去。

家人惊慌失措,立马拨打了120。

医生赶来后,对赵伟进行了急救,但遗憾的是,赵伟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医生已无法挽回他的生命。

当晚,赵伟的家人强忍着痛苦将他下葬。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赵伟的家人震惊不已。

赵伟的父亲赵志杰在家中收拾赵伟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16张献血浆单以及医院检查单。

原来,从2023年5月起,赵伟就开始献血浆,最后一次献血浆的时间是2023年12月,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赵伟献血浆高达16次,最短的间隔时间仅有12天。

不仅如此,赵志杰还注意到一张1月5日静乐县人民医院的检查单,诊断结果显示:“全血细胞减少,重度贫血,再障?”

赵志杰这才突然意识到,赵伟的离奇死亡可能和献血浆有关。

赵志杰翻出赵伟的手机,查看手机里的聊天记录。

他发现赵伟和一个忻州献血站的“接头人”频繁联系,而且每次献完血浆后赵伟都会收到260-300元的报酬。

其中一段聊天信息中显示,期间的一个月内,赵伟卖过3次血浆。

赵伟和“接头人”内心都十分清楚,献血浆的规定时间是一个月最多2次,但是他们均未遵守规定。

赵伟就这样在瞒着家人的情况下,为了赚取微薄的报酬,一次次地将血浆卖了出去。

献血浆和献血不同。

献血是指献全血,而献血浆是献出全血中的血浆成分,不包含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需要通过血液分离机将血浆从全血中抽离出来,再将红细胞等成分输回给献血者。

血浆可以用来制作疫苗等血液制品,用来医治各种疾病,是非常宝贵的。

与献全血相比,虽然献血浆对捐献者的身体伤害相对较小,但也不能忽视献血者的身体状况。

相关规定明确表示,献血浆的时间间隔不得低于14天,一年内累计次数不得高于24次。

涉事血浆站在事发后表示,赵伟符合抽采血浆要求,公司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工作,如有异议可走法律途径。

然而,赵伟的献血浆时间间隔最短的只有12天,无论是赵伟本人、“接头人”还是献血站,都没有严格遵守规定。

这让赵伟的家人非常愤怒,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质疑,让这起“卖血浆”事件持续发酵。

3月19日,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涉事企业也已停业整顿。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去卖血?卖血的钱用来做什么?

19岁的青年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

其实,赵伟的悲剧本可以避免,但在他的疏忽下让自己的生命走向了终结。

此前,赵伟就发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所以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在检查结果中明确显示“危”,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或许是怕家人知道,或许是觉得自己可以扛过去,他没有听从医生的安排。

献血原本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行为,也许一次献血行为就能够挽救一个生命。

但是当献血变成了一种赚钱手段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赵伟是独生子,即使家里生活条件再不好,父母也不会让他吃太多苦。

然而,现在年轻人的消费欲望高涨,总是追求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东西。

一切欲望都有代价,正所谓欲壑难填,但如果这个代价是生命,那欲望就会变得廉价。

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的欲望,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脚踏实地,去追寻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0 阅读:3

拾光说社会

简介:写平凡故事,聊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