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伟——2024年中国文学艺术首届金马奖

国礼收藏时代名家 2024-12-21 20:08:44

前言:王振伟——2024年中国文学首届金马奖!在这个充满创意与灵感的时代,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情感与想象力。艺术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跨越时空,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着人类共同的追求与梦想。中国文学首届金马奖评选活动,旨在表彰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王振伟先生用自己的才华、努力和创造力,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我们再次见证了艺术名家王振伟先生的辛勤耕耘与卓越成就。他的文学艺术作品,拥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王振伟先生文学词汇精湛,更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当代最佳文学艺术导师!

王振伟(网名:奇峰),浙江省杭州临平人。1980年10月参加工作。1986年,浙江省粮食干部学校学习。1993年,金田杂志社特约记者。1996年,荣获北京艺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首届跨世纪新闻信息宣传与文学艺术创作大赛优秀奖。2009年开始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包括政治、文学艺术、历史、社会性等文章)。2021年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库、国学文化传承师。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被聘苏州板桥书画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总监。大型党员故事系列报告文学作品《初心映照党旗红》特邀首席顾问编委、大型报告文学作品《砥砺奋进新征程》荣誉副主编、《国家收藏·当代书画名家名录》特邀艺术家、《百年风云·党耀中华——新时代中华好儿女》荣誉副主编、《中国美术精品集》“德艺双馨艺术家”、CCTV今日视界特约艺术家等荣誉称号。2022年,出席2022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荣获“新百年·新征程”文化标兵奖牌及“新百年·杰出文化传承人” 荣誉。2023年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年度人物”。2024年“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第八届全国艺术典范“人民的瑰宝”艺术奖。文章先后入编《流芳中国》两会特刊(百名文化界代表献礼全国两会)、《初心映照党旗红》、《砥砺奋进新征程》、《中国近代美术通史》、《国家收藏·当代书画名家名录》、《中国美术精品集》、《国家宝藏书画辞典》、《中国当代书画鉴藏》、《中国艺术领袖》、《艺术百年当代书画史》等等。

王振伟论文 (作者:王振伟)

谈文学艺术创作与灵感

文学艺术的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唯一的源泉,但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加集中、更加典型。因为,作家、艺术家要经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提炼、加工等等,才能塑造出艺术形象。

当然,文学艺术家首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文艺素质和素养,还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而且要有坚定的信仰和社会立场,才能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在生活中观察、吸取创作材料和塑造艺术形象,整个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是通过实践由感性认识阶段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的过程,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促使思想得到解放。

然而,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法突破的瓶颈,这种瓶颈现象往往是文学艺术家自身文艺素养、生活经历、思维想象等所限制。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让他描写游泳的经验和过程,自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必须亲自下水体验后才能感悟出游泳的困难、经验和技巧。又如绘画,一个初学者,你让他创作一幅有深意、有意境、有造诣的绘画作品,自然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他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文艺素养都没有到达这个高度。

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会出现自己的瓶颈时期,而这个瓶颈时期往往会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打破,从而进入新的高度。但灵感的来源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要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的支撑,还要有高度集中的思想、情绪高涨思虑成熟,从而突然出来的创造能力。文艺家要有丰富实践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酝酿思考的紧张阶段,由于某些相关事物的突然启发,促使创作过程中探索的重要环节豁然开朗乃至得到明确的解决,这就是创作“灵感”。创作灵感并不是唯心主义者解释的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获得的灵感。

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是经过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知识的积累熔铸而成,是作家、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也是作者世界观、价值观展现。

当然,文艺创作不仅需要灵感,更多的是艺术冲动、艺术构思、艺术技巧、艺术夸张、艺术手法等等。还有艺术的社会性、责任感和为谁服务的问题,也就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题思想。

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确定形式和结构,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而主题具有阶级倾向性和时代特征。由于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点或创作意图的不同,对相同的题材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艺术表现手法也会直接影响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创作灵感也会根据创作者的意识形态的需要而出现,是符合创作者内心的思想理念和主题思想的,离开了创作者主题思想,灵感也就不存在了。

