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楼市回暖,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可谓办法想尽。从松绑限售,降首付降利率,再到各项补贴措施,各地争先恐后的出台扶持政策,希望能拉到房地产市场消费。
从各地新政出台后的实施效果来看,反响却不尽相同。效果较好的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而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却反应平平。
虽然各地政府促楼市的诚意满满,但百姓的荷包却不允许膨胀。对于各地住房部门来说,多年的调控手段已用尽,也很难再出大招。主要还是从首付比例、利率、契税和特殊补贴方面下手。这些在房产市场爆发时期针对炒房者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今面对真正以住为目的的购房者,似乎吸引力并不大。
所以一些地方就想出了奇招,譬如沈阳就在近日发布了《沈阳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在这份通知中,比较亮眼和引发争议的一条,是鼓励人才留沈创业置业方面的规定。
在这条规定中,有这么一段话:对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新毕业生(毕业5年内),新建商品住房给予全额契税补贴,其中在校生再给予每平方米200元/平方米购房补贴。
把高校毕业生作为购房主力军,既达到促进楼市销售的目的,又能留住人才,自然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把手伸向了在校大学生,并抛出蝇头小利来促销,是不是心太急了点?
第一、高校在校生仍处于学习阶段,喊他们来买房,无异于本末倒置。在校学生哪有时间去天天逛楼盘,还要考虑后续装修等事情。再说了,还没毕业,工作没有着落的在校大学生,怎么会把自己提前套牢在这个城市里,谁来解决后续的就业问题?
第二,在校大学生还没有赚钱的能力,学费还是靠家庭供养,让他们买房等于公然鼓励啃老,这与公序良俗不符,所以观感极差。
第三,对于沈阳楼市10000以上的均价,200元的促销力度简直是杯水车薪。大家缺的不是1%,而是99%,在家庭还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时,又开始鼓励学生买房子,真可谓杀人诛心。
事实证明,公众对于楼市的认知已经趋于理性,绝非这些剑走偏锋的花招能够改变。各地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应多考虑实际,综合社会反应,切莫因心急用力过猛,做出拍脑袋的草率举措,既不能达到效果,又会成为社会的笑柄。
想要留在人才,首先需要在就业环境上下功夫。一个城市发展有潜力,高校学子自然蜂拥而至,自然会带动房地产的巨大需求。楼市复活需要较长的过程,但各地显然等不及这一天,只想快速救市,和群众想不到一处,自然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
拿在校生促销来撬动家长的口袋,这个招有点损,至少从字面上看,确实观感不佳。对于社会的反应,当地应该考虑修改一下措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