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匾额上注明的"钦点即用知县",具体是什么意思?

笑蓝阅览过去 2025-01-09 02:32:48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可谓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誉。然而,一块进士匾额上除了刻有会试、殿试名次外,竟还额外写上了"钦点即用知县"六字,这到底有什么特殊含义?难道说,这位进士在考取功名后,就能直接被委以重任,成为一方父母官?还是说,他与皇帝有什么特殊的渊源,以至于能得到如此殊荣?

进士及第,金榜题名

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无数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甚至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要成为进士,需要通过层层选拔,考试的难度可想而知。

每逢科举考试之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们齐聚京城,参加在国子监举行的会试。会试共三场,每场考三天,总共历时九天。考生们在宽仅尺许的小斗室内,埋头苦读、挥毫疾书。考官们按照试卷的优劣,评选出会元、榜眼、探花等尖子人才。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在御前举行的殿试,即可成为进士。

殿试是在皇宫的延和殿进行,这次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官都是经筛选的翰林院大学士。殿试成绩与会试成绩合并计算,按照考试总成绩分为三甲,每甲又分为若干名,遂形成jinshi出身。成绩最好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被称为"金榜题名"。

考中进士,不仅意味着一种荣耀,也寄托了无数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期望。一旦金榜题名,便从此踏上仕途,被录用为官,从此平步青云。考取进士的喜悦,自然溢于言表。

一个家境贫寒的年轻人,在考取进士后,激动地对朋友说:"吾今为进士矣!虽居陋巷,此后当可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可见寒门子弟们对考取进士寄予了何等的期望。

就连已经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其子孙考中进士,也同样引以为豪。嘉庆年间,户部尚书玉德的儿子玉麟考取进士,玉德大宴宾客,宴席间不时传来贺喜之声:"恭喜玉相,府上又添一金榜题名!"

考取进士后,朝廷会在其家乡刻上进士匾额,上书"某人进士及第",以昭炫耀。这块匾额,成为进士本人和家族的荣耀,也成为鞭策后世子孙奋发读书、继续科举的动力。

金榜题名意味着一种莫大的荣耀,一种改变命运的机遇,一种傲视群雄的资本。正是无数寒门子弟心中的梦,古往今来,激励了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埋头苦读、力争上游的动力。进士及第,不仅是个人的成就,也是家族的荣光,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钦点即用知县"的特殊含义

在进士及第的匾额上,除了刻有"某人进士及第"的字样外,有些匾额上还特别注明"钦点即用知县",这六个字的背后,大有玄机。

要理解"钦点即用知县"的特殊含义,就不得不提及吏部选拔知县的一般程序。在古代中国,知县是州县一级的地方行政长官,掌管一方百姓的生杀予夺大权。吏部作为选拔官员的衙门,对知县的选拔自然慎之又慎。

一般而言,吏部选拔知县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候选人的资历进行审查,包括其考试成绩、品行操守、家庭背景等;其次,对候选人进行考核,以考察其治理地方的能力;再次,根据审查和考核结果,确定候选人的排名;最后,根据排名和缺额情况,决定任用。整个过程严格把关,层层筛选,以确保选拔出德才兼备的知县。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就算是进士出身,也不可能在及第后立即获得知县的任命,而需要经过吏部的层层把关。那么,为何有些进士的匾额上会特别注明"钦点即用知县"呢?

所谓"钦点",就是皇帝的特别指示。"即用",就是无需经过吏部考核,直接任用。这六个字的背后,反映的正是皇权对吏部权力的直接干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皇帝会看中某位新科进士的才华,直接下旨,令吏部"即用"此人为知县。这种"钦点即用",旨在提拔天下俊杰,是皇权干预吏权的重要体现。

康熙四十一年,河南巩义县人何天培高中进士。康熙帝阅其试卷,大为赞赏,当即下旨,命吏部"即用何天培为知县"。吏部奉旨,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前往何家,告知这一喜讯。

何家上下欢欣鼓舞。何父感慨万千,对儿子说:"你能得圣上垂青,真真是祖坟冒青烟啊!"何母喜极而泣:"吾儿此番高中,又蒙圣恩钦点,前程似锦啊!"

