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在上网的时候,在美媒彭博社上刷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评论文章。它的作者裴敏欣是一个常年活跃在彭博社等西方反华舆论平台上的美国高华。裴敏欣平时写的彭博专栏文章可没少膈应我们,不是《中国的法律体系越来越严密啊,这样下去谁还敢去中国投资啊》(China Is Taking Legal Secrecy to Uninvestible Levels),就是《不,中国没能赢得这场和西方的人心之战》(China Isn’t Winning the War for Hearts and Minds);不是《中国正在犯下和苏联一样的错误》(China Is Making the Same Mistakes the Soviets Did),就是《中国的表现更像是一个守财奴,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China Is Acting More Like a Scrooge Than a Champion of Socialism)。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一个彭博社的老读者的话,那么当你在看到“裴敏欣”这三个字的时候,你就下意识地接上一句:嗨,我当是谁呢,姓裴的这次又要怎么黑中国了?
但是我这回在彭博社上看到的他这篇文章却是个例外,虽然其本质还是尊美贬华,但是至少在口径上没有阴阳怪气了。这一点我从他的文章标题上就能看出来,因为它的标题就叫《无论谁是红海危机的最后赢家,中国都不会是那个输家》(Whoever Wins in the Red Sea, China Can’t Lose)
我们还是老规矩,给人家鹦鹉学舌的事咱就不干了,我这里只把原文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摘出来给大家看。有对原文感兴趣的同志和朋友,可以根据我前面给出的线索按图索骥,这里就不赘述了。
要点1:目前美国正采取积极行动,保护国际航运安全和红海航线的畅通。为了达到这些关乎各国利益的目的,美国即使对胡塞大动干戈也是值得的。
然而,无论美英军队发起的军事打击最终能否迫使胡塞屈服,中国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场红海危机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有60%的出口货物是要通过海运发往欧洲的,美英帮中国打通了红海航线,自然也就等于帮中国打通了通往欧洲的财路。
而反过来说,要是美英没能帮中国打通红海航线,那么很多出口商就会转而寻求通过亚欧班列来走陆路解决问题,亚欧班列是中国铺在亚欧大陆上的运输大动脉,到头来赚的还是中国。
或许正是因为无论美英和胡塞最后打成什么样中国都有得赚,所以中国迄今为止都对介入红海局势提不起太大兴趣。中国海军的舰艇编队常年就驻扎在亚丁湾的吉布提港,那是除了美国之外的地区最强海军力量,可中国就是忍得住不去蹚红海这滩浑水。
要点2:中美之间这种“美国种树,中国乘凉;美国不种树,中国就上去种庄稼”的现象的存在,让裴敏欣这种高华很是愤懑不平。但是他又不好在点评相关问题时长中国的志气、灭美国的威风,于是就只好用一种充满自嘲的语气,在行文中不咸不淡地来了一句:美国这事办得不能说是愚蠢,只能说中美在竞争上具有“不对称性”罢了。
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专门吃中美研究分析这碗饭的所谓西方学者,他们可能会觉得,中美两国似乎是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而在裴敏欣这种高华看来,中美之间的这场竞争实际上并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性又可以被概括为两大方面。中美在这两大方面的优势的此消彼长,不仅决定着这场大国博弈的比赛进程,同时也将决定它的比赛结果。
要点3:一方面,美国在大多数领域,尤其是军事、科技和盟友这几个领域,都比中国保持着显著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在这方面维持对华优势都是有利于美国的,它能迫使中国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时,不得不在有所动作之前深思再三。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虽然盟友多了路好走,但话往往也就只能在共富贵的时候说说而已。真等同患难的时候到了,盟友多了非但路不一定好走,反倒还有可能会把美国自己的退路给堵住。
要点4:另一方面,盟友多了,美国要做出的安全承诺也就跟着多了。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全球性超级大国”,美国肩负着极为沉重的安全负担,为了端住架子不倒,美国不得不在履行安全承诺这块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而相比之下,中国现在还只不过是一个“地区超级大国”,中国在世界上还不像美国似的吃得那么深,现阶段中国的安全重心仍然在东亚。与美国在全球至少80个国家的约750个军事基地驻扎了超过17万军事人员的庞大规模相比,中国迄今为止还只在非洲国家吉布提维持着一个规模很小的、主要用来打海盗的前哨基地。
