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作总是很吃力?你缺的不是方法而是看不清自己

小合合的职场旅 2024-02-22 00:49:06

我兼职写作 10 年了,但每次写开头,就跟第一次生孩子一样。

脑子里有很多片段一闪而过,但一打开文档,大脑立马一片空白。

如果你写作像茶壶倒饺子,基本上逃不开 4 个问题。

问题 1:光输入不输出

我见过囤书上百本的老书虫,也见过书店坐地板的打工人。他们的精神可佳,但几乎没有人会公开写作。

因为输入是即时反馈,但输出是漫长枯燥。你辛辛苦苦做摘抄、画思维导图,但你还没法灵活运用。

当你想要写作时,才发现自己的大脑像锈住的水管,一滴水都拧不出来。

这种情况在我身上经常发生,让我对写作的厌恶与日俱增。

一件事情,你越不熟练,就越不想做,这就是当时的我。

如果事态一直这么发展下去,你就没机会见到我这篇文章了。

后来我看了一堂课,大意是说新手最便捷的方法是写书评和影评,前提是你不讨厌这 2 件事。

这个方法就像陨石一样击中了我的心,让我瞬间有了写作的热情。

这种“傍大腿”的策略,直接解决了普通人没话题、结构乱、素材少的弊端。

原始资料有了,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给别人听,在你脑袋里的留存率能达到 80%,效果是最好的。

在书籍类型上,建议大家优先选择经管类、职场类书籍。

这样的文章脉络清晰、框架合理,你可以选择目录中的某一个概念,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解决长期存在的难题。

比如我这篇文章写的是成长、赚钱的概念,粉丝看了有收获,直接下单购买。这样的正反馈,也会刺激你每天保持写作的动力。

问题 2:缺乏素材库

如果你公开写作,大概率会从自媒体开始。

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写小说复杂,因为小说是同一个主角一路开挂的过程,可自媒体是不同标题和内容的“大杂烩”。

这件事情对于工作室来说很简单。

每天早上会有一个主管分发选题目录,组员挑选感兴趣和擅长的内容去写就行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领导分配任务?

但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单打独斗,从选题到写作,都要自己独立完成,难度一下子增加了10倍。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不得不做好万全准备,最后才能一气呵成。

这就像一个新手想要做出美味佳肴,第一步需要采购正确新鲜的食材。

而这里的食材,就是我们需要的素材。

比如我写观点文,一般需要金句、故事、思维、方法,都找到以后,再设立框架,不然整篇文章就是一盘散沙。

找素材,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看到的金句和故事,及时记录在软件中+金句,再做好分类,以后你写文章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

问题3:不会拆文

知名媒体人黄章晋说过:我喜欢把文章打印出来,重点段落画上句子,拆出作者的逻辑,这就是模仿的基础,我想不出能比这更快写好文章的方法了。

每个人拆文的方法都不一样,但这对于新手来说是第一步。

不然你买了再多的课程和书籍,学了许多套路和技巧,还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

因为你不会思考底层逻辑,知识储备又太少了,就像造房子的地基不稳,放再多漂亮的水泥瓷砖也很别扭。

这是我找到的拆解文章的一种做法,供大家参考。

问题4:不会仿写

会仿写的人有多吃香?

我置顶的问答,在头条阅读量超过41万,收藏数达到5700,流量收益超过200元,而我只花了1个小时。

这篇问答我是仿写某位大佬的结构,结果一气呵成,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

真正会仿写的人,他们不是模仿内容,而是模仿结构和逻辑。

一篇优秀的文章应具备“滑梯效应”,也就是看了标题想看内容,看了第一句想看第二句,看了第二句想看第三句。

但为啥你写不出来?

是不明白结构和逻辑顺序,也不知道哪些素材在哪里出现,最后只能写出来一个半成品。

用逆向思维去推导,不如“借力”发挥,模仿的越多,你也越能思考作者的逻辑,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SOP写作方法。

总结:

我们的大脑是非常混乱的,你平时聊天没问题,是因为不用结构化。

但写作是把网状的混乱变成线性的结构,这需要优秀的信息挖掘、用户视角、故事表达,缺一不可。

有一个大佬说过,做文案的人去做视频,只要转化成脚本就可以,但是做视频的人去写文案,就是彻底的灾难了。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告诉我。

我是小合合,擅长普通人副业赚钱方法论,关注我,给你一手信息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