谈文艺创作中的自然主义与颓废主义

自然主义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主要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实,忽视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分析、概括和社会现实的本质方面,甚至歪曲生活。自然主义早在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在法国流行成为文学思潮。当时以左拉为代表,提出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艺术理论,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运用遗传学、临床病理学等原理表现人的生物本能,认为人只能消极地受生活环境的支配;某些作品描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象,但无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正确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生活发展的主要方面。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自然主义理解成纯自然。不带任何政治、不带任何阶级、宗教倾向的文艺作品,甚至可以是天马行空式的作品。把自然主义当成不受社会制度、政治、阶级、宗教信仰限制的一种手段,使文艺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当然这也是文艺在社会突变时期的过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颓废主义文艺作品。因为在社会变化过程中,不少知识分子会出现徬徨迷茫、矛盾苦闷,会寻找新的出路而误入歧途。一些人往往用消极的、堕落的、颓废的文艺作品来反映社会,用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的思想,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文艺的思想性,现实性和社会的作用。

宣扬个人中心主义、悲观颓废情绪和变态心理。破坏了文艺的基本形式、基本法则和基本作用,脱离了文艺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文艺是一种革命文艺,它是为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并根据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而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文艺方法。要求作家、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用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如创作有革命气概的、求真务实的、客观现实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把文艺同社会主义发展结合起来,把文艺同共产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创造出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学艺术,才能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人类社会。

谈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

任何人都存在自我意识,因为这是人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也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区别和标志。从心理学角度讲,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一种统一的思想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卑感、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交往过程中,特别是语言和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认识自身和环境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如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际过程中,人们都会彼此认识和评价,这些评价会影响到个人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自我意识。另一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自我认识,个人对自己心理和身体特征的研究而形成自我意识。直接的自我认识是通过自我观察表现出来,间接的自我认识是通过分析活动结果来完成的。从而通过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而形成自我意识。

然而,这种自我意识并非人人都能自我认识的。因为,有些意识来自于自然和习惯,有些意识来自于知觉、视觉,有些意识来自于社会环境,有些意识来自于传承和教育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无意识和认知的盲点。

人们对意识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事实上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人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积累,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提升,他的认识能力和意识都在不断进步提高。比如,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和意识都各不相同。因此,人的意识和认识是根据年龄、社会经验、教育、环境等等的不同在不断地与日俱进,它永远不会停息的。

当然,在意识和认识过程中,也存在着错误和盲点,因为很多事物不能用表象去认识。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从表象看,太阳绕着地球转,古代人都是这样的认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科技的理解认识,现代人已经没有人会认为太阳还绕着地球转,这就是认识的错误和盲点,而意识也往往跟随着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认知和意识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自己也意识不到。因为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准确的,因此在意识中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错误信息和盲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修正自我意识,使意识尽可能地少犯错误,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点,达到自我优化的程度。

谈人生认知的四个过程

人生有四个认知过程,每个过程都是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己认知的提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只有经历第二个过程,能进入到第三个过程的人并不多,要真正能达到第四个过程的人,人类社会屈指可数。

下面是我对人生四个认知过程的划分和理解;第一个过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个过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过程,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第四个过程;超越、升华、创新、无我。

人生第一个过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个过程一般从诞生到进入社会,也就是独立参加工作之前。这个时间段,天真无邪,充满活力好奇,探索新鲜事物,是人生最单纯可爱,最无忧无虑,最美好最幸福的时期。因为有父母亲戚朋友及社会的关爱和保护,没有生活压力。因此,看事物比较单纯直观,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什么烦恼和忧愁,是人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段。

第二个认知过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刚进入社会的人对未来充满一切希望和欲望,对权力、金钱、荣誉、事业、爱情等等信心满满。但现实生活往往会一次又一次打他们的脸,年轻时的希望和欲望往往得不到,有的得到了又会失去。社会的复杂会让这些单纯的人迷失方向,甚至撞的头破血流。