何天培也喜不自胜。第二天,他便启程赴京,拜谢皇恩。康熙帝亲自接见,赐座说:"卿殿试一篇,朕已尽览。此篇文辞洗炼,切中时弊,殊堪大用。朕已令吏部即授卿以县令,卿其勉力图治,不负朕望!"

何天培叩首道:"臣感谢圣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嘱托。"此后,何天培果然为政清明,深得当地百姓爱戴,被誉为"青天何老爷",成为康熙朝著名的清官之一。

由此可见,"钦点即用知县"绝非寻常恩典,这体现了君主对某位进士才华的特别欣赏,是一种超越常规的破格提拔。虽然这打破了吏部选拔官员的程序,但在帝王集权的年代,这恰恰体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当然,"钦点即用"的背后,有时也反映了一些政治考量。譬如顺治年间,内阁首辅索额图的孙子索承祖考取进士,顺治帝就曾"钦点"索承祖"即用知县"。这既是看重其才华,也有笼络功臣的意味。

"钦点即用知县",这六个字的背后,反映了皇权与臣权的微妙博弈,反映了君主意志凌驾常规的特殊情境。虽然它打破了常规,却也造就了一批名垂青史的优秀官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复杂性,君臣关系的微妙性。透过这六个字,我们得以管中窥豹,洞悉古代中国官场的风云变幻。

新科进士的仕途之路

对于每一位新科进士而言,及第后的仕途如何,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古代中国,进士出身与所任官职,有着某种对应关系。

一般而言,进士及第后,多分发各地担任知县。知县是县一级的行政长官,掌管一方民生。对于进士出身的年轻官员而言,知县是锻炼和展示才能的重要舞台。

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全国共有1300多个县,其中半数以上的知县,都是由进士、举人出身的官员担任。可见进士任职知县,已是惯例。

当然,并非所有进士都能在及第后立即出任知县。事实上,多数进士在获得任命前,都需要经历一段候补期。

所谓候补,就是等待任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进士们通常被派往各部院学习实务,以熟悉政务运作。候补期的长短,与进士的殿试名次有关。一般而言,殿试名次越靠前,候补期越短。

以乾隆二十五年的殿试为例,二甲十五名的进士王锡侯,当年即被任命为江苏上元县知县;二甲四十八名的进士陈用贤,次年任广东新会县知县;而二甲一百五十名的进士马曰璐,则等了足足八年,才被任命为河南永城县知县。

有些进士的候补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乾隆五十一年,山东平度人丰绅高中进士。按照规定,他被派往吏部候补。一天,乾隆帝微服私访,偶遇正在吏部值夜的丰绅。

乾隆帝问道:"你可知朕是谁?"

丰绅抬头一看,虽然吃了一惊,却镇定地答道:"民间常说陛下微服出巡,想来您就是当今圣上了。臣见驾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乾隆帝大喜,说:"看你言谈不俗,定是新科进士。不知此番可有什么请求?"

丰绅拜倒在地,答道:"臣此番应试,不敢奢求高官厚禄,只求陛下早日授臣一官半职,以报效国家。"

乾隆帝点点头,说:"你且起来,朕自有安排。"

第二天,吏部就接到上谕,命丰绅"即用知县"。丰绅大喜过望,连忙启程赴任。

丰绅的经历,虽带有几分传奇色彩,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皇权对官员选任的影响。在科举制度下,进士们虽有规定的候补期,但皇帝的"钦点",可以打破一切常规。

当然,并非所有新科进士都有如此际遇。更多的进士,仍需老老实实地熬过漫长的候补期,才能等来出任知县的机会。

有趣的是,即便是得到"钦点"的进士,也未必能够立即上任。还是以丰绅为例,虽然他得到圣旨"即用",但当时恰好没有知县缺额。于是他只得又等了半年,才最终出任山西蒲州知县。