要点5:很显然,中美的不对称竞争的第二个方面无疑是对中国更有利的。打个比方,美国可能长着十二根手指,但是你遭不住要按全球范围内的一百只跳蚤;中国虽然只有十根手指,却只要顾好东亚这一头羊就行了。久而久之,美国必然疲于奔命,顾此失彼,而中国则是稳扎稳打,坐怀不乱。
要点6:虽然美国身为全球头号地主老财,家底子固然是厚,但这也遭不住老把资源花在俄乌、巴以还有红海这些远离东亚的次要方向上啊。美国不是没有意识到他们这种天女散花式的多头战略的弊端所在,否则后来也不至于从阿富汗和伊拉克等战场上灰溜溜地撤回来了。可大国做事是有惯性的,超级大国尤其如此。花出去的资源泼出去的水,要把覆水给收回来再浇到中国的头上,说说容易,做起来可就太难了。
为什么?因为美国在世界上的好哥们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很多美国的好哥们还都不在东亚。别管这些好哥们是不是只是和美国逢场作戏的酒肉兄弟,只要双方的盟友关系还维持着一天,那人家在出事的时候美国就不能撒手不管,要不然美国的那些好哥们分分钟就撑不下去了。乌克兰和以色列这俩拖油瓶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没有了美国的支持,泽连斯基和内塔尼亚胡这俩不上道的家伙,恐怕早就让俄军和哈马斯给赶下去领盒饭了。
要点7:与之相比,尽管中国的经济利益同样遍布全球,但中国还是把重点放在了自己的基本盘东亚。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把安全承诺当成了空头支票,随便给谁都开。至少到目前为止,有资格享受到中国安全承诺的对象,仍然仅局限于中国的周边国家。
事实上,早在21世纪头十年那阵子,就有不少西方领导人试图劝(忽)说(过)中国,他们希望中国能表现得“更像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并为全球公共安全做出更多贡献”。然而令西方大失所望的是,中国人对此完全不为所动。不仅不为所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对于中国的这种做法,裴敏欣认为,“北京的选择固然‘自私’,但却不乏理性”。美国爱当世界警察,那就让美国人当去好了,中国可以趁美国同世界上其他地头蛇明争暗斗的工夫,在全球各个热点地区逐一布局。中国并不反对美国当出头鸟,恰恰相反,中国甚至还挺鼓励美国当出头鸟。美国维护了海上通道的安全,中国可以坐享其成。而当那些远离中国的热点地区爆发危机,需要美国下场干预的时候,美国将其原本对付中国的宝贵资源花在那些次要方向上,对中国而言同样是净收益。
要点8:虽然很多美国政客老爱拿中国和苏联相提并论,并总是扬言要对中国再来一次冷战。但在裴敏欣看来,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时代背景,美国要面对的中苏两国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美国当年在和苏联争霸的时候,并没有面临像今天这么麻烦的不对称考验。美苏之争,争的还是全世界,苏联人并没有特别重视经营他们的基本盘,而这恰恰是中国在面对美国时的优势所在。
裴敏欣认为,胡塞向红海发射的弹道导弹,不仅打伤了往来的货船,也击穿了美国一直在世人面前遮遮掩掩的那抹面纱,而面纱之下隐藏着的,正是如今美国那脆弱,又尴尬的现实处境。
不同于伊朗这样的“流氓政权”或胡塞这样的“恐怖组织”,它们挑起争端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而美国要招架的话代价就太大了。因为美国是在世界上穿皮鞋的,而伊朗和胡塞只不过是在中东穿拖鞋甚至是打赤脚的。美国穿着皮鞋去踩伊朗和胡塞,属于是踩赢了要弄脏自己的鞋子,踩输了要被人扒掉裤子,反正横竖都得让中国看笑话。
要点9:可是胡塞的拖鞋都扔你脸上了,你不表示表示也说不过去。人家都飞龙骑脸了你还一句话都不说,回头你手底下那群好哥们该怎么看你?“乌鸦你还行不行了?你要是这样我们还不如去跟陈浩南算了。”哄盟友就跟收马仔一样,你作为众人之中块头最大的那个,要是不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主动站出来扛,时间一长就没人愿意跟着你混了。
而相比之下,中国就没有美国那么多顾虑。中国现在的情况属于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没有多余的盟友,就没有多余的负担。为什么中国总是喜欢在世人面前强调自己身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而且一抓住机会还老爱利用南方国家在历史上和西方结下的梁子来给自己叠buff?门道就在这里。“什么全球责任?我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什么南北对立?历史上和南方国家仇怨最深的难道不是西方吗?”