这时候一些人会反思,寻找失败的原因,而另一些人开始怀念过去,从而害怕逃避现实,把自己的不如意失败都归结于社会甚至周围的人包括亲人。他(她)们开始憎恨这个社会,憎恨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甚至环境。他们在害怕逃避烦恼中生活,因此有些人得了忧郁症,出现厌世情绪。而这部分人往往一辈子也走不出这种思维模式,无法再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甚至把自己的不如意和失败都归结于社会的错,别人的错,从来不会反思自己。这种人一辈子无法与社会和解,也无法与自己和解,他们会一辈子生活在怨恨之中不能自拔。他们的一生永远停留在认知的第二过程中,因为他们不会反思不懂原谅。

人生认知的第三个过程,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这个过程的人开始与社会和解,同自己和解。把一些不切实际的希望与幻想逐渐抛弃,对权力、财富、荣誉渐渐看淡并慢慢放下。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快乐、自由、幸福的生活,重新回归简单,回归童年的心态。

这是一种认知的觉醒,而这种觉醒有些人往往带着无奈,有些人确实看清了现实,看清了自己。这个过程一般要经历过生活的痛苦、失望,大喜大悲,甚至生与死。然而经过自己不断地反思才能领悟。这个时间段,人生已经进入中后期,有的人甚至到了晚年才能觉悟。

这种觉悟是因人而异的,对他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周围的人都有一定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认知和反思。

人生认知的第四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超越升华的过程,也是创新无我的过程。人到了这个境界,思考问题已经无我。他看到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去向,人性的教化和引领。因此他彻底超越了前三个认知过程,得到了人性的升华。他看到的不再是自己,而是整个社会环境人类世界。他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人性的化身,他开始要改变人类社会的野蛮和无知,创造新的人类文明。比如世界顶尖的哲学家、思想家,宗教创始人及毛泽东这样的世界级的国家领袖。在他们心里已经无我,他们所思考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人性的善恶,社会制度的不平等。

事实上,进入第四层认知的人,他们也同样经历了前面三个认知过程,只不过他们的悟性和反思,大大地缩短了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悟不透的过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伟人的出现往往是历史大变迁时期,这种变迁包括战争、疾病、社会大动荡等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锤炼出伟人们的性格特征,才能是他们从小领悟到人类社会的疾病痛苦和不公。因此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人类社会,创造出新的人类文明。这是我对人生认知的理解和划分,望大家一起探讨。

论文艺的人民性

文艺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什么争议。但真正能体现人民性的文艺作品并不多。因为在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环境,不同阶级,不同层次格局的人需要服务的事物都不同,因此要达到人民性的文艺作品不是唾手可得那么容易。恰恰相反,真正人民性的文艺作品少之又少。尤其是人民大众共同认知和喜欢的作品更少。

因为真正的人民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能反映人民的需求。而这一切必须要到人民群众中去体验、观察、研究了解生活才能得到。闭门造车绝对创作不出人民性的文艺作品来的。毛泽东主席曾经说:“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須到群众中去,必須长期地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战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自然形态的文学和艺术,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加工过程即创作过程,这样地把原料与生产,把研究过程与创作过程統一起来。”又说;“……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组织起來,集中起來,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警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文艺的人民性就是宣传人民大众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团结奋进的,拥护社会制度的,并且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还可以唤醒人民的愚昧,激发出人们的斗志,同时也可以为人民排忧解难,释放压力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但文艺在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都不同,因此要创作出大众喜欢的文艺作品并不容易,大多数的作品往往是跟随潮流昙花一现,一阵风过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真正的文艺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它能唤醒人民大众的灵魂,会产生一种共鸣,能改造这个世界。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鲁迅、老舍、茅盾、郭沬若、周扬等等文学艺术家的作品,唤醒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愚昧无知,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剥削,激发了有志者的斗志,为推翻旧社会奠定了基础。尤其鲁迅先生的杂文,嬉笑怒骂讽刺皆成文章,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这是文艺的一种表现手法,但在那个黑暗时代就是最适合的最好的创作方式。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也不同,文艺的表现手法也要不同。但关键是要抓住人民大众的需求和愿望,这一点必须到劳动人民中去熟悉生活,了解生活,如毛泽东主席所说,"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只有这样,文艺作品才能让人民喜欢,才能与大众共鸣,才能发挥出文艺作品的真正作用。