由此可见,"钦点即用"虽然体现了皇恩,但也受制于现实的官员选任制度。在官职有限的情况下,即便有圣旨加身,也难免要等待时机。

还有一些进士,在候补期间表现出色,得到朝廷赏识,竟一跃成为知府。这在当时虽属罕见,但也并非绝无仅有。

嘉庆十一年,吴玉墀高中进士,被分发到南京国子监候补。他在那里勤学苦读,兼之天资聪颖,很快就崭露头角,得到时任国子监祭酒陶澍的赏识,屡次向朝廷举荐。

嘉庆帝对吴玉墀也很是欣赏,不等他完成候补期,就下旨将他提拔为安徽宿州知府。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破格提拔。

吴玉墀上任后,为政清明,深得民心。嘉庆帝得知后,又将其提拔为江苏布政使,等于从知县一级,直接提拔到布政使一级,跨越了好几个台阶。吴玉墀因此被誉为"白衣知府",其传奇经历,也成为士林佳话。

新科进士及第固然可喜,但他们的仕途之路,却充满了变数。有的一步登天,有的郁郁不得志。即便是同榜进士,命运也大不相同,这正是古代官场的现实写照。

在成为一方父母官的道路上,新科进士们需要面对种种机遇与挑战。他们或因才华出众而得君王青睐,或因机缘巧合而意外受宠,或因等待时日太久而困顿不堪。但无论命运如何起伏,他们都在尽己所能,在这条仕途之路上踽踽独行。

引见制度与官员选拔

在古代中国,进士及第固然是入仕的重要途径,但真正决定官员命运的,却是另一套制度——引见制度。

所谓引见,就是皇帝召见官员,考察其才能品行,并决定其去留和升迁。这种制度起源于汉代,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引见制度下,皇权对官员选任的影响空前加大。

尤其是在选拔知府、道员这一级别的高官时,引见制度的作用更加凸显。知府是一省之内的最高行政长官,道员则掌管一省的监察大权。对于这些关系一方安危的重要职位,皇帝自然要慎之又慎。

每逢吏部呈报知府、道员的候选名单,皇帝都要亲自主持引见。在引见的过程中,皇帝不仅要考察候选人的才能,还要衡量其品行和忠诚。

引见大多在皇宫内进行。候选人先在殿外等候,然后一一进殿觐见。皇帝坐在龙椅上,候选人则恭恭敬敬地跪在殿下。

皇帝会亲自发问。有时询问时政,测试候选人的见识;有时询问家世,考察其背景;有时询问为官之道,评判其品行。候选人则要据实以告,表现才华。

康熙四十年,江西巡抚衙门出现缺额。吏部呈报三个候选人,康熙帝召见考察。

第一位候选人是李槐,康熙问他:"治理一省,当以何为先?"

李槐答道:"以民为先。犹如大树根深则叶茂,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治。"

康熙点点头,又问:"那你可有何良策,安抚民心?"

李槐略一思忖,答道:"当先轻徭薄赋,减轻民众负担。其次惠农兴利,促进生产发展。再次除暴安良,提升治安水平。久而久之,民心自然归顺。"

康熙听罢大悦,称赞道:"卿真乃治国良材!"遂决定任命李槐为江西巡抚。

第二位候选人是王鸿绪。康熙问他:"you可有治学之长?"

王鸿绪答道:"臣自幼好学,尤擅诗文。曾考取进士,在翰林院任职多年。臣以为,为政之道,须先治学。官员唯有学问渊博,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康熙不置可否,又问:"那你为官可有什么原则?"

王鸿绪斟酌片刻,答道:"为官当以清廉为本。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臣若有幸担任巡抚,定当洁身自好,以身作则,带领属官廉洁奉公。"

康熙微微颔首,说道:"难得卿有如此觉悟。改日必当重用。"最终王鸿绪虽未获提拔,但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位候选人是张鹏翮。康熙见他相貌堂堂,问道:"卿身材魁梧,可有习武之长?"

张鹏翮答道:"回陛下,臣自幼习武,尤精骑射。曾随先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

康熙来了兴致,说:"不妨展示一二。"

张鹏翮领命,当即在殿中舞剑蹈箭,展现了一番惊人武艺。康熙连连称妙,赞道:"真乃武艺超群!难怪军中有'飞将'之称。"遂决定任命张鹏翮为江西巡抚。

引见制度之下,皇帝对官员的任用有着决定性影响。有的官员虽然资历尚浅,但因机缘巧合在引见时一展才华,受到皇帝青睐,就能平步青云。然而也有一些官员,虽然才学过人,但在引见时失礼、失言,反而葬送了大好前程。

乾隆二十年,吴省兰在吏部候补多年,终于等来了引见机会。他是出了名的才子,诗文俱佳,自负才高八斗。

在引见时,乾隆问他:"卿在翰林院多年,可有什么建树?"

