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做设计,必然存在颜色的选择,而且用到的也一定不只是一种颜色。有多种颜色的使用,必然存在着颜色的对比。没错,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就围绕这个来说道说道。
色调的对比前面我们详细了解了HSL模式,也知道了色立体的概念。色立体很好地将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结合了起来。但实际应用中,我们更多的是用到色调这块。
之前已经多次介绍了,色调在色彩学中是用度(°)来表示,取值范围0°~360°。但PPT的自定义颜色取色面板中,色调是用数值来表示,且取值范围只有0~255。这样算下来,每个值大约代表1.412度(°),每度(°)约相当于数值0.708,每10度(°)约相当于数值7。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调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调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调之间在色调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
色调对比分为零度对比、调和对比和强烈对比。
零度对比
零度对比又细分有无彩色对比、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同类色调对比、无彩色与同类色调对比。
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调,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面很有价值。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无彩色对比:黑白灰配色
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同类色调对比:一种色调的不同亮度或不同饱和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同类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同类色调对比:我官网的文章页背景就用了不同深浅的红色+中间白色
无彩色与同类色调对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无彩色与同类色对比、同类色调对比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无彩色与同类色调对比:黑白灰+不同深浅的红色
调和对比
调和对比可细分为邻近色调对比、类似色调对比、中度色调对比。
邻近色调对比:色调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调距离大约30°左右(PPT里的色调取值大约相差21),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亮度差来加强效果。
邻近色调对比:在需要罗列多种时,比较难配色,感觉单调乏味
类似色调对比:色调对比距离约60°左右(PPT里的色调取值大约相差42),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类似色调对比:比邻近色多了一些选择,但又不至于对比过于强烈
中度色调对比:色调对比距离约90°左右(PPT里的色调取值大约相差64),为中对比类型 ,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中度色调对比:有力度,又不失调和之感
强烈对比
强烈对比有对比色调对比和补色对比两种。
对比色调对比:色调对比距离约120°左右(PPT里的色调取值大约相差85),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对比色调对比:对比醒目、有力
补色对比:色调对比距离180度(PPT里的色调取值大约相差128),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故而不推荐。
补色对比:对比强烈、炫目,但易产生不安定之感。不推荐。
冷暖的对比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的心理联想,进而产生冷暖感觉的。
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黄、棕等色后,会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豪放、危险等感觉。
冷色:见到绿、蓝、紫等色后,则会联想到天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开阔、理智、平静等感觉。
中性色:黑色、白色和灰色是中性色。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调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但如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冷感倾向。
人们往往用不同的词汇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觉:
暖色——豪放、阳光、不透明、大的、扩大、凸出的、热情、热烈、活泼、强性的、稠密的、深的、迫近的、重的、男性的、强烈的、干旱的、感情的、轰轰烈烈的等。
冷色——婉约、阴柔、透明、小的、缩小、凹陷的、镇静、冷静、文雅、弱性的、稀薄的、淡的、开阔的、轻的、女性的、微弱的、水润的、理智的、梦幻的等。
这主要与色彩的亮度有关。亮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等感觉。
亮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此外,在相同亮度下,暖色通常比冷色要重一些。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亮度,但与饱和度亦有一定的关系。饱和度越低感觉越软,饱和度越高则感觉越硬。饱和度低的色彩有软感,中饱和度的色也呈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
高饱和度的色彩都呈硬感,如它们亮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色调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
由于各种不同频率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黄等光频低的色在内侧成像,感觉比较迫近,绿、蓝、紫等光频高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开阔。
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亮度色、浊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迫近感觉,相反,冷色、淡色、低亮度色、清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开阔感觉。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不同频率的色彩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不同,因而暖色、高亮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看起来更大,冷色、低亮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看起来更小。
色彩的三要素对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饱和度关系最大。亮度高、饱和度高的色彩,丰富、强对比,色彩感觉鲜艳、强烈。
亮度低、饱和度低的色彩,单纯、弱对比的色彩感觉质朴、古雅。但无论何种色彩,如果带上配色,都能获得华丽的效果。
暖色、丰富多彩色、强对比色感觉兴奋、活泼有朝气、轰轰烈烈,冷色感觉镇静、高远、开阔。
其影响最明显的是色调,红、橙、黄等暖色给人以兴奋感,绿、蓝、紫等色使人感到镇静。
灰色为中性色,没有这种感觉。
饱和度的关系也很大,高饱和度鲜艳的颜色有兴奋感,低饱和度柔和的颜色有镇静感。
最后是亮度,高亮度、高饱和度的色彩呈兴奋感,低亮度、低饱和度的色彩呈镇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