论艺术创作和艺术感受艺术创作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创作方式,他们经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主观思想的加工,创作出带着他们思想的作品。比如绘画音乐;当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他们不仅仅是客观地反映事物千姿百态的形态,而是要经过艺术家的构思美化才能创作出符合审美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但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优秀的,人人喜欢都有价值的。

事实上,艺术作品的欣赏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譬如;一个不懂音乐的人,你让他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是不可能的,他甚至会觉得这种音乐就是一种杂音,会让他心烦意乱。一个生活在大山里为生存而忙碌的人,你让他在大山里欣赏苍松翠柏,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他忙于生存,也不懂得欣赏,他更多看到的是树木的价值或野生动植物的价值,对自然风景会毫无兴趣。而艺术家就是要把那些枯燥乏味的,习以为常的山山水水创作出带着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的热爱,对事物的观察和敏感都要超越常人。只有经过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主观思想的构思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种主观思想不是个性化的反映,而是要吻合大众的人性才能被大众接受。艺术创作不是独我,而是众我。只有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能接受的美的,加上自己特点的艺术思维和构思而形成的作品,才能让人接纳并喜欢,才能反映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造诣。其实艺术是有层次的。不同的人对艺术的欣赏感受是不同的,艺术的层次除艺术本身的结构、技巧、颜色等等外,更重要的是欣赏艺术作品的人。人对了,艺术作品才能反映出它的真正价值和作用。人不对,再好的艺术作品也是一文不值。也就是说,欣赏艺术作品因人而异,反过来,艺术家的作品也因艺术家的层次不同而被不同层次的人接受。说白了,艺术家也是分层次的。当今社会,艺术作品新奇不断,所谓的个性化,实际上很多人在丑化艺术,以丑为美,把那些丑陋的艺术品推上了大雅之堂,这是时代的突变,还是人性的突变?确切地说,我们的时代已经把美丑颠倒了。而这种所谓的新、奇、异的创作背后,往往是资本利益在作怪。因为,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不是为艺术而创作,而是为利益而创作。出发点不同,自然方式目的也不同。一些人只要有利可图,就不管作品的丑与美。因此,艺术被沦陷了,成了资本利益的工具。当然,本文谈的是艺术创作和感受。但艺术是有一定的审美标准的,不能为了利益就可以随意创作那些美丑颠倒的作品。艺术的作用是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也就是要把艺术的美和思想传递给人民。艺术家应该要用审美的眼光和艺术思维去创作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才有精气神,有精气神的作品才是美好的,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家应该是有原则的,一个没有艺术标准和原则的艺术家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者身份的。

谈文学艺术及作用

本文来谈谈文学与艺术的区别和作用。文学一般来说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我国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将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种体裁。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又称“语言艺术”。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因此在有阶级差别的社会里,文学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的。而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中的劳动与实践,也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作者总是会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来认识、反映和评价生活,因此艺术总是反映了一定阶级的利益,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步的艺术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塑造典型形象,反映一定的生活本质,具有认识社会生活和鼓舞、教育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并多方面地满足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落后的艺术往往歪曲现实生活,散布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追求低级趣味,阻碍社会的进步。由于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根雕;语言艺术,如文学;综合艺术,如戏剧、小品、电影等等。我们一般把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统称为文艺。人们对于各种文艺现象的总的看法和主张。如对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运动、文艺发展规律以及文艺的社会功能等的探讨和见解,称为文艺思想。在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文艺思想,各个阶级的文艺思想都反映了本阶级的世界观,并影响本阶级的文艺实践。因此,文艺带着一定的阶级性和倾向性。然而,现实社会已经很少有人去研究探索文艺的作用,文艺是如何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看看现在社会上流行的短视频,崇拜绝对强者和权力,说白了就是在推行丛林法则,弱者成了垃圾。这种文艺怪像的出现,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而这些作者考虑的是如何把文艺变成个人的财富,没有考试社会的责任,因此很多文艺作品已经失去了思想和灵魂,失去了社会的责任感,成为了赚钱的工具,违背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下篇谈社会主义新文艺。