吴省兰骄傲地答道:"臣在翰林院任职期间,曾裁汰冗官,革除积弊,大有政绩。至于诗文,更是出类拔萃,时有佳作呈御览。臣以为,以臣之才,担任御史乃是量才器使,若任知府,未免大材小用。"

乾隆听罢勃然大怒,喝道:"狂妄!身在翰林,全凭皇恩,竟敢如此自负!限卿三日内离京,降为知县!"

吴省兰大惊失色,连连叩头求饶,但乾隆铁了心要惩治他,最终吴省兰被贬为偏远小县知县,从此再也没有机会晋升。

由此可见,引见制度虽然为官员提供了一展才华的舞台,但也充满了变数。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官员的命运很大程度上系于君主一念之间。

"钦点即用"的背后

透过一个个新科进士的命运沉浮,我们得以窥见"钦点即用"背后的权力博弈。在中国古代专制社会,皇权至上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具体的政事运作中,皇帝并非可以完全独断专行。

尤其在选官任官的问题上,皇权与吏部的博弈尤为激烈。作为选官机构,吏部掌管着官员的考核、任免、升迁,是一个庞大而专业的系统。吏部依据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选拔官员,以期做到公平公正,选贤任能。

然而,在皇权面前,吏部的职权往往难以充分施展。当皇帝看中某个官员,要予以破格提拔时,往往会直接下旨"钦点即用",吏部只能俯首听命。

这种情况在古代屡见不鲜。雍正五年,雍正帝在京察时,对三位候选知府官员作出评价。对高元昆,他说:"人老实、谨慎,才力亦佳,可即用知府。"

对蒋林,他说:"人较牢靠,少语、多谋、年岁偏大,可拟用知府。"

对王坦,他说:"人老实、忠诚,可选用知府。"

雍正帝的一番话,体现了皇权在选官任官中的决定性作用。他对三位官员的评价,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获"即用"之名的高元昆,不久即被授予贵州石阡府知府;获"拟用"之名的蒋林,一年后方授安徽宁国知府;获"选用"之名的王坦,则足足等了三年,方授山东莱州知府。

从表面上看,雍正帝只不过随口提了几句评语。然而皇帝的一言一行,往往关系着臣下的命运。皇帝对某位官员的偏好,很可能促使其平步青云;皇帝对某位官员的不满,则可能使其踏入仕途的泥潭。

当然,皇权对官员选任的影响,并非毫无约束。吏部作为选官机构,拥有一套严密的程序和标准。即便是皇帝钦点的官员,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资历要求。

以乾隆朝为例,乾隆帝曾多次"钦点"官员。然而档案显示,被"钦点"者大多已在京任过给事中、员外郎等职,积累了一定资历。这意味着,纵使有皇帝钦点,完全不符合资历的官员,仍难以越级拔擢。

同时,皇权干预选官,往往也受到吏部大臣的消极抵制。一些刚正不阿的吏部尚书,会坚守吏部职权,据理力争。

雍正年间,吏部尚书张廷玉就曾多次上疏,陈述吏部选官的客观标准,委婉表达了对皇帝干预选官的不满。张廷玉在奏疏中写道:"陛下圣明,但选官任官,自有定制。臣恳请陛下,还吏部以选贤任能之权,庶几官得其人,政通人和。"

雍正帝读罢奏疏,虽未明言,却也默许张廷玉按程序选官,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吏部的职权。

透过吏部与内阁的博弈,我们看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在皇权至上的前提下,吏部等部门仍在努力维护自身权力,在制度的框架内规范皇权。古代政治的运作,远非表面的简单权力秩序,而是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

皇权与臣权,制度与人情,理想与现实,在升官这个古老命题中,不断碰撞出火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其中经历着跌宕起伏。"钦点即用"的背后,正是无数个体命运与国家制度的复杂纠葛。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