要点10: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裴敏欣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美国还想在同中国的竞争中笑到最后的,那么美国就是时候该采取务实且折中战略来看待问题了。比如,在处理热点地区的局部冲突时,美国应该优先考虑外交方案,即使这意味着要向中俄等竞争对手做出些许让步。再者,就算迫不得已要动用武力了,美国也必须让尽可能多的盟友下水,逼它们跟着美国一块AA,以此减少美国战略资源的消耗。
裴敏欣肯定了拜登政府在干涉红海局势上拉上了好些个垫背的,特别是英国这种国家的做法,他觉得这是明智之举。可这种程度的小打小闹,终究还是没法抵消中国在算计美国时的不对称优势。只要美国一天不把自己肩膀上的安全担子给卸下来,中国就可以将这场“你进我退,你退我进,你驻我扰,你疲我打”的拉锯游戏一直玩下去。“总之,不管胡塞在此次红海危机中给中国贸易造成了何种影响,就目前来看,中国为此所付出的代价都是值得的。美国或许有得赚,但是中国不会亏。无论美国能不能赢,中国最后都不会输。”
原文摘录就到这里,接下来该我来谈谈我身为中国人的看法了。
我之所以说裴敏欣这篇东西写得好笑,除了因为他本身是个高华之外,还因为他在行文中那股子自作聪明的劲。动不动就是“美国不该怎么怎么样,否则中国就会怎么怎么样”“美国应该怎么怎么样,那么中国就不能怎么怎么样”,搞得全美国就他的对华战略最高明似的,白宫要是明天不把这号人物给请进去坐镇的话,中美之争分分钟就要以美国的落败而收场了。
咱就是说呀,有没有一种可能:你们高华替人家美国政府操的这些心,人家其实早就琢磨过了,能使的招数都使了,没啥实际效果;迄今没使出来的,也是因为实在使不动,或实在不敢使了。
别看姓裴的在彭博社上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他掰扯的这些东西,其实打个比方就能给说明白:中国的兜里有100,但我们平时最多只花50。这50块还都是买菜回来自己做的,非必要绝不出去下馆子;美国把裤裆都掏干净了也就攒出来50,可他们却偏偏就是敢把50当成100花。能下馆子就绝对不去菜市场,实在掏不出钱了就喊上几个狐朋狗友一块分摊账单。
如果把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看作是两个人在过日子的话,到底谁在旁人看来才是更会过日子的那个,这个对比还不够明显吗?
裴敏欣之所以要把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给说得那么复杂,说到底还是太自以为是,太拿美国当回事,太以自我为中心了。总以为美国才是国际体系里的地球,而中国总是围绕着美国转。
拉倒吧,你们高华们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你们什么德行也配我们绕着你们打转?我们稍微考得好也搁那儿各种替自己找补,要么就是打了你们的小抄,要么就是拖你们发挥失常的宏福。有没有一种可能?有没有你们美国参加这场考试,我们最后都一样金榜题名。没有你们的膈应我们甚至还能早点交卷去吃肠粉呢。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看着裴敏欣之流那张长戚戚的高华嘴脸啊,我就总能想起《林海雪原》里头那帮总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自行其道、自乱阵脚的威虎山胡子(土匪)。
胡子们想不通,为什么威虎山上那么多卧龙凤雏都被解放军的枪林弹雨给打成筛子了,怎么就你杨子荣却老是毫发无损。
胡子们搞不懂,为什么威虎山撒出去了那么多劫掠周遭村落的散兵游勇,一个个或死或残或被俘,怎么就你杨子荣却总是能平安归来。
胡子们猜不透,为什么威虎山上那么多道看守严密、戒备森严的岗哨,一个接着一个,要么是放哨的人让解放军给摸了,要么就是整个岗哨都让解放军给端了,怎么就你杨子荣晚上负责看的场子啥事也没有呢?
久而久之,整座威虎山从上到下,从座山雕到吗喽仔,一个个都被不知道下一秒可能从哪儿打过来的冷枪冷炮给折腾得神经衰弱了。你放眼望去,山上这满坑满谷的土匪强盗哟,那一个个的脸长得哟,黑的、白的、黄的、绿的,什么色儿的都有。其中又以绿脸的胡子人数最多,那一个个那张油脸绿得哟,就跟因为叼不住大盘而从A股上败下阵来的那谁似的,都快没法看了。
整座威虎山上,最后就剩你杨子荣一个人的脸上还有血色了。胡子们终于遭不住了,抄起三八大盖就朝你扑过来,厉声喝问道:“大家都绿了,怎么就你还是红的?”
你谈笑自若,从怀中掏出来两把二十响,然后用沉着稳健的语气回答他们:“也许,这就是精神焕发吧。”