论生活与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盆景、根雕等等,也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形状独特而美观的事物,如领导艺术、教育艺术、营销艺术等,也可以把形态美的事物称为艺术,比如,这个人的服装很有艺术味,这颗松树的样子挺艺术的等等。然而,在大众的思维模式中,艺术往往停留在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文艺方面。很少会有人能想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着艺术。比如教师,一个优秀的懂得教育艺术的老师,他讲的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创新能力。而有的老师只有对照课文读、诵、背,讲课枯燥乏味,让人头痛,自然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影响学生学习。比如领导者,一个懂管理的领导者,他所管理的部门有条不紊,办事清晰可见,会得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而一些得过且过的领导,不仅累,办事粗枝大叶混时过日。事实上艺术无处不在,但不是人人都能懂艺术。因为艺术可以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去理解,社会生活包罗万象,人不可能样样都懂。如一个艺术家,你让他要懂科学技术自然不行。如一个没有艺术欣赏能力的人,你非要让他懂艺术也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对艺术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每个人的认知、年龄、环境来决定,因为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能力都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同时,艺术也有社会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文学艺术也会出现社会倾向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至今没有改变。因此,艺术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制度的需要。

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都会不同,因为各行各业都在创新发展,而这种创新本身就带着艺术性,只不过能不能让人接受和认识就要看个人的认知能力了。

比如一个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生眼里的艺术与进入社会的人理解的艺术是不一样的。一个在深山长大的人,同一个在大城市长大的人对艺术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但不等于他们没有艺术欣赏能力,只不过他们的欣赏角度不同而已。因此,我觉得对艺术的欣赏理解,要根据一个人自身的认知能力来决定的。在什么样的年龄段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理解能力,经过什么样的教育也会出现层次不同的结果。人随着认知和格局的提升,对人生艺术的理解会不断深入,艺术的欣赏或理解能力是根据一个人的,年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教育和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一个懂得生活艺术的人,艺术就在他身边在他心里。说白了,艺术就是个人对事物相应的感觉能达到的程度的认知。

论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相对独立性,但彼此的关系又密不可分。内容失去形式就会枯燥、无味、僵硬,缺少灵气。形式失去了内容就会空洞、表象、形式,或者成了技巧、色彩的重叠。别林斯基说过;“当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时,形式与内容之间是联系得那么密切,以致如果使形式脱离内容,就意味着内容本身的消灭;反之,如果使内容脱离形式,也就意味着形式的消灭。”

当然,在艺术中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离的,但不等于它们完全相同。例如,在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发展可能落后于内容的发展,或者内容的发展跟不上形式发展。但内容和形式在现实主义艺术中是不可分离地相互联系着的,它不能完全各自独立,也不能貌合神离、模棱两可地存在。当然,也不能把内容和形式混为一谈,否则形式很容易顶替内容,道致形式主义的出现。

创造艺术形式的目的是为了再现艺术内容,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艺术内容,而不是相反的目的。在艺术创作中,内容是具有主要的价值作用,而形式的重要性是在于再现和展露这个内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形式往往喧宾夺主地存在。犹如你进入商场,一眼看到包装华丽的商品,尤其是营养商品的包装,一袋西洋参它的外包装可以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夺人眼球,这就是形式在替代内容。在艺术作品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一些人注重标题,一些人重视技巧,一些人偏爱色彩,把形式当成了内容。真正完美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用形式来表达内容展现内容。如黑格尔所说;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而‘发光’, 也就是说形式的每一个成分必须被理解为唯一的、不可缺少的、最完善地表达某一内容的成分。只有在内容和形式的深刻的、有机的统一下,艺术家才能创作出真正完整性、完善性、艺术性和美的艺术作品来。

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形式应该融化在内容中,让听众、观众、读者自然地跟着艺术作品的内容而走,使欣赏艺术作品的人自然而然地走进作品的内容和意境之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